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體育鍛煉作為增強國民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相繼出臺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16-2030)》等文件中均作了明確部署。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我國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關心和研究老年人生活質量問題具有深遠的社會現實意義,本研究通過對六盤水市老年人群體進行體育鍛煉狀況的調研,期望為地方進行全民健身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提供參考依據、數據支撐。
本研究以六盤水市身心健康的老年人作為調查對象,以體育鍛煉現狀作為主要調查內容。采用分層群體抽樣:市級組、縣級組,男、女比例盡可能接近,社區群體分為兩類,分別為中心城區和郊區城鎮。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人大復印資料數據庫等數據庫檢索與本研究相關的研究資料。
2.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使用所用問卷對象是貴州省老年人,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部分,如性別、年齡、居住位置、身高、體重;第二部分為運動項目、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及運動頻率等內容。
3.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 統計分析軟件,采用描述性分析、頻數分析及關聯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歸類、整理及處理。
表1 顯示了六盤水市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項目選擇特征,從中可獲取如下信息:
(1)總體情況來是六盤水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項目內容比較豐富:參與人數較高的項目是“健身秧歌、廣場舞”,其次是“健步走”,排第三的項目主要有“象棋、圍棋、橋牌”“持杖健走”“太極拳(劍)、武術套路”,當然,“門球”“氣排球”“柔力球”“釣魚”“網球”“乒乓球”“健身氣功”及“健身球操”等項目亦有一定的選擇比例。
(2)不同居住地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項目內容選擇情況:健身秧歌、廣場舞,中心城區老年人所選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與農村老年人所選比例相近,皆較小;健步走,中心城區老年人所選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與農村老年人所選比例相近,皆較小;象棋、圍棋、橋牌,中心城區老年人所選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與農村老年人所選比例相近,皆較小;持杖健走,中心城區老年人所選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與農村老年人所選比例相近,皆較小;太極拳(劍)、武術套路,中心城區老年人所選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與農村老年人所選比例相近,皆較小。
(3)不同性別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項目內容選擇情況:健身秧歌、廣場舞,女性老年人所選比例較男性老年人大;健步走,女性老年人所選比例較男性老年人大;象棋、圍棋、橋牌,女性老年人所選比例較男性老年人大;持杖健走,女性老年人所選比例較男性老年人大;太極拳(劍)、武術套路,女性老年人所選比例較男性老年人大。

圖1 顯示為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時間現狀,從中可獲取如下信息:
(1)不同居住地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30分鐘以下”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30-60分鐘”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郊區城鎮及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相近;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61-90分鐘”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90分鐘以上”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
(2)不同性別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30分鐘以下”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女性老年人高;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30-60分鐘”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與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相近;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61-90分鐘”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男性高;參與體育鍛煉時間為“90分鐘以上”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男性高。

圖2 顯示為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頻次現狀,從中可獲取如下信息:
(1)不同居住地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頻次: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0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郊區城鎮及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相近,皆較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1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2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3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4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5 次及以上”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
(2)不同性別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頻次: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0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與女性相近,皆較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1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與女性相近,皆較小;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2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女性老年人大;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3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男性大;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4 次”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男性大;參與體育鍛煉頻次為“5 次及以上”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男性大。

圖3 顯示為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強度現狀,從中可獲取如下信息:
(1)不同居住地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強度: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一點不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有一點點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中心城區老年人所占比例次之,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小;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有些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郊區城鎮及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皆相近,其中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略大;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比較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中心城區與郊區城鎮老年人所占比例相近,皆小;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非常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中心城區、郊區城鎮及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相近,皆小。
(2)不同性別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鍛煉強度: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一點不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男性大;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有一點點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女性大;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有些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女性大;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比較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與女性相近,皆小;參與體育鍛煉強度為“非常累”老年人,其特點表現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與女性相近,皆小。
(1)體育鍛煉項目: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內容豐富,主要集中于“健身秧歌、廣場舞”“健步走”“象棋、圍棋、橋牌”“持杖健走”“太極拳(劍)、武術套路”等項目。
(2)體育鍛煉時間:中心城區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時間主要為61-90分鐘,郊區城鎮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時間主要為60-60分鐘,農村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時間主要為30分鐘以下;男性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時間主要為30-60分鐘,女性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時間主要為61-90分鐘。
(3)體育鍛煉頻次,中心城區、郊區城鎮及農村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頻次主要為5 次及以上;男性與女性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頻次主要為5 次及以上。
(4)體育鍛煉強度,中心城區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強度以“一點不累”為主,郊區城鎮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強度以“有些累”為主,農村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強度以“有一點點累”為主;男性與女性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強度皆以“有一點點累”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