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黃紹輝 劉華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天津300384)
眼球體積雖小,但其生理功能重要,解剖結構復雜、精密、脆弱。眼科專科技術很多,其中淚道沖洗是非常常見的操作項目[1-2],該操作既精細,又有高風險,進針手法、角度、力度有偏差或患者未穩妥固定頭部均可能造成淚道出血、假道等。醫學院校對護生開展該項技能教學時,依舊是傳統視頻教學配合兩兩分組互相練習的模式。剛剛入職的眼科護士多在帶教老師手把手指導下,對患者進行實踐操作練習,由于操作不熟練,沖洗時針頭反復出入淚道組織,會人為造成生理損傷,增加患者痛苦,甚至造成醫患投訴及糾紛事件。為解決上述問題,特設計制作一款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并應用于臨床技能培訓。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實習、進修及轉科新護士128名,使用抽簽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4名。兩組護士及護生均為女性,其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的制作
1.2.1 材料 一次性雙鼻吸氧管、圓形硅膠墊、雙開口儲液瓶(上開口帶滴管)、一次性輸液器、雙面海棉貼、硅膠堵頭數個。

表1 兩組護士的一般情況
1.2.2 結構 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分為儲液瓶、導液管路及壁貼裝置3部分。其中儲液瓶上下均有開口及瓶塞配置,其表面貼有防水淚道解剖圖例及職業暴露自我防護提示標簽;導液管路包括乳膠管、第一輸液管、錐形硅膠管及分液管。其中第一輸液管一端穿過錐形硅膠管側面開口,其下段對應淚道結構的鼻淚管部分。分液管的主管道對應淚道結構的淚總管部分,其兩分支管道則分別對應上、下淚小管,其上注液孔則對應上下淚小點,要求注液孔直徑等于沖洗淚道針的針孔大小。導液各管路均行有序、嚴密的插口連接,實現管路間的貫穿。在錐形硅膠管頂部設有第一硅膠堵頭;壁貼裝置包括眼球模型、硅膠圓墊及第二輸液管,其中硅膠圓墊背面貼有雙面海綿貼,第二輸液管有固定部分導液管路及眼球模型的作用,其兩端設有第二硅膠堵頭。見圖1-a。為演示淚道阻塞的路徑及判斷阻塞原因,可分別使用6個堵塞點A、B、C、D、E和F。其中堵頭A、B(即第二硅膠堵頭)必須堵塞,為呈現淚道結構用;而堵頭C、D、E、F為演示阻塞淚道不同位置而實施的人工阻斷。將堵頭C、D放在分液管兩分管道集聚成主管路的附近。而堵頭E、F則放在第一輸液管上方端口起始部及下端口結尾部。見圖1-b。

圖1 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整體及局部示意圖
1.2.3 使用方法 將該淚道模型水平粘貼在物體表面,也可豎立粘貼在柜、墻等立式物體表面。按照沖洗淚道方法進行操作,即操作者左手持無菌棉簽固定硅膠圓墊下緣,右手持淚道針自注液孔進針約1~2 mm,然后轉為水平方向向錐形硅膠管方向進針3~5 mm,將沖洗液緩緩注入。正常淚道沖洗注液后,液體應最終流入儲液瓶內。該模型可通過使用硅膠堵頭封閉部分管路,直觀判斷淚道阻塞的原因。當僅阻塞堵頭C,自上注液孔進針注水,水僅自該孔流出,記錄為上淚小管阻塞。僅阻塞堵頭D,自下注液孔進針注水,水僅自該孔流出,記錄為下淚小管阻塞。僅阻塞堵頭E,自下注液孔進針注水,水僅自上注液孔流出,記錄為淚總管阻塞。僅阻塞堵頭F,自下注液孔進針注水,水僅自上注液孔流出,記錄為鼻淚管阻塞。
1.3 培訓方法
1.3.1 觀察組 采用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部件通過拆卸分解及淚道沖洗操作演示講解,借助該模型在專人指導下練習2周,待其掌握操作要領后,在專人督導下開展臨床實踐操作培訓2周。
1.3.2 對照組 按照傳統口頭開展淚道解剖及沖洗操作講解、在專人指導下實施臨床操作見習及臨床實踐操作演練各2周。
1.3.3 考核 兩組皆由同1名高年資護士開展培訓及考核。培訓后護士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申請延長實踐培訓,確認掌握后可申請參加考核。本研究所有護士均如期完成了培訓考核,無人延期培訓。考核包含技能考核及患者滿意度評價兩部分,其中技能考核分別為操作前評估10分,操作前準備10分,操作過程40分,操作后處置及結果記錄10分、淚道解剖及阻塞判斷理論提問20分,操作后綜合評價10分,總分100分。在操作開始前,由負責開展培訓及考核的高年資護士告知患者評分方法,主要包括操作者精神面貌、評估溝通技能、擺放體位舒適度、操作過程感受及健康宣教5個方面,每項各20分,總分100分。在操作完成后,參加培訓的護士回避,由負責開展培訓及考核的高年資護士當場發放給患者滿意度問卷,并讓患者獨立填寫。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技能考核及患者滿意度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技能考核及患者滿意度分值比較(分,±s)

表2 兩組技能考核及患者滿意度分值比較(分,±s)
組別 n 技能考核 患者滿意度觀察組 64 93.25±2.00 93.64±1.71對照組 64 92.05±2.28 92.82±2.01 t 3.232 2.489 P 0.002 0.014
3.1 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的優點 ①該模型可在任何物體表面粘貼,可水平也可豎立壁貼,水平或豎立壁貼分別模擬了患者臥位或坐位時呈現的淚道結構,方便教學及真實性操作演練。②制作該模型的材料均來源于臨床常用的一次性管路,取材方便、造價低廉。③多部件為拆卸式,組裝簡單易學。④該模型可用于反復操作練習,儲液瓶盛裝液體容積較大,下端有瓶塞,方便及時傾倒,并使之循環練習使用。⑤該模型儲液瓶表面可貼有防水淚道解剖圖例及職業暴露自我防護提示標簽,便于初學者深入了解淚道的結構,潛移默化的提升預防職業暴露的意識,更好地做好自我防護。⑥該模型可利用硅膠堵頭人為阻斷部分管路來演示淚道阻塞場景,便于操作者直觀掌握淚道阻塞的原因。目前,已有文獻[3-5]報道了多款淚道沖洗教學模具,有標本拍照后打印圖片版式,也有應用于教學的專利模型。有的模具帶有可視窗,便于培訓人員直觀了解沖洗時液體的流徑。還有的模型可練習進針角度,提升操作者進針穩定性,一旦發現針頭刺破淚管壁,有警示提示,便于經驗總結。而筆者制作的淚道模型綜合考慮了便捷操作的諸多細節,如:選材方便、經濟實惠;模具不同的放置方法,可模擬演示2種不同的實踐操作場景;液體流徑的閉環式管理減少了液體浪費和對物表的污染;還能模擬淚道阻塞。如果能融入智能化元素設計,提升實踐操作的精準度,便于操作者感悟、總結就更有其實用價值,這也是日后研發需要重點思索的方向。
3.2 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提升了新護士臨床技能和患者滿意度 培訓人員通過拆卸、組裝該模型,更加直觀、深入的掌握淚道解剖結構,并經過高年資護士的知識傳授,淚道模型操作練習,待其掌握后再為患者開展操作。最大程度的杜絕了新護士因操作不熟練,導致沖洗時針頭反復進出淚道,而損傷淚道黏膜,甚至形成假道。從而使得淚道沖洗治療更加安全,尤其針對淚道阻塞患者,降低了治療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治療效果[6-7]。患者滿意度也得到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可拆卸壁貼式淚道模型設計精巧、取材方便、造價低廉,該模型在臨床護士淚道沖洗技能培訓中收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