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瓊
(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武陽學校,湖南 邵陽 422606)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故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指引作用。而課堂上學生能否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老師講授?能否愿意自適應的地去接受新的音樂知識,并在老師的啟發帶領下開展一系列的音樂學習活動?能否觸發學生們內心真正的喜歡并自覺地身體力行(包括用腦、用耳、動嘴、動手等)的去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這其中涉及到的關鍵就在于:如何用一種更自然的方式誘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特別是作為非主課的音樂課,興趣引導更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當然,這其中愉快的心情和溫馨和諧的環境也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誘導因素之一。那么如果一堂音樂課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課堂氣氛和積極向下的學習興趣,并使他們始終在輕松愉快、歡樂活潑自由的狀態下進行音樂學習,課堂的教學效果將是事半功倍。
而關于如何在音樂課堂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經作者多年的音樂執教實踐總結:“愉快式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法。那么在實際教學中該如何運用愉快教學法呢?我認為:應當先從教材中的快樂因素入手,在視聽、節奏、聽音、表演等基本功訓練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在愉快的環境中獲得各種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下是結合我幾年來的實際音樂教學經驗,談一談具體方法: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獨立的視譜能力,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但是,在視唱曲譜方面,學生往往重視不夠,老師必須選擇較優美的曲調,通過多種的視唱方法,使學生能較準確把握音準問題。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好轉、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學生看的東西多,聽的音樂也是五花八門,大部分同學模唱能力一般較強。但是,一旦離開音響、老師和琴,他們便失去了依憑,茫然無措。因此,要讓學生重視視唱,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采用“音階填空法”。在視唱過程中,常遇到這種情況,學生唱不準“4”“7”這兩個偏音的自然音程。如果視唱2 5、5 2、6 3 等等,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但是,如果音階中有“4”或“7”時,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例如同樣純四度1 4 和2 5,“1”“4”就不容易唱準,往往把“4”唱得偏高,要是音階中前后出現“4”和“7”時問題就會更大。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困難?這就可以采用“音階填空法”。請學生在鋼琴上彈“4”下行至“7”的音階(上行也行),讓他們找出音程結構。學生懂得為什么“4”“7”不容易唱準,因為它是減五度音程。然后老師在琴上只彈出“4”讓學生順下行音階找到“7”的音高(中間被填空的三個音“4 3 2 17”只能默唱),這樣學生很快記住4 7 的音高。第二,采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在帶有變化音的視唱曲中,我利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幫助學生唱準變化音。
例一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分析它們的音程結構,在啟發學生找出與它們結構相同的自然音程。
例二
練唱時,先唱準以上比較容易的例一。然后,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唱例一,一組唱例二。這樣交替反復練唱幾遍,最后過渡到練唱例二,這樣例二的音準問題基本可以解決。第三,采用“模唱法、接龍傳唱法”。“模唱法”是用“la”音模唱出每個音符的高低,這樣可以使學生隨時跟琴校音,同時可以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記憶力。“接龍傳唱法”時把每條視唱譜分為若干句,每位同學唱一句,按座位接唱。也可以劃分為小組接唱。學生們經過反復練唱,對樂曲已十分熟練,音準、節奏已準確無誤。在這一情況下,同學們一句緊接一句地傳唱,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歌聲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學生的情緒很快達到高潮,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是視唱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我應用了以下各種擊拍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1.劃、念、拍、唱有機結合法。對于樂曲中的一些節奏難點,運用此法學生很快就掌握。首先,把難點抄于黑板上,先劃拍、接著邊劃邊念、然后口手并用、最后再用雙手把節奏拍出來。比如一拍的5(sol),我會讓學生唱成5(sol)達,兩拍的5(sol),我會讓學生唱成5(sol)達2 達,以此類推。通過這些練習,讓學生把節奏練熟后再唱曲。由于眼、口、手三者并用,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因此學生印象特別深,難點便迎刃而解了。
2.強弱拍交替擊拍法。在全體學生拍同一種節奏的基礎上稍做變化,換成兩個聲部強弱交替擊拍,即分組擊拍,分別代表強弱拍。這樣有變化、有對比,也比較生動。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
兩個聲部還可以在音色上做一些對比:如強拍跺腳、弱拍拍手,這樣強拍聲音深厚、弱拍聲音清脆,便形成鮮明的音色對比。
3.不同節奏擊拍法。即左手拍節拍節奏,右手拍旋律節奏,學生一邊唱歌曲旋律。這種方法適用于節奏感較強的視唱曲,可訓練一腦多用和左右手的協調性。下面這一例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這一方法:
例二
4.多層次節奏的擊拍法。在以上幾種擊拍法的基礎上,進行多層次節奏的擊拍。例如,給予固定的節奏,讓學生創造不同的拍打方式。教師在黑板上出示下列節奏句型,讓每個學生根據節奏采用不同拍打方式進行自由創作。音樂的感知形象是多方面的,節奏千變萬化。在視唱中用恰當的節奏,分聲部擊拍進行多層次練習,給學生帶來無窮的樂趣。他們在練習過程中感受到豐富的、多層次的節奏效果,身心感到無比的愉快悅和歡暢。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感受力和創造力。
要使音樂課上得生動活潑,關鍵一點是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音樂課真正的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有多種,其中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是個很好的方法。現在學生中有很多同學有音樂天賦,有許多同學鍵盤樂器彈得很好,有的會指揮,有的會吹葫蘆絲,有的會獨唱……。如何發揮學生的長處,創造一個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和平臺,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做大量的工作。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必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有的放矢。課前把要上的歌曲的伴奏譜先交給學生,要求學生用課余時間彈好伴奏,熟悉樂譜。這樣,上課時就能做到讓學生自己上臺伴奏、指揮、領唱,老師一邊做好指導。課堂上形成老師和同學緊密結合,連成一片,做到了教與學相輔相成,教學相長。克服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上生動活潑,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大地提高了素質教育。
中小學音樂教育課堂的實踐教學改革一直是當下面臨的重大課題,作為義務教育的中小學校有義務有責任去積極地改革教學內容、方法以及教學方式,特別是像音樂課這一類非基礎性學科,更加需要擁抱變化,更加需要突出學生主體,不斷創設或者設計有趣的積極向上的音樂教學情境,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不斷優化教學評價。盡量能將愉快式教學方法帶入課堂中去,一方面能避免傳統意義上呆板拘謹的音樂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調動并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氛圍中去感受音樂美、表現音樂美、創造音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