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蘇綺玲,黃敏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廣東廣州 510630
陰道分泌物又稱白帶,是女性生殖系統中產生的液體狀物質,主要由陰道黏膜、宮頸腺體、前庭大腺及子宮內膜分泌物混合而成,能直觀地反映女性生殖系統的生理及病理的狀況。正常情況下,女性的白帶應該為無味或者略帶腥味,乳白色或者白色,而出現婦科疾病時,則表現為異常分泌物、瘙癢、異味等。滴蟲性陰道炎是一類由陰道毛滴蟲感染引起的女性下生殖道炎癥,主要通過性接觸直接傳播。患者主要癥狀是陰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陰瘙癢,間或有灼熱、疼痛、性交痛等。陰道分泌物呈灰黃色、黃白色稀薄液體或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狀、有臭味。該次研究將該院婦科門診2014年6月—2018年6月確診為滴蟲性陰道炎患者1 019例為主要對象,取其白帶常規鏡檢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其不同年齡、不同季節的檢出情況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用藥和預防復發提供一定的幫助,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該院確診為滴蟲性陰道炎者1 019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標準:2014年6月—2018年6月因陰道瘙癢等陰道疾病癥狀于該院婦科門診就診,經臨床癥狀、白帶常規檢查等,最終確診為滴蟲性陰道炎的患者;排除標準:將近期有陰道局部或全身用藥史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合并其他婦科疾病惡性腫瘤、宮頸息肉者予以排除。年齡在15~67歲,平均年齡41歲,各年齡段構成比:≤20歲、21~30歲、31~40歲、41~50歲和≥51歲的患者分別占調查總人數的6.8%,36.2%,26.2%,23.8%,7.0%。
①臨床對所有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實施白帶常規檢驗,陰道毛滴蟲:通常情況下呈梨形,大小大于白細胞或與白細胞等大,頂端含有4根鞭毛,后端含有1根鞭毛,做旋轉式活躍運動,若在顯微鏡下發現活動的滋養體,判定為陽性。念珠菌:標本給予2%~3%的氫氧化鉀溶液,在顯微鏡下發現菌絲,判定為陽性。線索細胞:標本給予2%~3%的氫氧化鉀溶液,上皮細胞上面或者周圍吸附大量加德納菌,判斷為陽性或弱陽性。乳酸桿菌:高倍鏡下可見長桿菌。雜菌:高倍鏡下排除乳酸桿菌,短小桿菌,球菌等。②所有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呈現出程度有所不同的燒灼感癥狀以及外陰瘙癢癥狀。③部分患者合并表現出尿痛癥狀、尿頻癥狀以及性交痛等系列癥狀。
①按時按要求送檢,所有標本取自陰道后穹窿,取完后立即送檢。②熟悉陰道分泌物各種正常成分及數量變化。③取陰道分泌物時應停外用藥2~3 d,24 h無性交。④涂片厚薄適宜。⑤統一操作方法和報告方式,濕片法全片鏡檢,各個視野綜合報告。
每例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標本由該院專業醫生采集后立即送檢至專科實驗室。檢驗人員按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的標準和方法對其進行陰道分泌物濕片鏡檢,進行清潔度分級,觀察上皮細胞,雜菌,乳酸桿菌,滴蟲、菌絲孢子,線索細胞等指標。
陰道清潔度:根據球菌、桿菌、上皮細胞、白細胞或者膿細胞的多少把患者分為Ⅰ~Ⅳ度,見表1。

表1 陰道分泌物清潔度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若進行χ2分割時,則采用調整后的檢驗水準進行統計。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 019 例陰道分泌物患者中,21~30歲年齡段檢出率最高(36.2%),與其他各年齡段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春季檢出率最高(27.2%),冬季檢出率最低(2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各年齡段滴蟲檢出情況

表3 不同季節滴蟲檢出情況
對研究的1 019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鏡檢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陰道清潔度最高的為Ⅳ度,比率為94.2%,與其他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雜菌多,乳酸桿菌未見者占比最高(37.0%),與其他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1 019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陰道清潔度結果臨床對比

表5 1 019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陰道分泌物鏡檢結果臨床對比[n(%)]
1 019 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合并BV感染組65例(36.3%),與合并念珠菌感染組8例(4.5%)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合并其他陰道炎感染情況
陰道毛滴蟲感染是世界范圍內最普遍的非病毒性性傳播疾病,嚴重影響了女性的生殖健康,但由于缺乏對其后遺癥知識的認識及相關經費問題,被認為是一類被忽視的寄生蟲感染。在美國每年約有110萬的陰道毛滴蟲新發病例,它的感染與性別、年齡、種族相關,女性感染更為常見,男女感染比例大約在10∶16。并且有研究顯示近幾年滴蟲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應該引起廣大群眾和醫護人員的注意。
該次研究對陰道毛滴蟲感染者做了大量流行病學分析,發現其與年齡和季節均有一定的相關性。研究發現21~30歲年齡段滴蟲檢出率最高,20歲及以下年齡段滴蟲檢出率最低,這可能與現在年輕人思想開放,性生活活躍,大城市人多繁雜,大城市醫療系統發達,年輕人就醫意識高等有關。滴蟲感染與個人衛生也有很大關系,還與職業、文化程度、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還可能與患者月經、性生活、妊娠等多因素有關。在季節方面,該次研究發現春季滴蟲感染率最高,這可能與南方春季多雨潮濕有關,也可能與春季性生活活躍有關。而在相關學者有關縉云地區滴蟲性陰道炎分泌物患者的研究中,結果顯示滴蟲檢出率以41~50歲最高,以21~30歲年齡組最低,滴蟲檢出率與季節的相關性不大。還有相關學者的研究則顯示30~40歲最高,季節相關性也不明顯,但他們的研究數量均遠遠少于該研究,說明滴蟲感染與不同地域,研究數量有很大關系,關于這方面可進一步探討。
研究發現滴蟲感染與清潔度也有一定的相關性,滴蟲感染率與清潔度成正相關,滴蟲感染者清潔度最多為Ⅳ度,清潔度Ⅰ度未見滴蟲感染,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結論一致。但清潔度正常,Ⅱ度時也可見滴蟲,這可能為感染初期或感染末期標本,還有檢驗者的檢驗水平有很大關系,而這點其他研究尚未發現,應引起重視,臨床對于白帶外觀正常者也應做陰道分泌物檢查,避免漏診。
該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患者的陰道分泌物微生物組成為雜菌大量增多,乳酸桿菌未見,這可能與陰道毛滴蟲感染會消耗陰道內的大量糖原,并造成陰道菌群失衡,而且滴蟲能吞噬乳酸桿菌,從而使其他雜菌大量增多,乳酸桿菌等有益菌減少甚至未見有關。而從涂片及以往報道均表明,滴蟲性陰道炎患者的陰道中乳酸桿菌大量減少,而以其他菌為優勢菌,另外也有研究結論認為,混合性陰道炎患者陰道微生態平衡嚴重破壞,微生態表現更加復雜多樣化,混合感染者乳酸桿菌減少。但是,具體是何種菌大量繁殖仍知之甚少,臨床可進一步深入研究。此外,有相關學者[4]研究發現給予滴蟲性陰道炎患者乳酸菌陰道膠囊聯合甲硝唑栓治療,能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降低陰道pH值,促進患者身體恢復,降低復發率,該次研究結果可為指導臨床應用乳酸桿菌制劑聯合甲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患者提供基本參考依據。
混合感染中,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多合并BV感染,這可能與滴蟲感染會消耗陰道內的大量糖原,造成陰道菌群失衡有關。而滴蟲也可合并念珠菌感染,另外我們還發現,滴蟲合并BV合并念珠菌感染也是可以存在的,但病例量少,國內外相關研究報道也甚少,臨床上應引起重視,對于這方面可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女性滴蟲感染者多處于21~30歲年齡段,多于春季發病。其陰道清潔度多為Ⅳ度,但清潔度正常者也可見滴蟲檢出,應引起重視。而微生物組成中多數為雜菌大量增多,乳酸桿菌未見,這可為指導臨床應用乳酸桿菌相關制劑聯合甲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患者提供基本參考依據。而合并感染中,合并BV感染者較為多見,但還可見滴蟲合并BV合并念珠菌感染者,可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