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圖書館;移動互聯;虛實結合
摘 要:在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公共圖書館作為民眾閱讀的主陣地,應不斷改變和創新閱讀推廣模式,實現更優化的推廣成效。當前,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點內容在于利用新興網絡技術推行線上虛擬閱讀推廣服務和創新線下館內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全方位提升自身閱讀推廣水平。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4-0109-03
在移動互聯時代,網絡技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圖書館領域,隨著新媒體、移動App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閱讀已經成為民眾閱讀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移動互聯背景下,圖書館應在做好館內閱讀推廣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自身的服務潛力,積極推行線上閱讀推廣服務,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便捷的閱讀體驗。
1 移動互聯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重點內容
1.1 利用新技術推行線上閱讀推廣
在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趨于碎片化,以移動終端為平臺進行文字、圖片、視頻或其他形式信息的交流或閱讀。當前移動閱讀平臺的便捷性、社交性和多樣性特征明顯,不拘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實現碎片化時間的閱讀活動。移動閱讀的社交功能可以實現讀者抒發閱讀感受、以文會友的閱讀需求。同時,數字化的閱讀方式有助于圖書館收集讀者閱讀喜好數據,便于圖書館為讀者推送更具個性化和精準性的閱讀服務。
1.2 創新服務形式深化線下閱讀推廣
到館閱讀是閱讀推廣的基礎,圖書館在做好線上閱讀推廣活動的同時應積極創新圖書館讀者服務形式,吸引更多的讀者,尤其是剛接觸閱讀的讀者群體,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掌握閱讀技巧,享受閱讀過程,讓閱讀成為終生的習慣。圖書館讀者服務應從理念和模式上進行創新,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閱讀素材,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閱讀形式和舒心的閱讀環境,讓讀者充分領略到館閱讀的收獲感和快樂感。
2 圖書館線上讀者服務模式創新
2.1 引入先進技術創新服務理論
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信息交互模式,很多文獻指出網絡閱讀已經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并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全民閱讀習慣。網絡技術的介入使傳統閱讀模式受到極大挑戰,青少年群體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超過70%的青少年讀者表示喜歡網絡閱讀平臺提供的圖文并茂的閱讀模式,不可否認,移動平臺大幅提升了青少年瀏覽信息的頻次和信息總量。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資源的重要載體,其功能是網絡閱讀平臺無法替代的,實體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靜謐、舒適的閱讀環境,并能拓展閱讀深度,提供知識延伸服務。但是,當前民眾網絡閱讀已占有相當比例,線上閱讀形式已經成為民眾的主要閱讀形式之一,這就要求圖書館延伸知識服務模式,引入先進的網絡互聯技術,搭建線上知識服務平臺,為讀者提供閱讀引導、互動等服務,構建完善的線上閱讀服務體系。
2.2 自建圖書館App
圖書館開展線上服務的重要載體是自建圖書館App。圖書館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將館藏資源中的文字信息、聲音信息、圖像信息或影像信息進行處理,存儲在網絡空間中。通過圖書館自建App,讀者能夠利用移動互聯設備讀取相關信息。除了具備基礎的功能,App還需要有特色服務項目,如:“讀者個人書架”功能可實現讀者書籍收藏與隨筆撰寫;“讀書圈子”功能可幫助讀者建立書友圈子,在圈子內可以閱讀他人發布的讀書隨筆或與他人交流讀后感等,實現閱讀信息與感受的共享。App采用實名登錄的形式,安全性能突出,用戶既能夠在其中分享讀書體會,又能建立相關的討論組,實現閱讀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提升讀者對圖書館的依賴度,優化閱讀推廣成效。自建圖書館App的運營與維護要關注讀者喜好,采用導讀等靈活多樣的推廣形式,同時注重軟件的開發與更新,保持App功能的完備與定期更新和優化。圖書館App的另一個突出優勢是讀者可以使用該軟件快速檢索自己喜好的電子圖書,并將該圖書下載到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上長期存儲、離線閱讀并整理成屬于自己的私人電子書架。
2.3 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也是當前線上閱讀推廣的重要途徑,讀者借助微信服務功能只需掃碼關注,就能獲取圖書館推送的館內動態、推廣活動視頻或相關的圖書信息等,便于讀者在碎片化時間獲取知識信息,提升了獲取信息的效率與時效性。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數字資源優勢,借助網絡技術將部分常用書籍以虛擬書架的形式羅列在微信公眾平臺上,讀者輸入書籍名稱或
關鍵詞便可獲取相關書籍進行閱讀,并標記每次閱覽位置,便于下次繼續閱讀。微信公眾號的功能較齊全,圖書館還可以在其中開設讀者閱讀服務指南或閱讀技能培訓課程,幫助讀者快速掌握網絡閱讀方法,達到更優化的網絡閱讀效果。此外,微信公眾號還可以嵌入語音智能識別機器人,在讀者的語音指令下完成簡單的檢索或其他任務,方便讀者更加便捷地獲取目標信息或文獻。
3 圖書館線下閱讀推廣模式創新
3.1 線下閱讀推廣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圖書館作為社會知識服務場所,其公共教育職能是網絡閱讀平臺無法完全替代的,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和紙質書籍,讀者可以進行長時間的專業性文獻閱讀,在遇到疑問時可以在館內尋求專業解答,獲取知識延伸服務,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尤其是對于尋求專業性較強文獻的讀者而言,到館閱讀的優勢更為明顯。對于剛剛接觸閱讀的讀者而言,到館閱讀更是培養其閱讀興趣,引導其樹立正確閱讀觀的必要途徑。通過到館閱讀,新讀者可學會如何檢索文獻,如何辨別文獻的價值,如何書寫讀書筆記以及如何進行閱讀分享等。
3.2 優化館內閱讀服務環節
自動化技術或智能化技術是提升館內讀者服務效率的關鍵。圖書館可以引入能夠提升基礎服務效率的技術或服務系統,減輕館員的工作量,提升讀者閱讀的自主性和檢索效率,降低閱讀環節以外的時間成本。例如,以RFID技術為支撐的自動借還系統可以極大地縮短讀者借還書時間,讀者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在閱讀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即射頻識別技術,也被稱為電子標簽或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內部包含智能安全監測系統、自助借閱系統、館內職工工作站、書籍盤點系統與書籍信息轉換系統等子系統。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建立分布式的借還書網絡,并實現館藏書籍的自助借還,極大地提升了館內讀者服務的效率與質量。
3.3 營造舒適的閱讀環境
館內閱讀環境的營造是影響讀者到館率的重要因素。當前,多數公共圖書館僅將館內閱讀環境的營造體現在桌椅的潔凈程度上,單調的閱讀環境并不能使讀者保持愉悅的心情,這也是傳統圖書館吸引力有限的原因之一。圖書館舒適的閱讀環境不僅僅包含整潔的桌椅,還包含室內設計、燈光設計、裝飾風格、基礎服務設施、便民用具等。當前,民眾的生活水平提升很快,讀者更希望能在舒適典雅的圖書館內閱讀,尤其是陪同青少年閱讀的家長,更希望孩子能在具有文化氣息的環境中閱讀;一些老年讀者則希望圖書館能夠擺放一些綠植或懸掛文人字畫,自己能置身于濃郁的文化氣息中,同時希望圖書館能夠提供老花鏡、毛筆等便民用具;普通民眾則希望在長時間的閱讀間隙獲得熱水、無線網絡等基礎設施服務。圖書館閱讀氛圍的營造應緊扣上述民眾的不同需求,對館內環境進行集中修整,提升館內的文化氣息,營造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增加圖書館的人文關懷,提升讀者對圖書館的依賴感。
3.4 構建多樣化的讀書交流活動
多樣化的讀書活動能夠激發讀者到館閱讀的熱情,引導讀者將閱讀變為自身的生活習慣,也可以鼓勵讀者積極參與圖書館日常管理和工作,成為助力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一員。讀書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名家講壇”“書友會”等都是效果非常好的活動形式,能夠激發讀者的參與熱情,抒發自身情感;“繪畫展”“書法大賽”“讀書筆記大賽”等活動在激發讀者閱讀熱情的同時,還能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成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忠實參與者。
4 結語
通過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方式,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多種多樣的閱讀服務,有助于閱讀推廣成效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塑造圖書館的整體形象。線上虛擬閱讀推廣主要是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構建圖書館自身網絡閱讀服務體系,包括構建數字化資源體系、自建App、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等,是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對自身服務體系的提升與自我優化,也是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必要舉措之一;線下館內閱讀推廣是擴大讀者群體,使讀者獲得優質閱讀體驗的基礎,推廣重點在于提升服務環節的質量與效率,營造舒適靜謐的閱讀環境,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激發讀者參與閱讀的熱情。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閱讀推廣形式能為讀者提供不拘于時間和空間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 張婕,孫雨.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與區域協作[J].新世紀圖書館,2020(10):63-67.
[2] 喬幸娟.移動互聯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17):159-161.
[3] 王春曉,劉浩.線上線下融合的早期親子閱讀推廣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2020(20):95-97.
[4] 王雪濤.基于自媒體平臺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以黑河學院圖書館為例[J].東西南北,2020(7):162.
[5] 張弘.移動互聯時代下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跨界營銷策略分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9(1):54-57.
[6] 陳筱琳.互聯網視域下的閱讀推廣探析:以“書香吳中”官網電臺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2):105-110.
(編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1-03-11
作者簡介:劉麗娜(1982— ),煙臺市蓬萊區文化和旅游局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