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菲 蘇州城市學院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1年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①。作為創新主體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關鍵性作用。中小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重視發展技術創新,在眾多影響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因素中,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效應是明顯的,而各類優惠政策對不同類型產業集群中的各中小企業創新激勵影響不盡相同。
2010年以來,我國政府為了激勵中小企業創新,出臺了一系列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表明,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影響企業資源配置從而影響創新投入,比如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可以影響設備的折舊額,以現金形式補償給企業,從而降低企業研發成本②;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降低企業創新風險,如貸款損失準備金可以允許稅前扣除政策,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壓力,減少了企業創新失敗的風險,進而提高企業的創新意愿;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通過增加預期收益的方式提高企業創新動力,如允許高新技術企業虧損彌補期限延長至10年,緩解初創企業積累的虧損不能得到充分彌補的問題。
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創新激勵效應不一,江蘇省中小企業大多分布于各城市產業集群中,本文根據對江蘇省213家中小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將江蘇省各產業集群按照企業性質進行如下分類:

表1 江蘇省產業集群分類及集群創新特征
本文運用Stata軟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實證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模型1:RRD=β0+β1TAX+β2DDN+β3LDA+ β4PDA+ε
模型2:PAT = ?0+?1TAX+?2DDN+?3LDA+?4PDA +ε

表2 變量定義表

傳統產業集群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模型 模型1 模型2 模型1 模型2 TAX (13.57) (12.93) (14.35) (12.78)DDN (14.79) (12.51) (12.55) (11.34)LDA (-3.28) (-4.17) (-4.02) (-4.28)PDA (5.68) (4.83) (5.07) (5.75)
回歸結果顯示,縱向上針對模型1來看,在傳統產業集群中與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中,創新投入強度與優惠稅率政策呈正相關關系;創新投入強度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正相關。相較而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創新激勵效果高于優惠稅率政策,這是因為稅率優惠政策的減稅效果更大程度上會受到企業盈利水平的影響,因此激勵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產生的稅盾效應對于企業進行創新產生更強的激勵作用。
針對模型2,創新效果也就是專利申請數量與優惠稅率政策以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都呈正相關關系,說明兩類優惠政策都有利于企業的創新產出,優惠力度越大,企業創新產出越多,申請專利也就越多。
此外,兩種模型下,創新投入強度與總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關系,說明企業負債越多,創新投入越少;創新投入強度與總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關系,說明企業盈利情況越好,越傾向于投入更多資金進行創新研發。
從橫向角度對比看在兩種產業集群中,優惠稅率政策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對創新投入以及創新效果的正向影響都更加明顯,這是因為相比較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傳統產業集群中的政府干預程度更高,法治環境相對不那么完善,企業想要通過市場機制獲取更多的創新資源,面臨的阻力更多,傳統產業集群的創新模式大多處于模仿創新階段,創新成果很容易被模仿而造成創新熱情被消耗,而高新技術企業集群聚集的特點就在于以創新為依托,該區域內的政府對于創新的支持力度更高,產學研結合緊密也使得企業進行創新的成本更低,所以稅收優惠政策在該集群內的激勵效果更顯著。
技術創新事關國家發展之大計,我國出臺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的創新激勵效果是顯著的,對于不同區域集群的激勵效果是有明顯區別的,相關部門在制定優惠政策時,應根據區域特征、企業性質和規模大小等異質性特征,優化稅收優惠政策體系,實行優惠政策方式多樣化,更好的發揮不同優惠政策之間的協同效應,將優惠切實地落到企業當中,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創新。
注釋:
①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國務院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②孫自愿,梁晨.什么樣的稅收優惠政策能夠激勵高新技術企業創新[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20,Vol.35 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