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賴曉純 莫露璐 馮穎 趙韻怡 管癸芬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1,2]。主要臨床表現為水腫、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高血壓,同時易合并心衰、感染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社會角色和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易使患者產生負面情緒。同時,昂貴的醫療費用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3~5]。自我護理是人類個體為了保護、維持和促進健康所創造和采取的行為,其最終目標是恢復和增強患者的自護能力[6,7]。在患者的護理中加入自我護理模式,能使患者主動參與疾病的護理,有效地控制病情,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護理干預對CKD 患者健康狀況和生化指標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58 例CKD 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 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自我護理干預。對照組中男15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47.27±8.13)歲,平均病程(3.63±0.79)年;觀察組中男13 例,女16 例,平均年齡(46.91±7.94)歲,平均病程(3.84±0.83)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者;②符合CKD 診斷標準[8]者;③從未進行過腎臟替代治療者,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④能夠清晰和流暢地回答研究者提問者。
排除標準:①有神經疾病或智力認知障礙者;②已參與其他干預性研究者;③預計生存期<6 個月者;④患者及家屬拒絕配合治療者。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其中包括對患者進行知識宣教、用藥指導、生活護理、飲食干預以及心理干預等方面。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自我護理干預:①建立護理小組。由腎內科護士長擔任護理組長,對所有參與研究的護士進行CKD 患者自我管理護理相關內容培訓;②制訂護理計劃。根據CKD 患者自身臨床特點,并結合醫護人員工作經驗,對患者臨床治療以及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和總結,每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發布相關內容,干預時間為3 個月,1 次/d,每次30~60min;③護理方案。認知自我管理:采取小手冊、圖片、座談會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CKD 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以及預期療效等知識,提高其對CKD 的認識水平;運動自我管理:指導患者每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關的活動安排表,按照安排表監督其進行健康活動,其中包括靈活性運動、有氧運動等;飲食自我管理:指導患者調整飲食習慣,多食用高熱量、高維生素、低鹽、優質蛋白質食物(如瘦肉、牛奶、雞蛋等),少食或禁食豆制品等;治療自我管理:指導患者規律服藥,向其講解藥物治療情況、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等,解釋血肌酐、血尿常規的重要性;心理自我管理:通過聽輕音樂、運動等方式疏導患者不良情緒,鼓勵患者多與家屬及醫護人員溝通,減少負面情緒。
1.3 觀察指標患者護理干預前及護理干預3 個月后采用自我管理量表[9]評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含4 個維度,分別為飲食管理、運動管理、治療管理、心理管理,總分31~124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患者護理干預3 個月后檢測前蛋白、白蛋白、尿蛋白、膽固醇、血肌酐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自我管理評分干預后自我管理各項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生化指標干預后兩組患者前蛋白、白蛋白水平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尿蛋白、膽固醇以及血肌酐水平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自我管理各項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自我管理各項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對比,*P<0.05
組別 n 治療管理 運動管理 飲食管理 心理管理 總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29 22.53±4.28 29.32±5.76* 12.99±2.24 17.94±3.65* 29.62±5.32 36.92±5.15* 12.11±2.09 16.72±3.49* 77.12±8.92 98.39±8.74*對照組 29 21.42±4.57 24.21±4.86* 13.41±2.53 15.88±2.96* 30.17±5.75 33.37±4.73* 12.16±2.19 14.31±2.26 76.02±8.31 85.49±6.92 t 0.253 11.756 0.170 17.722 0.378 2.734 0.052 5.649 0.135 14.173 P 0.801 0.000 0.866 0.000 0.707 0.008 0.959 0.000 0.892 0.00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各生化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各生化指標比較(±s)
注:與干預前對比,*P<0.05
組別 n 前蛋白(g/L) 白蛋白(g/L) 尿蛋白(g/L) 膽固醇(mmol/L) 血肌酐(μmol/L)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29 0.13±0.02 0.32±0.09* 30.12±5.71 45.24±6.25* 3.01±0.22 1.22±0.15* 5.77±0.45 3.23±0.43* 77.32±10.11 58.24±9.42*對照組 29 0.12±0.03 0.19±0.03* 29.34±5.61 37.18±5.91* 3.07±0..25 1.89±0.33* 5.73±0.51 4.67±0.66* 76.68±9.89 67.69±8.97 t 1.494 7.379 0.525 5.046 0.970 9.954 0.052 9.844 0.244 3.912 P 0.142 0.000 0.602 0.000 0.336 0.000 0.959 0.000 0.808 0.000
近年來,CKD 的發病率和患病率急劇增長,隨著疾病的進展,并發癥(如感染、腎衰等)不斷出現,其治療費用高,且預后不佳,在對患者身心以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的同時,還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10,11]。
自我護理強調以自我護理為主,患者通過自護活動增加對疾病的認識,恢復其體力以及意志,逐漸恢復其獨立生活的能力,適應社會,同時減少治療費用。將自我護理應用于CKD 患者的護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質量[12]。已有研究將其應用于腦瘤患者術后、泌尿外科手術后等護理中,效果顯著[13,14]。
本研究干預后自我管理各項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自我護理模式干預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自我管理評分的提高,這主要是因為自我護理模式通過視頻、微信、在線交流等渠道讓患者對疾病有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并通過運動、飲食等干預督促其進行自我管理,因此患者依從性較好,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高。干預后兩組患者前蛋白、白蛋白水平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尿蛋白、膽固醇以及血肌酐水平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自我護理干預模式可促進患者疾病生化指標的改善,進而延緩腎衰竭的進展。這主要是因為自我護理模式加強了對飲食結構的調整,高熱量、優質蛋白等食物的攝入可促進患者機體免疫力的提高,進而改善疾病生化指標水平。同時,保持有氧運動有助于加強患者機體功能,并且積極配合、遵醫服藥,能促進患者健康狀況的改善[15]。
綜上所述,自我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狀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臨床生化指標,有利于延緩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