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玉嬌
ADHD即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是指兒童會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場合的外顯行為過度、情緒沖動等一組癥候群。本文通過個案分析,重點研究ADHD兒童行為矯正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能促進ADHD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一、個案分析
小晨,女,2013年出生 ,與同齡人相比無明顯生理特征差異,但脾氣暴躁,情緒極其不穩定,從不主動與任何人交流,2016年被醫院診斷為ADHD。
在行為矯正前,小晨的課堂問題行為具體表現為:沖動易怒,自控力差。上課時會突然大聲喊叫,常與同伴發生矛盾,不能融入班集體。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困難。上課時無法投入課堂中,不能完成集體教學目標。活動量巨大,常不由自主地動手動腳,上躥下跳,異常活躍和興奮,沒有組織性和條理性。動作協調困難,走路不成直線,總是摔跤,跌跌撞撞,手眼協調差。
二、成因分析
1.家長原因
小晨是家中的獨苗,家人對她極其寵溺。長期以來,全家人對她小心呵護,事事代勞,處處遷就。
2.幼兒園原因
小晨所讀幼兒園的教師和家長較熟悉。就算小晨隨意行走、大喊大叫,教師也不忍心責備,放縱了她的一些不良行為。
三、支持策略
1.特別的座位
我們經過反復嘗試,決定將小晨座位左右的椅子空出來,這樣她有了活動的空間,又能減少對別的學生的影響,還能讓她和同伴正常交往。而在上課時,配班教師就坐在小晨的后面,以便及時提供個別指導并避免她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影響。
2.教師的關注
(1)多加鼓勵,樹立自信。用寬和的態度對小晨加以指正,平復她內心的焦躁,幫助她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及時發現她的特長,在她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促使其建立自信心。
(2)正確引導,提高自控能力。通過分析研究,我認為小晨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她的自控能力較差。我發現,在上課時,只要對她的不良行為不予理睬,她自然而然就會停止。當她安靜時,我就會及時肯定并給她期盼的獎勵。通過這樣的引導,訓練她提高自控能力。
(3)持之以恒,訓練注意力。小晨關注的事物范圍比較廣,但做某一事情時往往不能夠保持較長時間。我將授課內容分成若干個小節進行教學,讓她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在每個小環節中,首先進行兒童感興趣的內容,并運用不同的環節和豐富的素材,吸引她的注意。
(4)感統訓練,釋放多余精力。在康復課上,我對她進行感統訓練,以適應其神經需要。這樣不僅增強了其運動能力,使她多余的精力得到釋放,還增強了她的肢體協調性,使她能對自己進行有效的控制,產生正常行為。
3.同伴的關愛
在學校里,幾乎沒有學生愿意和小晨一起玩,她也不會主動和同伴游戲交往。因此,我會創造她和同伴接觸的機會,鼓勵她參加小組活動,教她和同伴友好相處的辦法,讓行為表現好的學生給小晨做榜樣,讓她學習如何和同伴分享、如何同人打招呼,營造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讓小晨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4.家長的配合
小晨的行為矯正,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為此,我首先幫小晨的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其次提醒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多和孩子交流。只有形成家校合力,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矯正不良行為,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四、實施效果
經過半年多的家校配合,小晨上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有所延長,和同伴的關系也有所改善。有時也能按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發脾氣次數有所減少,但還是會自言自語,隨意走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存在,無論是什么樣的孩子,他們都有一顆脆弱敏感的心。在和ADHD兒童相處時,我們更要以一顆寬容之心,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