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涵 黃京

【名片】魏華,男,1973年5月生,民盟盟員,永州市工商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從教23年,擔任班主任20年。他幽默和善,用百分百的愛陪伴學生。為給學生更多,他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曾獲評全國優秀教師。
“魏老師好!”“魏才子好!”2020年11月9日,在距離零陵古城不遠的永州市工商職業中專學校,師生們紛紛和剛剛下課的魏華打招呼。“課上得好、人很幽默又和善、文章寫得超級棒”……魏華是校園里的“網紅老師”,幾乎無人不識。
擔任班主任20年,魏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每當聽到有人給中職生貼上各種不太好的標簽,魏華就會立刻反駁。在他眼里,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有些潛藏得比較深,需要老師用心去挖掘。“當我能嘁出學生的名字,他們會有受到特別重視的感覺,也會更愿意和我親近。”魏華說,他成為班主任后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只要是自己帶的新班級,三天之內,必須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
祝葉(化名)是一名女學生,沉默寡言,通過觀察,魏華發現她上課走神,抽查問題基本不會,作業基本不能按時完成。于是,魏華每周都抽時間和祝葉談心,既解答課業問題,也傾聽生活困惑,整整一個學期從未間斷。這份關愛,讓.祝葉特別感動。她告訴魏華,自己從來都被歸類為“差生”,來校時幾乎對學習沒有任何信心。“要不是您領著我好好學,時時給我加油鼓勁,我想我會一差到底。”備受鼓舞的祝葉最終考上了衡陽師范學院。
另一名男生小勇(化名),學習成績相當差,態度消極,不斷向魏華提出退學申請。不過,這個自認為“一無是處”的孩子,卻被魏老師發現有著極強的動手能力。于是,魏華和專業課老師對他實行聯手指導,最終,他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采訪中,魏華總是用“孩子”來稱呼學生,濃濃的父愛之情溢于言表,他覺得教學上的“方法論”并非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對中職生的教育而言,唯有一條是可以復制推廣的:那就是給予弦子百分百的愛。
當然,除了愛,他覺得中職生還需要陪伴。“大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的孩子或者是貧困家庭的孩子,都缺少陪伴。”于是,魏華堅持每天早晨6時到班,寒來暑往地陪著學生一起晨練、上早自習,20年從不間斷。除了正常的上課、值班,他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班上督查學習情況,還利用周末走訪學生家庭,掌握孩子們更多成長中遇到的困難。
學生唐旺(化名)來自單親家庭,和母親相依為命的他因負擔不起學校的住宿費,每天只得學校、家“兩點一線”奔波,學習狀態也很差。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魏華便邀請唐旺一起住在學校教師宿舍,“房間不大,容不下兩張床,我們兩個人就一人床頭一人床尾,那段時光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魏華說。也正是得益于老師的陪伴,唐旺最終順利考上四川一所大學。
都說“教學相長”,魏華認為,“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只有自己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才能引領學生學得更多。他白天教書,晚上就“宅”在房間“刷題”,在課堂上不斷啟發學生思考。“我幾乎每天都會去圖書館,久而久之,孩子們也都被我帶到圖書館看書了。”很多沒有讀普高的中職生起初都以為大學遙不可及,但在魏華所任教的永州市工商職中,本科上線人數、升學率連續七年居永州市同類學校首位,越來越多的中職生在職教的舞臺上,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面對紛至沓來的各項殊榮,魏華十分淡定。“教育是沒有終點的接力賽,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名運動員,必須一棒接一棒地跑好一程又一程。”作為一名跑了20多年的“資深運動員”,魏華笑稱,“還遠沒有到退役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