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要:本文以船舶內燃機專業的《機械制圖》課程為例,在分析對比傳統教學不足之處的基礎上,論述了在當前的“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基于超星學習通軟件的專業學習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的開發過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授課實踐應用和對應的混合式教學取得的教學效果評價,為進一步完善在線課程的建設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學習通;機械制圖;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08-0253-02
0? 引言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智能手機以及移動網絡等終端的學習專業平臺,充分運用超星學習通軟件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使學生易于、樂于接受課堂教學內容,便于學生掌握專業技能,進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是目前眾多老師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1? 傳統教學模式需要改革
《機械制圖》是高職院校船舶內燃機等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程。課程培養學生的繪圖讀圖能力,為學生后續相關內燃機專業課程學習打好繪圖基礎,從而培養出與船舶相關就業崗位相適應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機械制圖》采用理論授課和實踐畫圖相結合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仍然有不足之處:
1.1 學生學習缺乏系統性? 《機械制圖》課程與船舶內燃機專業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緊密相連,需要對課程宏觀的把握,需要學生深度學習,靈活應用,并能夠把已有的繪圖知識運用到船舶內燃機真實的工作場景中,但是由于課時緊,學生停留在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孤立地存儲信息的淺層的學習表面,學習的系統性沒有發揮出來。
1.2 學習情況反饋缺乏準確性? 《機械制圖》對于船舶內燃機專業大一新生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老師需要得到學生的準確反饋信息,以便有針對性的教學。但是班級人數多,作業量比較大,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反饋會滯后,目前的反饋統計缺乏時時、事事統計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機械制圖》課程的改革創新迫在眉睫,應該根據內燃機專業崗位工作需求探索出科學的制圖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制圖技能。
2? 基于學習通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的開發
內燃機專業學生的工程制圖授課過程中,將面對面的教學和網絡教學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相互作用,通過不斷綜合性評價,逐步達到最優教學效果,是教學工作者的共識。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線開放課程的開發分為二個階段:
2.1 根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
《機械制圖》在線網絡課程緊緊圍繞船舶內燃機專業相對應的課程培養目標與標準,合理確定《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目標,完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標準,豐富課程教學資源,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把課程教學內容按照知識結構分解成若干個項目模塊。
課程內容選取遵循項目教學法的原則,根據教材內容,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將整個機械制圖課程分為相對獨立的八個項目:制圖基本知識、簡單物體三視圖的繪制、點線面的投影、基本體投影及截切、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標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圖的繪制與識讀、裝配圖的繪制與識讀。項目模塊的教學法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圖學基本理論和《機械制圖》的繪圖讀圖技能,宏觀把握課程,系統性學習制圖知識。
2.2 開發建立課程資源
《機械制圖》需要形象的展示投影理論、軸測圖繪制、船舶內燃機典型零件制造過程等知識點,我們采用豐富的圖像、多彩的動畫、聲色具備的視頻等多種形式,使得船舶內燃機專業的制圖課程活起來、動起來。
2.2.1 制作教學視頻
《機械制圖》中的視頻采用了多種形式,有的是PPT播放錄屏后生成的MP4格式,有的是相機現場拍攝。PPT播放錄屏內容,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詳細地講解相關重難點,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相機現場拍攝很好展示真實的工藝過程,為缺少實際操作的學生提供了很好地理解知識點的平臺。
2.2.2 擴充相關知識點
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我們擴充了相關知識點。由于課時壓縮,課程內容大大簡化,對于機械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書本上的內容需要擴充得更廣更深,所以在工程制圖網絡課程資源中,擴充了相關的知識點。比如在標準件這一知識點學習中,在查表繪標準件的基礎上,擴充了螺栓的近似畫法,如圖1所示。
2.2.3 合理拆分和凝煉難點疑點
制圖課程的全部重要的難點疑點,按照內在的邏輯關系,合理拆分和凝煉,分解為導學內容、微課、動畫、仿真視頻、小測試、理論知識補充、課程資料庫、題庫、作業庫、試卷庫等表現形式。這樣的拆分和凝煉,非常符合認知規律。系統化處理后的制圖網絡資源庫成為制圖課程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的必要的補充。
3? 基于學習通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
超星學習通通過在線創建班級的形式實現移動教學,可以實現遠程自學,對比傳統的線下教學環節,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過程如下(以船舶內燃機專業相貫線的授課為例):
3.1 課前準備和預習
在學習通里布置課前任務:推送五分鐘的相貫線知識點的學習視頻,要求拍照兩個三通的相貫線實物照片,使學生對相貫線實物有一個初步認識。全部任務是學生自主完成,找尋實物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增加興趣的過程。
3.2 課堂學習
檢查。老師檢查實物照片搜集情況,以小組匯報形式展開;簽到。采用學習通簽到,設置刷臉、動作等動態簽到的環節,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項目教學。采用項目教學法,詳細講解大小不相等的圓柱和圓柱相交的相貫線的具體的繪圖過程,老師采用CAD軟件在大屏幕上作圖,領著學生邊講邊畫;搶答。繪圖完成后,老師發起多次搶答,同時學習通里的小組成員相互討論,相互糾錯;訂正。留給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錯誤的題目上傳到學習通的討論群中,老師講解錯誤的原因,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所在,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指導學生進行訂正;鞏固。在學習通里進行理論知識點的考核,對該知識點進行鞏固;提升。學生在學習通完成相貫線考核測試題目的訓練,完成后立即上傳;即時考核。在課堂中應用簽到、搶答、小組回答、作業、測樣等形式進行即時考核。設置在線活動項目。學生在線活動的參與度100%,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課堂氣氛活躍。
3.3 課后鞏固與提升
鼓勵學生在討論區積極留言。留言區的帖子非常多,學生不懂就問。課后鞏固與提升,提升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有效地促進了制圖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自覺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3.4 考核與評價
制圖考核評價是在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檢查船舶內燃機專業學生《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掌握情況。超星學習通課程網絡數據非常方便老師時時、事事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訪問記錄、討論內容等大數據分析,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評價更加全面、客觀、準確。考核評價堅持了以制圖學習的過程考核為主,便于對每個制圖學習項目的完成,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的表現,有利于引導學生在每項學習任務中,盡心盡力完成;也便于老師和學生對自己制圖的每個知識點的把握,及時調整學習的進度和狀態,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樂趣;同時幫助老師不斷總結授課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改進制圖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促進過程和效果最優化。
4? 教學效果
2020年-2021年度,在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55個自然班級的制圖教學中,均實踐應用了學習通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取得如下教學效果:
制圖課堂學生學習參與度提升高。課堂討論環節,學生搶答率98%,每周都有多個問題反饋,學生養成了不會就問的好習慣,這直接反映了學生學習制圖的投入程度高。
教學目標達成度高。課后作業完成的百分比在95%以上,作業完成質量高,學生畫圖讀圖的實踐能力與知識應用能力顯著提升,這說明制圖線上線下相結合學習混合式的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制圖考核評價超出預期效果。根據統計,2021-2022年第一學期55個班級1939名學生參加制圖期末考試,大部分班級及格率在95%以上,90分以上(含90分)優秀率為30%左右,班級平均分83分左右,制圖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升,制圖教學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差生提升的非常明顯——學習通制圖在線開放課程相當于擁有了一個24小時的制圖輔導老師。
5? 結語
傳統線下教學中存在 “學習缺乏系統性”、“學習情況反饋缺乏準確性”等缺點,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克服了單純線上教學缺乏溝通的障礙,又打破了單純線下教學單一的課堂模式,二者優勢互補,徹底打破了時空限制,提供了隨時隨地進行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互動式教學的便利,提高了學生自主自覺學習的趣味性,也進一步拓寬了老師的教學模式,使得制圖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目標更有針對性,提高了制圖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對老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既要關注“如何教”、更要關注“促進學”,同時教學模式開展的有效性受到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堂活動的開展、師生的有效交互、投入的時間成本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何在線開放課程的線上線下結合應用,使得在線學習資源和教育新技術更好的一起推動教學進步,還需要更多的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宋潔.從“面授教育”邁向“混合教學”課堂教學改革——以《會計基礎與實務》課程為例[J].智庫時代,2018(52):154-155.
[2]韋帥民.當前高校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幾點建議[J].西部素質育,2017,3(05):79.
[3]劉慧.“互聯網+”時代高校020智慧教學平臺建設[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13):267-271.
[4]杜湘江,張濤.“互聯網+”時代成人教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