毛巾是一種日常清潔必不可少的家居紡織品。毛巾產品獨特的毛圈或絨毛結構,是由織造工藝和割絨工序制作出來的,同時賦予毛巾產品良好的清潔力度和柔軟的觸感[1]。2020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條毛巾黑色產業鏈: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由此生產出來的毛巾產品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而且脫毛率測試結果沒有一個合格。此后,毛巾的安全問題和脫毛測試重新成為消費者和行業內關注的焦點。
GB/T 22864—2020《毛巾》[2]在2020年4月28日發布,在2020年9月1日實施,代替GB/T 22864—2009版。新標準中脫毛率考核指標采用的是GB/T 22798—2019《毛巾產品脫毛測試方法》中A法。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GB/T 22798—2019 A法和GB/T 8629—2017《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存在不足之處:烘干溫度、烘干時間、洗后調濕時間沒有給出明確規定,造成脫毛率測試結果重現性差。時常出現洗滌后質量大于洗滌前恒定質量,脫毛率即為負值的反常現象。
GB/T 22798—2019 A法的測試環節包括:洗前預調濕、洗前調濕、洗滌、烘干、洗后預調濕、洗后調濕、結果計算。關鍵環節為:洗前調濕得到樣品洗滌前恒重稱量值m1、洗后調濕得到樣品洗滌后恒重稱量值m2。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GB/T 22798—2019 A法和GB/T 8629—2017標準對烘干時間、烘干狀態、洗后調濕時間沒有給出明確規定,m2容易大于m1,造成脫毛率測試結果重現性差。因此本文探索脫毛率結果為負數的問題本質,并且得到驗證,現分享給業內同仁參考。
如表1所示。

表1 樣品清單
預調濕測試儀器:氣候測試箱C7C256,調濕測試儀器:恒溫恒濕房;洗衣機:歐標縮水率洗衣機FOM71CLS;縮水率烘干機:T4130滾動式歐標烘干試驗機;電子天平:LE3002E電子天平,0.01g。
采用GB/T 22798—2019的A法對樣品進行脫毛率測試。采用GB/T 8629—2017 洗滌程序:4H,干燥程序:F,對樣品進行洗滌和干燥。其中干燥程序選擇中溫,干燥時間90min、洗后調濕時間選擇4h。脫毛率按公式(1)進行計算。

式中:P——樣品脫毛率,%;m1——樣品洗滌前恒重稱量值,g;m2——樣品洗滌后恒重稱量值,g。
選用表1所示的6種全棉毛巾,分別改變烘干溫度、烘干時間、洗后調濕時間,討論烘干溫度、烘干時間、洗后調濕時間等因素對毛巾脫毛率的影響。
2.1.1 烘干溫度
縮水率烘干機:T4130滾動式歐標烘干試驗機,具備兩種烘干程序分別為High檔和Low檔,出風口溫度經過計量分別如表2所示,而標準GB/T 22798—2019的A法規定烘干溫度為(66±5)℃。因此,確定烘干溫度為High檔。擴展不確定度: 溫度 U=0.4℃(k=2)。

表2 烘干試驗機的出風口溫度計量數據
2.1.2 烘干時間
在載荷選用2kg類型Ⅲ(100%聚酯纖維)陪洗物,烘干溫度為High檔,烘干溫度設為90min,開始運轉30min時,按照GB/T 8629—2017的附錄P和公式(2)確定實際烘干時間為90min。

2.1.3 洗后調濕時間
在烘干溫度為High檔,烘干時間為90min時,表3為不同調濕時間對樣品重量的影響,圖1為以2h為間隔連續稱量的質量變化。

圖1 以2h小時為間隔連續稱量,質量變化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洗后隨著調濕時間延長,樣品質量變化率在調濕4h或6h后,質量變化率逐漸接近0.25%,表明樣品逐漸達到恒重。如果根據調濕6h后克重進行脫毛率計算,最終3個樣品的脫毛率結果出現負數;而如果根據調濕4h后克重進行脫毛率計算,最終全部樣品的脫毛率結果未出現負值,因此,確定洗后調濕時間為4h。
經過以上實踐摸索后,本文確定脫毛率較佳試驗條件為:在標準大氣[(20±2)℃,(65±4)%]符合GB/T 6529—2008規定,洗衣機、烘干機符合GB/T 8629—2017規定的前提條件下,烘干程序選擇high檔,烘干時間90min、洗后調濕時間選擇4h。
按照上述條件對10個樣品進行驗證測試,每個樣品測定3次,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對同一樣品進行重復測量時,各樣品測試數據穩定性相對很好,結果差異均在0.2%以內。表3中數據為不同人員測試,表明不同測試人員操作手法對試驗結果基本無影響。說明,通過上述試驗條件可得到穩定的測試結果。

表3 不同調濕時間對樣品重量的影響

表4 驗證試驗數據表
2020年12月,本實驗室也參與了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組織的脫毛率項目的實驗室間比對。共有9家單位參加了實驗室比對,其中有6家單位給出了結果(見表5),有3家單位在測試時出現負值,全部結果的標準偏差為0.16,所有的G值均<G95(9),無異常值,故9家單位測試結果均是有效,所有的Z值均是<2,故評價為滿意。

表5 實驗室比對數據表
本實驗室(代號lab-04)運用上述試驗條件,參與此次實驗室比對,結果為A-毛巾0.2%,B-毛巾0.4%,數據也是比較理想的。同樣可說明,上述試驗條件可得到有效、滿意、可靠的測試結果。
除了確定烘干程序、調濕時間的選擇之外,建議各實驗室應根據自身情況注意以下兩點:
(1)烘干機翻轉運動和陪洗物對樣品造成的損傷是脫毛率的主要來源。選擇完好、無破損的陪洗物,且每個樣品單獨烘干,可有效防止陪洗物上掉落毛羽和烘干產生的毛羽再次沾污樣品,保證數據準確性和重現性。
(2)如果采用氣候調節箱,樣品體積應控制在箱體內容量的50%以下,可有效保證樣品在1h內的充分放濕。預調濕的目的是有利于去除樣品中的水分,更有利于接下來調濕中均勻吸濕,如果不進行預調濕,脫毛率容易出現負值。
本文通過試驗證明脫毛率測試最佳條件為:在標準大氣、標準洗衣機、標準烘干機的前提下,烘干程序選擇中溫,烘干時間90min、洗后調濕時間選擇4h。通過實驗室間比對,驗證在此試驗條件下脫毛率均可獲得有可靠、穩定、準確的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