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瑞
(上饒師范學院,江西 上饒 334001)
在改革開放飛速發展的時代,各地的經濟也跟隨國家的經濟列車發展了起來。同樣,身處華中地區的上饒市和衢州市,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部地區的政策下,經濟逐步發展起來。雖然兩個城市的經濟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發展的情況卻大相徑庭,特別是在2008年波及世界范圍的金融危機影響下,城市的發展會受哪些影響因子影響,都是當代學者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近觀這些年,上饒依托全中國第一個騎跨式高鐵站,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境內的世界文化遺產三清山、中國最美鄉村婺源、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等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加快了上饒的經濟轉型;衢州市的經濟近些年也隨著高鐵的建設得到很大的提升,雖然不像上饒站那樣縱橫交錯,但是在杭衢高鐵完成后,加入了杭州市一小時經濟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上饒衢州兩市一衣帶水,雖然身處江西浙江兩省。但是兩市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兩市的統計年鑒中,都互相把對方當做經濟對比的重要一方。因此,對上饒衢州兩市的經濟增長因子做實證分析,有利找出兩市在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和劣勢,通過相互對比影響因子的作用不同和當地的政策,能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建議。
本文在經濟增長因子的指標選取上,考慮了之前學者的思路并且根據上饒和衢州兩市的具體經濟狀況進行了相應的指標選取。通過參考《江西省統計年鑒》《浙江省統計年鑒》《上饒市統計年鑒》《衢州市統計年鑒》(2008-2020年)的數據,選取出以下八個經濟指標作為影響兩市經濟增長的因子:總人口(X1)、人均GDP(X2)、第三產業占比(X3)、境內公路長度(X4)、固定資產投資(X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X6)、教育經費(X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X8)。
由表1可知,上饒市的KMO值為0.794,衢州市的KMO值為0.664,根據KMO度量表我們可以知道,兩組數據都比較適合做因子分析。根據上表的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上饒模型的統計量觀測值為255.266,P值接近于0;衢州模型的統計觀測值為189.936,P值也接近于0。說明兩個模型的相關系數矩陣都和原有數據的單位陣有顯著性差異。

表1 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表

表2 上饒模型解釋的總方差

表3 衢州模型解釋的總方差
根據表2、表3,上饒市和衢州市模型的解釋總方差表,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模型都提取了兩個公共因子。上饒模型中方差的解釋度高達99.165%,說明絕大部分的數據都可以由這兩個因子進行解釋。衢州模型中的方差解釋度也達到了91.689%,說明衢州市的模型中變量丟失的信息比較少。綜合看來,兩市的因子模型中因子的結實度都非常好。

表4 上饒模型成分矩陣

表5 衢州模型成分矩陣
由表4我們可以得到上饒市經濟增長因子的模型,我們先得到兩個因子和變量的式子:

再根據表2,我們可以知道F1的方差貢獻路為93.443%,而F2的方差貢獻率為5.732%。上饒市最終的綜合模型為:

由表4我們可以得到衢州市經濟增長因子的模型,我們先得到兩個因子和變量的式子:


從上面兩個最終模型我們可以看出,人口因素對于上饒經濟的貢獻度大于衢州市人口因素對經濟的貢獻度。當今的中國正在逐步走向人口老齡化,上饒應該積極跟進國家的生育和延遲退休政策,保證在以后經濟增長不會因為人口因素而走低。衢州市自身因為人口較少,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齡化會使衢州市的勞動人口越發減少,衢州市不僅要提高自身的人口數,更應該提供政策吸引外來人口幫助提升本市的經濟。
產業的轉型牢牢地掌控著經濟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城市都要注重產業的轉型。從模型上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城市產業優化度因素對經濟的增長有著明顯貢獻,但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三產業是很重要的國民經濟組成部分,當代很多高科技領域的產業都在第三產業上,因此不論是上饒還是衢州還要繼續加到投資,增加第三產業占比,更要增加第三產業中的科技含量。
不論是上饒市和衢州市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鼓勵下,教育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且我們通過模型可以看出,教育對于經濟的貢獻占比也很大。但是兩市進行橫向比較的時候,我們發現衢州市的教育還需要進行改進,提升一些不足。衢州市還需要加大高等教育,并且引入人才,提升本市的教育資源。
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來說起著重要的貢獻,不僅提高了城市的生活質量,并且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提供了就業,擴大了消費,大大拉動了經濟的增長。在這個方面,衢州市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上饒市的情況較好。衢州市要加大城市基礎建設,穩步推進城鎮化。
在國內國外雙循環的格局下,不僅要注重內部經濟循環,更應該借助外資的力量,發展自身經濟。從引入投資的總量上看,上饒市的外資貢獻逐年增長,而衢州市卻在慢慢下降。這很大地影響了衢州市的經濟發展,衢州市應該加大引入外資經濟,跟進國家的國內國外雙循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