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北京 102200]
《寄生上流》是韓國第一部獲得戛納金棕櫚獎的電影,并且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斬獲四項大獎。該影片運用黑色幽默的諷刺手法和驚悚的故事情節,呈現了韓國社會貧富階層的差距以及底層人難以逾越階層的殘酷現實。該影片海報的設計風格獨特,不僅給觀者以強大的視覺震撼,而且喚起了人們對影片內容的濃厚興趣。

功能語法認為語言是反映社會意義的符號系統。(韓禮德,1985)Kress和van Leeuwen(2006)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視覺語法理論,用于分析視覺畫面。他們認為,圖像和語言具有相似之處,都是能夠表達社會意義的符號系統。功能語法研究句子、語篇等的組織方式和意義之間的關系,而視覺語法探討畫面中的不同元素如何構成表征社會意義的整體。對應于語言的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視覺畫面具有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本文將主要解讀電影海報的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
圖像的互動意義展示的是觀者和圖像內容、表征元素之間的關系。互動意義的實現方式有四種:接觸、社會距離、情態和態度。
接觸是通過“凝視系統”實現的,如果圖像的觀察者和圖像中的參與者的目光、動作或表情之間產生交流并且有情感上的反應,就形成接觸。如果圖像參與者做出的動作像是在向觀察者索要什么東西,就屬于“索取”類圖像。如果圖像中的參與者只是給觀察者展示某種信息,則是“提供”類圖像。海報中八個人的眼睛都被涂上了黑色方塊,彼此之間無法進行目光交流,因此不構成“凝視系統”。
互動意義中的社會距離表達了圖像參與者和觀察者之間的遠近親疏關系。社會距離是通過改變圖像取景框的大小和鏡頭的遠近實現的。如果使用特寫鏡頭,則表示圖像觀察者和參與者的關系密切;否則表示觀察者和參與者的關系疏遠。李戰子(2003)把距離分為六種:只能看見臉和頭的親近距離;能看到頭和肩的個人近距離;展示腰部以上部分的個人遠距離;展示整個人的社會近距離;展示整個人及其周圍環繞空間的社會遠距離;展示超過四個人的全身的公共距離。
在體現社會距離方面,《寄生上流》電影海報使用的是長鏡頭拍攝,圖像觀察者可以看到八個人的全身以及周圍的房間環境,因此展示的社會距離屬于公共距離,這意味著海報中的人物和海報觀察者之間社會關系疏遠。從另一個角度也映射出電影要講述的故事不僅僅是發生在電影中的幾個人物身上,而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
互動意義中的情態是以感官的編碼傾向作為出發點,指的是圖像對內容的真實反映程度。Kress和van Leeuwen(2006)從色彩、照明、亮度等多個不同視角標記情態量值。
從色彩看,遮擋眼睛的黑色方塊的色彩飽和度極高,而且與八個人白皙的臉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具有很高的色彩區分度。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能透露豐富的信息。但是眼睛被遮擋了之后,就降低了辨識度。它給觀察者傳達的意思是:不需要知道這些人到底是誰,他們代表的就是生活在你身邊的人。
此外,海報中人物的衣著色彩也是能反映情態量值。樸家人的衣服色彩飽和度高,女兒穿的是純白色連衣裙,樸夫人的裙裝、樸社長和兒子穿的西服外套都是飽和的深色調,具有很高的區分度。反觀金家人的穿著,都是灰色基調,色彩飽和度和區分度極低。樸家人的服飾顏色調和出了很高的情態值,給觀察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容易引起觀察者的注意;而衣服色彩飽和度差的金家人實現的情態值也低,容易被忽視。因此,兩家人服飾色彩的飽和度不同,彰顯了他們相應的社會地位。
互動意義中的態度通過圖像參與者呈現的拍攝視角反映出來,參與者在圖像中展示的不同視角會影響到觀察者對圖像的解讀。Kress和Leeuwen(2006)將視角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大類。水平視角又分正面水平視角和斜面水平視角,前者對觀察者熱情,而后者則會對觀察者冷漠,有拒觀看者于圖像之外的意思,警示觀看者不屬于圖像中的世界。垂直視角表征的是圖像參與者和觀看者之間的權利和地位是否平等。《寄生上流》電影海報使用的是水平拍攝視角,圖像中的表征參與者都是正面觀察者,有一種把觀看者“帶入”圖像中的世界的感覺,暗示了觀察者實際上也是圖像世界的一部分。每一位觀察者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位置。
“借鑒語言的語篇功能,Kress和van Leeuwen(2006)提出了構圖意義,指的是圖像如何整合其再現意義和互動意義,從而形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構圖意義體現的是圖像的布局以及它給觀察者留下的整體印象。圖像的構圖意義由信息值、顯著性和取景三個方面實現。
圖像元素的位置不同,體現的信息值也不盡相同。左右布局的圖像中,左邊的元素通常是已知信息,右邊的是新信息;在上下布局的圖像中,位于圖像上方的元素是理想的、概括性的信息,下方是真實而具體的信息。
從信息值看,整張海報是上下布局,影片名Parasite位于下方;海報左下方還露出了兩條光腿,無法判斷其身份,但是和金家人一樣沒有穿鞋,可以推測死者是個窮人。因為下方元素反映的是真實而具體的信息,說明該電影中會有人死去。而海報的上方是八個人在一起的照片,映射的是理想信息:金家人希望能一直寄生在樸社長家里,過上富足的生活;甚至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娶樸家女兒做兒媳,這樣就可以和樸社長一家平起平坐,就像這張“全家福”一樣。
海報中間有一行黑底白字的法語,意思是“尋找入侵者”,給影片增加了懸疑的味道。海報將背景顏色、文字和圖像元素相互銜接,充分呈現了文字和圖像是緊密聯系的整體的概念。一方面,文字是圖像表達意義的延伸和結果,另一方面,圖像是文字在視覺方面的證據,使文字的內容更加具象化,從而把文字和圖像信息聯系到一起。
構圖意義中的顯著性是指圖像中的不同元素對觀察者的吸引程度不同。各元素在圖像中的位置、所占比例、前景和后景的比重以及色彩對比等可以實現顯著性。
Kress和van Leeuwen(2006)認為,置于中心位置的元素可凸顯其中心地位和重要性,而那些環繞在它四周的元素則處于次要地位。在這張“全家福”中,站在中間核心位置的是樸社長及其家人,金家人分別在樸家人的左右兩邊。這種中心和邊緣的格局映射了社會不同階層地位的懸殊:富人是最重要的,永遠處于核心位置,而窮人往往被忽略,被邊緣化。
此外,金媽媽腿上爬著的那只蟑螂也能體現構圖意義的顯著性。白皙的腿上有個黑色的東西,色彩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必然會吸引觀察者一探究竟。蟑螂爬在她的腿上,她人卻是十分淡定。一方面說明蟑螂喜歡她身上的氣味。蟑螂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而金家就住在半地下室。另一方面也暗含了這樣的隱喻:窮人也會像蟑螂一樣,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不斷尋找寄生的環境。
構圖意義中的取景是指圖像中是否存在分割線條或分割框架將不同元素分離或連接起來。如果對某個元素有明顯的分割,則表明該元素表達的信息與其他元素不兼容或不相關,或者說,這些元素不屬于同一個世界。
這張“全家福”中的三位成年男子背后的落地窗上沿使用了濃重的黑色,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效果。這條窗邊連接的是兩個框架:落地窗和天棚。這個取景框不禁使觀察者聯想到影片中有很多無法跨越的“框架”和“界線”。樸社長和夫人因為金爸身上的地下室窮酸味侵入了自己的空間而深感不悅。當前管家的丈夫在多頌的生日宴會上表達對樸社長的崇拜時,換回的卻是樸社長的疑惑“我認識你嗎?”樸社長是上流階層人士,是這個社會的既得利益者,話語之間暗含的意思是窮人和富人都要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要打破彼此間的界限,他更不喜歡窮人侵入到自己的空間,哪怕是氣味。
盡管金家和前管家夫婦都是窮人,但他們之間也有界限。前者的生活空間是半地下室,而后者生活在位置更深的地下室。相比而言,金家的生活比前管家夫妻優越。金家也不愿意前管家沖破界限,威脅到金家的寄生生活,才引發了最終的流血沖突。
在《寄生上流》的電影海報中,樸社長的胳膊、手和女兒的右側身體搭建的框架也把這八個人之間的界限劃得一清二楚。樸社長的右手搭在站在右邊的女兒肩上,左手放在站在前排的兒子肩上。樸家的女兒本來站在后排,但是她身體的右側卻擠到了坐在前排的金基婷的前面,把基婷和樸夫人隔開了。樸社長和女兒的身體姿勢無意中傳達出了明確的信號:樸家屬于富人階層,要和來樸家打工的這些窮人(金家人)劃清界限。金家人不能跨越樸先生和女兒搭建的這個框架。
本文以視覺語法為理論基礎,分別從接觸、社會距離、情態、態度等方面解讀了電影海報的互動意義,從信息值、顯著性、取景等方面解讀了海報的構圖意義。電影海報中的不同視覺要素并不只是孤立的圖像符號,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彰顯了電影所揭示的深層社會意義,進一步突出了影片表達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