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天使在歌唱

2021-05-25 22:48:11陳冬梅
福建文學 2021年5期
關鍵詞:音樂文化

陳冬梅

李秋沅于2002年攜著她獲得“冰心兒童文學獎”的處女作《亞麻色頭發的女郎》走入讀者的視線,此后她還四度獲得“冰心兒童文學獎”及各種國家級、省級文學獎。2013年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是廈門市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家,填補了福建省連續六屆18年此大獎的空白。但李秋沅的文學價值并非僅僅依賴這些獎項來證明。一個身處大型國有銀行一線工作崗位,在8個小時工作之后的業余時間筆耕不輟、保持著充沛創造力的曾經的體制外作家,目前已經出版20多部兒童中長篇小說集,其小說藝術風格唯美、細膩,蘊含著豐富而立體的獨到見解,深受讀者喜愛,創下驚人的出版量,筆者認為她就是當代文壇一個獨特的存在。

李秋沅出身于鼓浪嶼的書香世家,6歲開始學琴,廈門大學英文專業畢業后從事金融行業,從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將兒童文學當作自己的創作方向。這些因素看似沒有任何關聯,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任何一種指向文化深處的書寫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就如同沈從文所說,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細讀李秋沅的作品,就不難發現這一切的偶然都以必然的結果呈現給了讀者,良好的家庭啟蒙賦予了她身上的唯美與平和,音樂藝術的浸染和外文專業學習則讓她有了更開闊的文化視野,縝密的金融思維訓練了她通透的社會思考,這一切,在作品中都有跡可循。

縱觀李秋沅的創作歷程,無論是以生長地鼓浪嶼為原型書寫的木棉島系列中的《木棉·流年》《木棉·離歌》和千恒島主題的《千恒·流光》《以尼瑪傳說》《天青》《天目》等,還是為自己和時代而作的《虞人巷的老屋》,沒有一句話提到鼓浪嶼,但點點滴滴都是鼓浪嶼,讓人不禁想要去了解“鼓浪嶼”這口文學之井究竟蘊含了多少的文學源泉,才能讓李秋沅從筆端汩汩不息地流淌出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文學之歌。鼓浪嶼像骨血一樣支撐著她,讓她始終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在創作,小說中躍動著對鼓浪嶼前世與今生的眷戀和反思。更難能可貴的是,在20多年的創作中,她并沒有被這個喧囂的時代裹挾著前行,而是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一方兒童文學凈土。正如她在一次訪談中所說的,文字不僅僅屬于創作它的作者,亦屬于它安身立命的時光。而真誠的寫作者,亦在不知不覺中,將真實的自我,袒露于文字中。從李秋沅這些從唯美走向厚重,并在堅守“匠心”、去“匠氣”中漸入爐火純青之境的作品,我們看到了一條屬于李秋沅的卓爾不群的精神成長軌跡和她堅守創作初心的心路歷程。

一、折射鼓浪嶼歷史鏡像的文化自覺

地域文明與地域作家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它不僅塑造著作家的人格,也影響著作家的創作,對于知識分子特別是作家而言,故鄉就是自己的靈魂棲息地。誠如魯迅筆下的“魯鎮”、廢名的“黃梅”、莫言的“高密”和遲子建的“北極村”……故鄉除了已有的情感維度鏈接為作家們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文學空間和意象符號外,它們也早已超越了傳統的地理學和空間意義,而延伸成為作家們精神向度的故鄉,融進他們生命的骨血里,成為創作的原動力和精神想象的歸宿。威廉·福克納用盡一生只為守望故鄉,他的作品中19部長篇和數十篇短篇的故事都發生在以他的家鄉奧克斯福為原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他說,他的一生都在寫那個像郵票一樣大小的故鄉。我想李秋沅亦是,在她目前出版的20多部作品中,讀者看到,鼓浪嶼就是容納她的智慧、情感和心靈的根據地,她在鼓浪嶼這個文學的版圖上講述著中國故事和人類命運的共同性。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及所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要有對文化的自知、自信而后通達的自覺,還要對時代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國的城市正以勢不可當的驚人速度在發展,旅游業因其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發展勢頭更為迅猛。然而,中國在發展旅游的同時也面臨著大量的城市肌理遭受破壞、城市文化記憶被淡化和文化認同危機,導致“千城一面”的現象日益嚴重,有學者指出,這是一場人文領域的城市危機和災難。鼓浪嶼素有“鋼琴之島”和“萬國建筑博覽館”之稱,觀光客蜂擁而至,與之相伴的商業開發有如野草蔓延,鼓浪嶼特有的文化被層層撕裂和遺忘,大量原住民的外遷,更使得鼓浪嶼文化面臨嚴重的傳承危機。當記憶中黃昏的萬國建筑屋頂上空溫柔的鴿哨聲、鋼琴聲和街巷中飄揚的人間煙火味不再時,李秋沅深知,過度的喧囂必然加速歷史的遺忘,而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她清楚兒童有朝一日也會成為時代與歷史的言說者,所以她將以兒童視角書寫心中的故鄉看成一種神圣而高尚的責任。因為她明白當下的鼓浪嶼已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來面對曾經的傷痛,它最核心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對人類的貢獻遠遠不是出于從眾心理而來的游客所能理解的。唯有文化自覺,才能生生不息;文化自信,方可源遠流長。

鼓浪嶼曾被定義為中國近代史的微型縮影,100多年來它演繹了無數繁華與傳奇。只有在全球坐標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在全球化進程中進行自主適應,才能進行歷史與當下的主體建構。李秋沅用小說敘事打開歷史空間的閘門,通過以兒童視角正面切入歷史的方式構建了一座鼓浪嶼獨特的家國小說大廈。《木棉·流年》通過女童阿寧的視角,觀察、理解在國難當頭、風雨飄搖中世界的離亂與變遷,講述了70多年前日寇侵華踐踏木棉島這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小說還原了阿貴、福嫂、月華這些底層民眾在瘟疫、殺戮、戰爭的苦難旋渦中根本無法選擇命運的蒼涼。還有木棉島的抗日主力——血魂團,是收養阿寧的番婆茗香暗中出巨資支援的,最后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摔破祖傳宋汝窯青瓷也不愿將它交到日本漢奸手上以茍且偷生,最終她被殺害;日籍華人唐明澤為保護《永樂大典》而切腹獻身;李永明與茗香青梅竹馬,卻因國民黨政府的特派身份,潛伏出任英中偽校長,至死都未能得到茗香的理解;梅雪、周先生等人不屈的民族風骨也躍然紙上。《木棉·流年》的姊妹篇《木棉·離歌》和《記憶的碎片》同樣是回首被文化殖民的特定年代血雨腥風的木棉島的歷史傷痛。這些作品中,作為挽救民族危亡的浴血戰場——木棉島穿越時空,直擊讀者的靈魂。李秋沅以歷史為支點打開這座英雄之島的同時,也從文學的角度折射出歷史的多維鏡像,喚醒世人對那些被遮蔽的歷史的回望。這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島所上演的歷史變遷,不僅展現了一個城市的抗戰史,更折射出世界范圍的國家關系和命運。

只有懷著高度的文化自覺在創作,才能意識到文化對于鼓浪嶼的根本意義所在。晚清中國的大門被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后,鼓浪嶼成為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逐漸成為西方文化的匯聚之地。隨著鼓浪嶼被劃為“萬國租界”和被日本獨占后,宗教、建筑、語言、教育等無不受其影響,但傳承千年的中華文脈卻一直綿延未絕。島上居民以及一批批歸來的臺胞、僑胞,他們在吸納外域文化的同時,也傳承血脈骨髓里的中華文化基因。《謝園之殤》中,謝家老爺在南洋發家后回到木棉島,本為自得其樂的謝家南音社在閩南名氣大得引起了當時駐島特務機關長官,也是南音樂器“尺八”的愛好者田村的關注,欲霸占南音社,謝家老二尺八出逃,謝家被日本人折磨得家破人亡。《雅歌》中的茉莉和很多僑胞的孩子一樣,在南洋讀的是英文小學,但她從小就學講閩南話,在福建會館的書院讀四書五經。我們看到了處于動蕩飄搖中的小島之上,始終躍動著不滅的中國文化尤其是閩南文化、華僑文化,鏈接東方與西方,最終形成了鼓浪嶼獨特的中西交融多元文化。閩南文化對李秋沅的影響以及她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體現在多部小說中地域語言(閩南語)的鮮明運用,如“小母”(小媽)、“憨囡仔”(小傻瓜)、“電火錢”(電費)、“起厝”(蓋房子)、“呷飽”(吃飽)……李秋沅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寬闊視野,帶領讀者探索鼓浪嶼居民真正的公民素養,展現了鼓浪嶼的獨一無二,也填補了鼓浪嶼作為全球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近代國際社區典范歷史的文學空白。

在《虞人巷的老屋》中,5歲的金杏是以作者本人為原型書寫的人物,顯示了作家爐火純青的敘述和構造能力。作品書寫和記錄了鼓浪嶼不斷消失的歷史記憶和生活方式,包括文化習俗、宗教信仰與美學,如今這一切都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虞人巷的老屋》讓它們以文學的敘事得以還原。其中相當精彩的一部分是作家關于兒童成長和故土與家國前途命運的當代思考。馮驥才曾說:“文化自覺首先是知識分子的自覺,知識分子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覺,主動承擔。”李秋沅始終保持著這份自覺和擔當的同時不忘關注時代,考量著未來,充分印證了博伊姆在《懷舊的未來》中所說的,懷舊不永遠是對過去的想象和書寫,而關乎未來的考量,從中創造更宏大開闊的文學價值和意義,則與作者的文化自覺息息相關。小說中,爺爺出洋讀博士,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冒著生命危險毫不猶豫地回國。他不遺余力地為自己的研究生出國留學寫推薦信,期待他們學成歸國報效祖國,雖然真正回來的卻寥寥無幾,可爺爺從不放棄對國家強大的期望。小說在這樣微小而日常的敘事中完成一種極具震撼力的對兒童成長與家國命運的審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今日依然存在“出國留學熱”,昔日的兒童早已成長為今日兒童的長輩,但出國熱潮依舊未減。這部作品的出版時間是2020年1月,正值全球遭遇新型冠狀病毒之際,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疫情完全控制,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而幾千萬海外留學生的生命安全問題則牽動著無數中國父母的心。這部作品的適時推出,也為國人重新回顧、審視和未來考量出國留學意義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

二、對人性美與善的執著言說

人性問題是人類思想史上一門源遠流長的研究課題,也是文學作品表達的永恒的主題之一。李秋沅是在經歷職場練達和豐厚閱歷過后以一種平和、淡定的創作心態開啟她的文學創作的,她對本真人性有著與眾不同的言說方式。她的多部小說的主人公都是經歷過生離死別、感受過人情冷暖的兒童,通過對他們目睹或參與冷峻塵世和時代的傷痛的書寫,為讀者撩開人性深處那層幽暗的面紗。但她并沒有將人性帶入黑暗,而是通過透著人情的暖色的溫情筆觸,用愛、仁慈與同情交織成一個更高的精神維度去觀照孩童的精神世界,秉承兒童文學的使命,將愛、勇氣和善良根植于孩子們的心中,堅持為孩子們保留一塊純真、善良、干凈的自留地,用有生命力的文字去影響孩子。

死亡是人生的終極問題,古今中外不少文學家都表達過對這一問題的追問與思考,如何在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兒童文學中表達死亡的主題,需要作者的智慧。李秋沅是一個有著強烈生命意識的作家,我們不難看到,她的小說中,一個又一個的人物以不同方式和姿態在孩童的視線中走向死亡,但她所表達的死亡之中承載著一種深沉的愛,對逝者的愛,對生命本身的愛,讓孩子們學會打開情感的“出口”與“入口”,而這兩端的連接線就是這份大愛和對生命更深刻的體悟。

《月華》中阿寧問:“婆,人死了,是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不可怕。你看,花開花落,草木枯榮,都是件自然的事,人也一樣,死了,就像花兒謝了,落入泥土,歸于塵土。”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有言,一個人如果正確地了解了終止生命沒什么可怕,于他而言,就會更好地學習活著。番婆的話讓阿寧學會釋懷,父母、阿貴、梅雪、茉莉這些在她心上曾經占據重要位置的親人離去了,他們幻化成一片暖意,變成誰也不能觸碰的珍寶,伴隨阿寧的一生,讓她學會珍惜,學會愛,學會坦然地面對失去和死亡。《衡宇叔叔》中的衡宇叔叔是在柔弱的妻子秀梅嬸執著而溫柔的守護下走完最后的人生。《虞美人》中一生追求理想與自由卻被視為“離經叛道”的二姨婆過世,她一生沒有生養,但卻有無數的她當年接生和醫治過的孩子從四面八方趕來,和生前不肯原諒她的大姐一起,護送她走完在木棉島最后的一程。《有一片田野》里的沈夫人,教會薇薇“藝術、文學、音樂,一切美的東西都是相通的”,腦溢血離世后薇薇始終認為她未曾離去。《虞人巷的老屋》中,金杏的爺爺是金杏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在爺爺突發腦溢血倒下時,她唱起爺爺曾為她低聲伴唱的《夢神》,從孩童的角度刻畫了那種對至親的人將要離去的沁入骨髓和心肝的難過;緊接著奶奶半年后也過世了,誠如爺爺所說,人是時間的珠子,在時間的盡頭都會相聚,相愛的人都會在一起的。

作者筆下的死亡雖有哀婉的氣息,卻沒有陰森與絕望,在這種溫情的死亡敘事中我們感受到一種生命力量的強烈釋放,死亡是人生的另一種形態和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正是因為死亡的冰冷才更襯托著生命的熾熱。就連對《井那邊的女孩》中貓和《天使的歌唱》里粉蝴蝶的死去,《別了,老屋》中老屋離“我”而去之物的終結書寫,都傾注著作家超越了以人類為中心的生命視角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劉緒言提出“愛與死是文學的永恒的主題”,李秋沅在這個永恒的主題中始終保持著對生命的敬畏與深刻認知,以其獨特的人文情懷完成了超越死亡的美學建構,和海德格爾所認為的生命自誕生之后就附有“向死性”不謀而合,用平常心對待死亡,珍愛生命,體會不同的生命內涵和生命價值,更好地讓兒童獲得了精神生命的成長。

盡管李秋沅的小說中不乏苦難與傷痕,但她從未放棄過對于人性美與善的執著言說,她的小說中善良與有愛的痕跡無處不在。《天青》中父親深愛女兒,在她化身為天青的千百年里無時無刻不在等待她的歸來。如果像弗洛姆說的:“一個人愛自己的骨肉親人,這沒什么值得稱贊的,真正值得稱贊的是能愛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那么《虞人巷的老屋》中金杏融入虞人巷,靠的就是“柳醫生的孫”。柳醫生是金杏的奶奶,一個愛家人、愛身邊每一個人的醫學精湛的骨科醫生,雖然自己因為心臟不好隨身攜帶救心丹,但只要有人喊她柳醫生,她半夜都起得來。金杏覺得她一做柳醫生,就好像不知道累似的。《渡口的曼茹》中脾氣不好的怪婆婆,卻對“瘋女人”曼茹和她的女兒春燕照顧有加。還有月華、素月、阿東洪,盡管命運多舛,但苦難的背后還有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希望和愛,它們超越苦難,讓親情、友情、愛情都充盈著人性的光輝,散發著人性的溫馨和暖意。就像余華的《活著》一樣,福貴穿越苦難看到希望的溫情不知鼓舞了世間多少身處逆境卻堅定前行的人兒,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所在。

即便是對于特定歷史的人性書寫,李秋沅也是堅持以兒童視角的獨特感受和溫情敘事,讓讀者突破時代的局限,以此來消解和對抗那個年代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的痼結。《且聽風翼》中用愛感化自閉癥少年阿寧的葉先生,這位從日寇集中營逃出來的大學校長,學識淵博、通曉多國語言。文中葉先生和阿寧的多處對話,讓人潸然淚目。阿寧親眼看到對面施家瘋叔叔吼著:“馮興榮!殺殺殺……”將路人當成紅衛兵死死抱住不肯松手,被施家兄弟強押回家。路上他死命想掙脫,他的兄弟忍不住揮拳打他時,葉先生以身相擋,而那瘋子拿起一塊石頭狠狠地砸在葉先生頭上。看到鮮血流淌的瘋子驚恐地號叫,葉先生顧不上擦掉血跡,蹲下來緊緊擁抱他,并輕輕吟唱《繁星》哄拍瘋子。錢理群先生曾說,作品中的生命意義是作家生命觀的有效反映。的確,李秋沅如果沒有對蕓蕓眾生的悲憫,沒有對倫理、道德、人性的洞察和包容,就不會選擇用兒童視角寫出這樣“值得珍重的人世”,她對人性的探討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

三、文學與音樂的奇妙結合

音樂與文學亙古以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蘇格拉底在《理想國》中曾問道:“在談到音樂的時候,你是否把文學包含在內?”答案是確定的。文學可以成就音樂的主題,反之,文學也可以在音樂中汲取美感。余華一再強調是音樂影響了他的寫作。二者的融合之美在村上春樹、福斯特、哈代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充分的佐證。熟悉李秋沅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音樂神童”,6歲習琴并屢屢獲獎,雖然后來她并沒有以此為謀生方式,但音樂在她的生命中不可或缺,更是她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坦言所有的寫作都是在音樂的呵護中完成的,她的《亞麻色頭發的女郎》《我希望你們微笑》《生如夏花》《唯有時光》《德彪西的月光》……這些作品都源自于同名音樂作品。筆者認為音樂是抵達理解李秋沅作品深層內涵的必經之路,她將自身多年音樂素養的積累滲透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之中,文學與音樂的奇妙結合起到相互闡發與融合的藝術審美之獨特意蘊。

人生的際遇宛如樂曲中的音符一樣,起伏不定,李秋沅作品中音樂的選擇和鋪設,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木棉·離歌》中,“乖仔,哦哦困,一眠大一寸……”少小與父母分離的薇薇枕著奶奶的手臂,嗅著奶奶溫熱綿柔的體香,在奶奶輕聲吟唱的閩南童謠中消除了對黑暗的恐懼和思念雙親的孤獨與委屈。衡宇叔叔,祖上南洋歸來、家業敦實,自小被音樂學院附中選送到上海學琴,拉得一首漂亮的大提琴。可是造化弄人,時代的因素將他的音樂前程無情地畫上了休止符。學校停課,他上山下鄉勞動時因搭救同伴手和腰背被砸傷,以致無法拉琴的手只能天天和水產店的魚腥打交道,所以終日酗酒。多年后衡宇叔叔拉的第一首曲子是《遺忘》,但沒法拉連貫。他后來不幸得了癌癥,卻不愿醫治,從醫院自行拔掉所有管子回家后,一遍遍重復不連貫的樂句。他的琴聲斷斷續續卻不屈不撓,像只困在黑暗中的小獸,磕磕碰碰地尋找出口。他生前舉辦的家庭音樂會中《愛的致意》《天鵝之死》《沉思》等曲目的選擇,代表他最終與命運達成了和解。《走過落雨時分》中,羅自欽與林老師談話時的背景音樂,是舒伯特譜寫的小提琴曲的《圣母頌》,這是為羅曉心靈花園得以敞開埋下希望的種子。李秋沅筆下還有諸多的人物命運與音樂息息相關,音樂替代語言的平鋪直敘,在行云流水中完成獨特而豐滿的情感意蘊表達,使得她所塑造的人物更加靈動而立體。

文本與音樂的互為交融,更是可以起到讓讀者雙重理解作品意象的作用。《天青》中,嵇康臨終前發出呼喊:“《廣陵散》今日絕矣!”殘陽滴血,屠刀落下,蕩氣回腸中的無奈之嘆,竟然被李秋沅用豐富的想象力巧妙地將其與后世的岳飛、文天祥、譚嗣同等眾多人物連接在一起,一同用血肉之軀奏響了正義之曲,在時空長河中次第相聚,把彼此的命運連接了起來。嵇康的英杰浩氣和傲骨,在余音縈繞、曲音不絕的呈現方式中變得更加厚重。難怪福斯特說,他永遠不會放棄音樂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音樂教會了他小說建構的方法。《廣陵散》在這部作品中參與了小說意義的建構,豐富了樂音無界、風骨長存的作品藝術構思和主題意蘊。

《菊隱》中,唐明澤吹的簫曲《荒城之月》,它的歌詞是:“春日高樓明月夜,盛宴在華堂。杯觥人影相交錯,美酒范流光。昔日繁華今何在,古人知何方?今宵荒城明月光,照完獨彷徨。”這首曲子是根據土井晚翠的詩《荒城之月》而作的。明治維新之際,藩主松平容保拒絕歸順維新勢力,據守鶴城,同官兵展開了激烈交戰,史稱“戍辰之役”。當時組成“白虎隊”的守衛士兵,其中有19名少年,當他們在山頭遠遠地觀望到市街濃煙滾滾,得知城已遭破時,出于封建忠義紛紛拔劍自刎。這一悲劇當時不僅震驚了整個日本,也深深觸動著土井晚翠的心弦,于是詩人在此地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廣為流傳的詩。這首歌詞通過戰爭與和平、往昔與當下的多重鮮明對照,表現了“昔日華堂盛宴,今日四野荒涼”的歷史蒼涼感。唐明澤身上同時流淌著日本和中國的兩種血液,忠孝難兩全的矛盾復雜的心境很難用文字表達,而音樂恰恰是展示內心最好的途徑之一,《荒城之月》為他后來的切腹自殺提供了情感鋪墊。

音樂在李秋沅的作品中也展現著不同凡響的場景解構能力。《謝園離歌》的結尾,薇薇成年后再次站在謝家園滿目的荒草中的場景出現南音“山險峻,路斜欹。今旦來到雁門關,那見曠野云飛,牧馬鳴悲”。清冷的南音,倏地從心尖劃過,印上滿心的蒼涼。《冷杉林里的琴聲》中,制琴師耗盡心血做出一把能與他心跳共鳴的小提琴,如果這把琴能找到用生命熱愛它的琴手,琴聲唱響時,制琴師與琴手的生命將同時獲得永恒。然而能和琴心跳相連的琴手與琴無數次擦肩而過,等到琴千瘡百孔才再次相遇時,琴手已成為最有名望的小提琴手,它的破舊讓他心生嫌棄,繼而決定放棄。那一刻琴死去了,琴手瞬間聽懂琴語,消失在公眾視線。小說并沒有交代結局,但隱約的琴聲在林子里久久縈繞……靜態的文字通過音樂的動態化再現文本意境。這種音樂的場景解構讓讀者參與了作品的再創造過程,從而構成了復雜而豐富的互文關系。音樂在李秋沅這里已內化為一種氣質和創作靈感的觸發點,甚至是文學理想的某種參照,成為她獨特的創作風格之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結語

李秋沅20多年來堅守兒童本位,對歷史傳統文化深入洞察和思考,為以兒童視角提醒人們重新認知歷史、城市、家國命運,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文學借鑒。她的作品真正深入了兒童與歷史的關系,也留出了時間和空間來等待兒童的成長,這需要一種超越童年也超越歷史的意識、情懷和大愛,切合了一位優秀的作家對文學獨特的理解與體驗。她的文學創作帶有鮮明的地域文學風格,同時也在較大程度上實現了地域性的超越,這種立足鼓浪嶼又放眼中華民族,并嘗試與世界文學建立對話的創作理念和直面歷史的勇氣,是對鼓浪嶼歷史文脈的延續和人文精神的傳承,更是知識分子在文化自覺之路上最好的踐行。

李秋沅曾寫過一篇很感人的短篇小說《天使的歌唱》,她也曾說她愿意為孩子們一直歌唱。兩年前她因為出色的“歌唱”能力被破格引進廈門文學院,成為一名專業作家,這是孩子們的福音,因為她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為她摯愛的文學“歌唱”,我們有理由相信她能寫出更有張力和更厚重的作品。李贄有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童心者焉。祝愿李秋沅能夠以澄明之境、天使之心,一直為她心中的鼓浪嶼歌唱,為天下孩子歌唱。

責任編輯林東涵

猜你喜歡
音樂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奇妙的“自然音樂”
誰遠誰近?
音樂從哪里來?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樂
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啪啪网|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偷倩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一级全黄毛片|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毛片网站观看| 91亚洲国产视频| 日韩a级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社|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网2014| a级高清毛片| 99精品国产电影|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在线色综合|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迷奸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日韩a级毛片|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红杏AV在线无码|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91蝌蚪窝|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