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燕 王碧芬 賴瑾
乙型肝炎肝硬化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其是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或反復炎癥作用形成的以肝實質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形成為特征的慢性進行性肝病[1]。一旦發生肝硬化,約 2%~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惡化為肝癌,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 80%~86%,而失代償期肝硬化僅為14%~35%,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存周期[2-3]。健康是21 世紀關注的重要話題,充足的睡眠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之一。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程長,且抗病毒藥需長期服用,經濟壓力及心理負擔較大,患者睡眠障礙嚴重,本研究旨在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礙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為臨床護理干預提供參考。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于福建省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肝病中心肝內科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患者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有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影響睡眠的疾??;合并有精神疾病、重大軀體疾病,不能配合者。
(1)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用于評估患者近1 個月的睡眠情況:分為睡眠質量得分、入睡時間得分、睡眠時間得分、睡眠效率得分、睡眠障礙得分、催眠藥物得分和日間功能障礙得分7 個部分,累計得分為PSQI 總分,采用Likert 4 級(0-3 分)評分,總分為0~21 分。得分越高則睡眠質量越差,參照國內相關研究常模[3],總分≥7 分評定為睡眠障礙。
(2)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4]用于測量個體社會關系:包括有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 個維度,共10 個條目:總得分和各維度得分越高則表示社會支持程度越好。該量表經長期使用表明設計基本合理,有效、簡便、條目易于理解無歧義,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測信度為0.92, 各條目的一致性在0.89 ~0.94,適合我國人群使用。
(3)采用抑郁癥篩查量表(PHQ-9)用于評估近2 周患者的抑郁情況:共有9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0~3 分,各條目得分之和為PHQ-9 總分,得分≥5 分者為抑郁程度陽性樣本[5],得分越高則抑郁程度越重。
(4)采用廣泛性焦慮量表(GAD-7)評估近2周患者的焦慮情況:共有7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0~3 分,各條目之和得分為GAD-7 總分,得分越高則焦慮程度越重。
采用統一指導用語解釋問卷的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居住地、醫療支付形式、同住親友、家庭關系、有無宗教信仰、發現疾病的途徑等。遵循知情同意原則對研究對象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問卷調查,以保證填寫質量,當場回收。凡問卷所有選項答案有規律性一致、填寫不完整的問卷均視為無效問卷,不予錄入。共發放134 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9 份,納入125 例,問卷有效回收率93.28%。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變量間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線性逐步回歸模型。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5 例患者PSQI 得分1~17 分,平均7.75±3.52分,睡眠障礙患病率為55.20%(69/125),半數以上患者存在睡眠問題,PSQI 總分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之間睡眠質量平均分接近。見表1。

表1 125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睡眠質量與人口學資料關系

(續表)
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SSRS:社會支持評定量表;PHQ-9:抑郁癥篩查量表-9;GAD-7:廣泛性焦慮量表-7;PSQI 總分與表1 中各量表或維度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其中,與SSRS及其三個維度呈現負相關,而與PHQ-9、GAD-7呈現正相關。見表2。

表2 PSQI 總分與SSRS、PHQ-9、GAD-7 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的SSRS、PHQ-9、GAD-7 評分作為自變量,以PSQI 得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逐步回歸法)。分析結果顯示, SSRS、PHQ-9 為患者PSQI 總分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即患者的社會支持得分越低、抑郁量表得分越高,其PSQI 總得分則越高,睡眠障礙越嚴重。見表3。

表3 研究對象PSQI 總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通常給予核苷(酸)類藥物及干擾素藥物治療,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病毒復制,減少肝損傷,延緩肝硬化發展,但若長期使用核苷(酸)類藥物,可引起耐藥性及臟器損害而影響治療效果,需要加大藥物劑量,且預后不良;患者精神壓力大,焦慮、抑郁、恐懼心理嚴重,身心遭受雙重創傷,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本組患者睡眠障礙的患病率為55.20%,明顯高于國內普通人群[3],住院患者PSQI 總分大于7 分的患者高達77.50%[6],可能與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并發癥較多,病情較重有關。
焦慮或情緒、疾病史、家庭史、人際關系沖突、心理因素、住院環境、病情等是睡眠障礙發生的危險因素[6-7]。肝硬化患者病程長、易反復、疾病的惡性化傾向、藥物不良反應容易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另外,多數患者不能適應病房的睡眠環境,如體位不適、床墊硬度、睡眠枕高低、室內夜間燈光、其他患者的鼾聲等等,也會加重其睡眠障礙,患者往往長期處于多種癥狀共存的狀態,長期睡眠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8]。實施有效的認知及行為干預,能夠明顯減輕患者焦慮,減少睡眠障礙,緩解因睡眠不佳及焦慮導致的身體機能下降。本研究中,PSQI 總分與SSRS 及其三個維度呈負相關,與PHQ-9、GAD-7 呈正相關,其中SSRS、PHQ-9 為患者PSQI 得分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即社會支持得分越低,抑郁量表得分越高,則PSQI 得分越高。多元線性回歸分析R2 為0.296,即本研究擬合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能夠解釋患者29.6%的PSQI 變異信息,表明對抑郁進行干預,提供較好的社會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睡眠障礙的程度。社會支持是一種至關重要的社會資源,乙肝患者心理反應存在較大差異,醫療中心和大眾媒體開展乙肝相關的社會支持項目是必要的[9-11]。社會支持狀況對個體睡眠障礙具有預測作用,對睡眠障礙變異的解釋率在0.194~0.375[12]。本研究中,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社會支持總平均為45.63±7.66分;睡眠障礙與社會支持呈負相關,而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患者社會支持較完善時,生活質量及睡眠情況較好,關注患者的睡眠狀況,將有助于臨床護理人員早期發現患者病情變化[13-14]。
總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礙患病率高,與社會支持息息相關,對患者提供較好的社會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睡眠障礙的程度,對住院患者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更好地評估患者的睡眠情況,在綜合考慮患者身心特點及社會支持的基礎上,采取更有效的睡眠護理干預,促進乙肝肝硬化患者睡眠質量的提高,是我們今后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