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娜娜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太倉 215400)
1996 年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二屆人類居住會議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制定了“國際兒童友好型城市方案”,簡稱為CFC(Child Friendly City)。發展兒童友好型城市的理念在西方國家已得到廣泛認同,目前全世界已有38 個國家400多個城市已獲得“兒童友好型城市”(CFA,Child Friendly Cities)認證,覆蓋3000 萬兒童。我國自2006 年發布“兒童友好型”城市政策,我國國務院婦兒工委也在積極鼓勵各地爭創兒童友好型城市。

表1 國外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案例分析

表2 個人訪談情況表
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對國內外在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情況較好的地區的項目和經驗歸納如表1:
國內的實踐主要在國外經驗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實踐,如深圳市的步行巴士、兒童議事聯盟項目,通過“童創大會”吸納兒童及家長建議,建設多年齡段運動場所、普惠的室內活動空間、安全舒適的步行路徑。
本次研究共進行了五人次個人訪談(女性)。其中四名為在國外定居的華人,一名為常熟市兒童友好社區試點居民,各育有1 ~2 名學齡子女。
對四個在國外城市定居的兒童監護人的訪談情況及分析見表2:
深度訪談對象之一為常熟居民,根據《常熟市職工子女醫藥費用補助暫行辦法》(2006),參加常熟市少年兒童住院大病醫療保險的單位職工子女每年定額醫藥費補助360 元,超出部分單位補助為主,職工適當負擔。其居住地位于常熟市百盛社區,該社區2019 年8 月20 日啟動中國兒童友好社區試點建設。(中國兒童友好社區促進計劃由國務院婦兒工委辦指導,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牽頭資助并運營。)活動有室內和室外兩種,室內活動在社區二樓,兒童活動區域約占一半面積,有閱讀室、手工室、活動室、教室。內部有室內滑梯、兒童廚房、墻上樂高積木等玩具和圖畫書、顏料等。每1 ~2 周組織一次大型兒童活動,由政府合作的早教機構派專業教師組織。社區內有政府補貼的學齡前兒童半日托班,由專業機構承辦,家長負擔部分費用。
國內外的實踐案例對我國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中國兒童友好社區試點2019 年開始申報。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對推進中國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積極推進并提供資金,這對于兒童友好社區的建設工作有很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