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農村的人口數占比是相對比較高的,會產生較多的消費,市場規模比較大。要使農村消費市場平穩高效的發展,要關注并為之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積極有效的措施,實施以需求為導向的戰略,實現國家發展和農村的發展,實現經濟的發展,因此,最大化的發揮農村消費融資的作用,來推動農村消費的增長。近年來,政府為減輕“三農”問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這歸功于減輕了稅負和逐步落實了扶持政策。農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農村消費市場也跟著擴大,一定會拉動當地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消費;信貸
在我們的生活中消費無處不在,消費是經濟活動的起點。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消費信貸隨之產生和發展,消費信貸是利用銀行資金開展業務,購買家庭需要的必需物品。簡單的來說,消費信貸是各種機構發放的貸款,消費者通過抵押或信用擔保來換來的未來收入。我們經常說“用明天的錢來實現今天的夢想”。近些年來,農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穩定的增長,農村地區消費市場的發展潛力越來越大,因此,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對發展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起著一定的作用。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中,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擁有著非常美好的未來,在經濟和政治上也體現其作用。但是,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
一、我國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的現狀
國家推行了很多惠民政策,不僅讓農業生產力得到了上升,農村地區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農村地區信貸市場的潛力也在慢慢的顯現出來。
1、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增長緩慢
農村地區生活水平因為惠民政策從而得到了提高,但是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金融機構的不重視,不注重宣傳以及不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設計適合他們的產品。
2、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市場落后
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是綜合性的工作,現在是初步發展階段。農村地區雖然有潛力,但是發展緩慢。主要因為金融在經濟發展中以及人民的生活中并沒有發揮足夠的作用。另外,農村地區消費者信貸還受到環境和信用體系的影響。
3、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市場潛力巨大
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消費群體龐大,農村地區的人口比重大。首先國家對農村建設的支持,以及政策的頒布。另外,金融機構順應時代做出改變,整改自己的產品。
二、我國農村消費信貸供需分析
消費者有了消費需求,在沒有足夠的現金去滿足并且能夠預期未來資金收入穩定時,那么消費信貸需求就會出現。金融信貸機構提供的服務及產品旨在賺錢。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
1、農村地區消費信貸需求分析
農村地區消費信貸需求主要包括住房消費信貸、農用機具消費信貸、教育消費信貸、醫療消費信貸等其他消費貸款。
2、農村地區消費信貸供給分析
農村消費信貸體系不健全。農村金融市場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農業信貸機構“無能為力”。農村金融機構的基礎較薄弱,主要集中在縣,郊區和中心城市,而偏遠農村地區的農民則缺乏有效的服務。
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動力很小。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屬于零售信貸,數量少,程序繁瑣,每個辦公室都要以運營成本為代價,由此產生的經濟利益風險直接影響農村金融和消費者信貸機構辦理農村信貸的積極性。
三、我國農村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高速發展,但城鄉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近些年來,農民的收入平穩增長,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前景無限好。但仍有一些問題影響其發展,急需解決。
1、農民自身的原因
傳統的消費觀念根深蒂固,消費觀念落后。人們心目中傳統的“賺錢”和“花最好的錢”的消費原則。他們不愿意或不習慣借錢,很難接受“用明天的錢做今天的夢想”的預期消費模式。農村地區的大多數人習慣于多考慮孩子的未來生活并適應“隔代消費”。此外,宣傳不到位,導致農民對消費者信貸的了解不多。
農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前景不確定。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但是有很多因素影響著農作物的生產比如天氣、自然災害、人為等。這些給農民的收入帶來不穩定性,農村地區發展消費者信貸受到了影響。
2、銀行機構的原因
銀行機構在農村消費市場上有限的資本投資。金融機構并沒有意識到農村地區消費信貸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認為在城市投資遠遠高于農村,缺乏前瞻性。當前,中型銀行機構,信貸條件嚴格,信貸更為適度,這阻礙了農村消費者貸款。此外,新的金融機構,仍在開發和探索中,不能使農村信貸市場得到滿足。
銀行機構沒有為促進消費者信貸投入足夠的精力。農村消費者信貸收益率低,銀行機構沒有動機進行宣傳,并減少了在簡單形式的宣傳上的花費。而且這種宣傳不夠精確和透徹,解釋不夠清晰,所以農民放棄,這對農村消費者信貸的發展有影響。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農村地區消費信貸的品種相對較少。
3、農村地區的外部環境原因
農村地區消費環境不好社會基礎設施也不完善。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前景很好,但假冒產品,基礎設施的多樣性在開發和消費方面落后,嚴重影響農村市場消費發展。
四、加快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對策
1、增加農民對消費信貸的需求
改變農民的消費習慣,增加農村的財政收入。首先,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以繼續促進各級中等收入社會的建設,確保實施有利于農民的政策,支持和保護農民,保障權利和切身利益。農村地區居民的收入在不斷的提高,消費觀念也有變化,讓其對改善生活條件充滿信心。另外,政府應該調整農村分配制度,減少農民收支的不確定性。增加服務需求,提高農民的精神境界,使消費結構優化。從而改善農民的消費習慣。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他們對合理消費的期望。我國農業結構多樣化,發揮農業的巨大潛力,來獲得較高的收入。農村居民要與時俱進,要使收入多樣化。比如,通過關聯網售賣當地特產獲得更多收入等。
2、加強金融機構消費信貸的供給
加大農村消費信貸的推廣力度。地方政府和農村金融企業應擴大個人消費信貸專業知識的傳播范圍,并協助農民改變其消費前景和習慣,并引導他們重新認識消費觀念讓他們對消費信貸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不斷加強金融產品創新,開發適應農村的消費信貸產品。首先,政府必須一方面通過創新商業活動,一方面通過創新市場活動來引導適應農村地區需求的各種類型的消費者信貸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根據當前的情況,金融機構應該降低門檻為農民量身定做信貸產品,讓他們有多樣的選擇。
3、改善農村地區消費信貸的社會環境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家庭對消費信貸的信心。應該建立適合經濟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農民對消費信貸的信心,使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市場得到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社會保障標準和鄉村衛生基礎設施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提高對農民消費信貸的信心。
完善農村金融法規和政策,從而促進農村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政府和各大金融機構需要制定相關管理性能的法律法規,從而提高農村信貸的風險防范能力,使得農村地區的信貸發展更加順利,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保護農村人民的實際利益,使農村信貸市場得到改善。在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激勵下,使農村地區信貸消費市場得到發展。管理層通過使用現有的咨詢系統來注冊銀行貸款并實施個人信用評估和調查系統,降低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引進高素質的信貸人員,采取多樣化的營銷策略,發展不同層次的消費者信貸業務,以應對農村人口各階層財富不同,狀況各異的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快,農村的綜合經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每個人的消費觀念也逐步提高,這促使銀行信貸銷售市場活躍在農村地區。但是,農村個人消費者信貸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如果不解決,將阻礙消費發展的潛力,因此,我們要著力提高農民的消費信心并增加農村信貸的普及度,促進農村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消費升級,必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明發.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是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選擇農村金融.2014(9)
[2]李佳佳.農村消費信貸供給與需求約束因素分析時代金融.2014(4)
[3]李輝.發展農村消費信貸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商業研究.2005(10)
[4]胡志成,唐劍.農村消費信貸的制約因素與發展對策.2010(12):10-14
作者簡介:
朱洪強(1979-),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濟南職業學院財經商貿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