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言言 (上海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當前經濟與科技不斷進步,新技術的誕生不但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新能源開發步伐,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對環保給予高度重視,要求城市建筑應遵循節能環保原則,將新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給排水設計自然不能例外。
該項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超壓出流。主要是指在給水配件前壓力超過額定值時,單位時間內水流量超過規定值的現象。當前部分給水系統的水壓控制不當,超壓出流用水的水量不夠均勻,大量水加壓噴射出來后未能發揮作用,由此導致大量水資源浪費。
②以往給水系統中的管道、閥門等部件材料質量不佳,耐腐蝕性較弱,在長期使用時常常出現漏水情況。
③加壓注水系統選擇不當,部分高層建筑消防用水主要為單獨加壓與貯存方式,為滿足消防用水要求需定期換水,但設計時未考慮到水資源回收問題,由此導致水資源浪費。
④管道材質不佳,在供水管道建設中,管道中層與里層建設材料以金屬材質為主,長期沖刷后材料受到氧化,表面沉積大量鐵垢,影響水流暢通。
當前供水管道在長度與質量等多方面均滯后于發展需求,但建筑內部居民需水量卻未減少,導致給排水工作難度增加,加上城建部門對地下設施重視度較低,致使地上與地下設施建設速度不匹配。此外,建筑單位在給排水管道鋪設后,忽視后續維護與管理,故障問題難以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嚴重影響排水設施質量,因設施建設落后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斷增大。
當前建筑用水大多為火能熱水或電能熱水,需要消耗大量一次性能源,增加資源緊張度,未能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的作用,以太陽能為例,該項熱能主要是將陽光聚合,利用其能量產生熱氣、電力與蒸汽,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可作為節能設計的首選,可替代傳統高能耗燃煤、燃油、電鍋爐與燃氣熱水器投入使用。
本文以合肥濱湖科學城項目為例,總占地面積為11529.89m。在本項目建設中嚴格遵循《合肥市綠色建筑發展條例》相關規定,堅持低碳生態、經濟適用、精細化原則,將現代綠色環保理念引入給排水設計施工中,優先使用節能環保材料,促進雨水資源回收利用,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完善給排水管道設計方案,使綠色建筑施工與環保要求充分符合。
該項目中采用的防暑材料、陶瓷磚、內墻涂覆材料、密封膠等均獲得綠色產品認證,確保室內甲醛、苯、氨等污染物濃度與規定相符。建筑內墻面、地面、裝飾物等材料的污染濃度指標也與《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50352-2010)規定相符。外圍護材料采用裝飾性構件,如金屬隔熱型材、節能化學建材、節能木地板等等,具有遮陽、導風、透光、輔助綠光等作用,可在項目建設中發揮節能材料特性,實現環保要求。此外,施工人員在給排水系統優化中,盡量采用節能式用水設備,選用低噪音VRV室外機組,采用浮筑樓板方式,在基礎底部設置減震墊,與減震彈簧相結合,起到降噪效果,使水循環產生的噪音有效降低。
該項目中雨水回收利用主要通過收集項目地塊內的雨水來完成,發揮雨水截污系統的作用,使存儲的雨水資源滿足回收利用的標準,使城市給排水系統功能得以增強,特別是排水功能,可有效避免城市內澇產生,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要想促進雨水資源的二次利用,應通過修建雨水調蓄池進行收集,再經過凈化處理后使其滿足城市用水要求。在雨水排水管道設計中,室外雨水經過雨水口匯集后進入雨水蓄水池中,用于道路沖洗、綠化澆灌等,剩余部分接入市政雨水管網。屋面水域采用重力流內排水系統,集中排放到雨水管網之中。該項目在地下一層車庫中設置中水處理設備,在中水機房末端安裝計量水表,對中水回用量進行計算,將中水與雨水一同用作道路沖洗、綠化灌溉之中,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中水回用工藝流程圖
在該項目中,塔樓屋面日照資源充足,可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借助鋼構架將光伏設備提高到機房屋面高度,朝著正南方向安裝,產生的電能可用于樓梯間、走廊等公共區間照明用電,安裝位置如圖2所示。此外,還可通過升級熱水干管循環方式,確保循環更加高效可靠,從而降低熱水干管循環中冷水的排放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嚴格把控材料質量關卡,確保型號、規格與性能與綠色工程要求相符。

圖2 太陽能光伏組件布設圖
該項目的給排水設計采用空氣源熱水系統技術,設計者結合空氣源熱水系統技術特點,利用該技術進行加熱,替代以往的火能熱水或電能熱水。在熱水傳輸中因受到溫差的影響,熱水散熱速度相對較快,由此造成資源浪費。從環境視角來看,該技術的應用不但可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使給排水功能不斷強化,達到綠色高效的建設要求。該項目中餐廳類面積為4970m,餐飲用水定額為每人每次15L,員工熱水用水額定為每人每次7L,日熱水用量總數為10.4m,年使用天數為365d,用水需求量為2701m。因該項目中S2#裙房日照遮擋嚴重,因此S2#的餐飲熱水由空氣源熱水系統提供,該項目采用2級能效節能產品,性能與《熱泵熱水機(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9541-2013)中的規定相符合,能源效率等級如下表所示。

能源效率等級指標
該項目的生活污水管道設計中,室內污水與廢水分流,廢水經過地庫的中水回用系統處理后,用于室外道路沖洗、綠化灌溉等,室外雨水與污水分流,分別接入市政雨污水排水系統中;場地內污水與廢水經過化糞池處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中,全部大、小便器均帶有存水彎,水封深度超過50mm,在地庫中設置成品隔油池,廚房廢水經過隔油池預處理后與室外污水管道相連;在給水管設計中,室外管道采用球墨鑄鐵管,橡膠柔性承插連接;室內采用襯塑鍍鋅鋼管,絲接;支管為三型聚丙烯PP-R管,熱熔連接;生活泵房中的給水管利用無縫鋼管,焊接。在排水管設計中,衛生間、廚房等場所的排水管均采用UPVC材質,具有空壁消音特點,絲扣擠壓膠圈密封接口;排水支管采用UPVC管材,承插粘接;室外排水管為UPVC雙壁波紋排水管,采用橡膠圈連接。本項目高層辦公樓每層設備平臺設置有空調室外機安裝位置、風管機新風管道;同時雙側地庫中通風、電氣、給排水等管線較多,通過BIM模型分析進行優化施工圖設計,后期可將模型提交給施工、物業單位,方便后期運行維護,該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室外平臺管線綜合模型
綜上所述,當前建筑行業逐漸朝著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給排水設計與施工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關鍵內容,要求設計者積極引入節能材料,提高綠色節能水平。可通過完善管道設計方案、選擇節能功能材料、促進雨水資源回收利用、發揮太陽能技術作用等,使建筑給排水結構更加合理及功能不斷強化,取得理想的環保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