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宮雅杰▲ 儲王燕 丁 偉
1.安徽省太和縣中醫院兒一科,安徽太和 236600;2.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安徽合肥 230031
新生兒黃疸是指出生未滿28 d 的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水平高于正常值,表現出皮膚、鞏膜、黏膜黃染等病癥,在臨床上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1]。生理性黃疸多發生在出生2~3 d,持續時間較短,臨床癥狀較輕,能夠自愈;病理性黃疸的病情較重,膽紅素能夠透過腦膜屏障,影響患兒的神經、智力和精神發育,還會損傷患兒肝腎功能,對患兒的健康構成極大威脅[2-3]。目前,臨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措施為藍光照射,該方法能夠引起體內膽紅素的結構和代謝途徑發生改變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但是藍光照射起效雖快,停光療后,黃疸多半再次出現,療效不甚理想,還易引發皮疹、發燒、腹瀉等癥狀[4-5]。近年來,中醫藥在新生兒疾病治療方面的應用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四磨湯是一種由枳殼、烏藥、木香、檳榔等多種中藥經現代制藥工藝制備而成的中成藥制劑,具有消積止痛、順氣降逆的作用,近年來在臨床上也用于新生兒黃疸的治療[6]。本研究探討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選擇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安徽省太和縣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黃疸新生兒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 例。兩組性別、日齡、體重和黃疸發生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符合《褚福棠實用兒科學》[7]中相關規定;②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黃疸病癥的辨證論治》[8]中相關規定,且辨證分型為陽黃證;③足月新生兒;④患兒監護人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膽道疾病的患兒;②合并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③合并新生兒溶血病的患兒;④由肝、膽道畸形所致阻塞性黃疸的患兒;⑤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兒。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入組后,兩組患兒均給予母乳喂養、白蛋白支持、抗感染等常規干預。對照組給予間歇性藍光照射,具體方法:將患兒放于雙面藍光箱內,保持箱內溫度為30℃左右,箱內濕度為55%~65%,照射前用黑布遮蓋患兒雙眼、會陰、肛門等部位,設置藍光波長為425~474 nm,每次照射2~6 h,照射間隔時間為2~4 h,定時為患兒更換體位,每天照射2 次。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給予四磨湯口服液(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0 mL/支,生產批號:161024)治療,口服,5 mL/次,3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5 d。
臨床療效主要分為3 個等級,具體為顯效:皮膚、鞏膜黃染消失,血清膽紅素水平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皮膚、鞏膜黃染有部分消失,血清膽紅素水平在8~12 mg/dL;無效:未達到有效水平[9]。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購自南京道芬電子有限公司的DHD-D 型經皮膽紅素儀檢測兩組治療前后的黃疸指數水平;比較兩組的黃疸消退時間。治療前后,采集所有患兒的10 mL 靜脈血,其中5 mL 以2000 r/min 的轉速,13.5 cm的離心半徑,離心15 min 以分離血清,剩余的5 mL加肝素抗凝備用。采用特種蛋白分析儀(西門子,型號:BNP PROSPEC)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轉鐵蛋白(TRF)、C 反應蛋白(CRP)及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水平。應用購自合肥艾迪康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的雙抗夾心酶聯免疫(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清TRF、CRP 水平,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生產批號:20161125、20161217)說明書進行;應用貝克曼CytoFLEX 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CD4+、CD8+及CD4+/CD8+。
考察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后,兩組黃疸指數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黃疸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黃疸指數水平和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表3 兩組患兒黃疸指數水平和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治療后,兩組血清TRF 水平高于治療前,CRP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血清TRF 水平高于對照組,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TRF 和CRP 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TRF 和CRP 水平比較()
注:TRF:轉鐵蛋白;CRP:C 反應蛋白
治療后,兩組CD4+、CD4+/CD8+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表5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由于“二孩”政策的放開,近年來新生兒出生率不斷增高,新生兒黃疸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10]。目前,新生兒黃疸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認為與細菌感染、膽紅素異常、肝功能障礙等多種因素有關[11-12]。臨床治療新生兒黃疸有光療、藥物治療、基因治療等措施,其中光療的常見類型為藍光照射,有療效明確、操作簡單的優點[13]。藍光照射是在400~500 nm 的波長光照射下膽紅素發生自身性質和代謝途徑的變化,體內脂溶性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膽紅素,從體內排出,從而降低體內的膽紅素水平發揮療效,然而水溶性膽紅素又易于轉化為脂溶性膽紅素,因此需要長時間的藍光照射才能發揮療效,這也會引發皮疹、發熱、嘔吐等不良反應,極大限制了在臨床上的應用[14-17]。中醫認為,新生兒黃疸屬“胎黃”“胎毒”等范疇,是由于新生兒外感濕熱邪毒或胎兒在母體時外感濕熱,導致胎稟濕蘊、寒濕阻滯,使肝失疏泄,膽汁溢出,從而身目黃染,故治療應以祛瘀退黃、清熱利濕為宜[18-19]。四磨湯含有枳殼、烏藥、木香、檳榔等成分,其中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效,烏藥具有止痛散寒之功效,木香具有消積導滯、醒脾開胃、疏肝理氣之功效,檳榔具有破堅宣壅、通腸消食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同發揮消積止痛、順氣降逆、疏肝理氣的作用[20-21]。本研究探討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新生兒黃疸提供新的指導思路。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黃疸指數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黃疸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血清TRF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清CRP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明顯促進黃疸消退。膽紅素是膽汁中的重要成分,其能夠對神經系統產生不可逆的損傷,是肝功能的重要判斷指標,也是判斷黃疸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22-23]。TRF 是肝功能生成的因子,其在血清中與鐵蛋白相結合并發揮轉運作用,其水平降低表明機體內蛋白質或能量攝入不足,是機體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24]。CRP 是重要的非特異性炎癥因子,體內發生細菌感染會破壞紅細胞和一系列酶的活性,從而加重黃疸病情,表現出炎癥因子水平升高[25]。藍光照射能夠直接促進膽紅素的排出,而四磨湯能夠促進腸道的收縮和蠕動,從而能夠提高腸道壁的血液循環,促進胃腸道上皮細胞的分泌,加劇膽囊收縮和膽汁的排泄。另外,四磨湯還能夠促進新生兒糞便的排泄,從而間接減少膽紅素的肝腸循環,有助于患兒黃疸的治療。因此,兩者聯合應用有協同增效的作用,提高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CD4+、CD4+/CD8+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能夠提高新生兒機體的免疫功能。臨床研究顯示,黃疸患兒的免疫功能明顯低于正常新生兒,新生兒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與黃疸的發生、發展有緊密聯系[26]。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可能通過促進新生兒體內膽紅素和膽汁酸的代謝來緩解肝功能損傷,還能夠刺激胃泌素和胃動素的大量分泌,從而有助于肝細胞免疫功能的改善[27]。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四磨湯為中成藥制劑,源于天然動植物,不良反應小,適用于新生兒的治療[28]。
綜上所述,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明顯促進黃疸消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