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賢,王靖惠,范學鵬
(青島市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山東青島 266200)
我國花生生產位居世界之最,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和經濟作物。山東省是花生主栽區,花生產量已經居于全國前列。但目前花生盲目跟風施肥現象依然普遍,重氮肥、磷肥,養分比例失調,且一味追求高產過度施肥現象依然存在,致使土壤問題愈演愈烈。本實驗通過花生田間施肥試驗,正確掌握花生施肥的最佳配比和施用量,從而為在不影響高產的情況下合理施肥提供可靠數據支持和依據。通過推廣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優化花生施肥結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試驗地安排在即墨區金口鎮王家莊村,供試土壤為沙土。試驗田土壤養分見表1。供試肥料:均為單質肥料,氮肥為尿素(含N 46%),磷肥為過磷酸鈣(含P2O512%),鉀肥為氯化鉀(含K2O 60%)。供試花生品種為魯花11。

表1 花生試驗田土壤理化數據
試驗統一采用農業農村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推薦的N、P、K三因素4水平14個處理(表2),一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30 m2(長10 m,寬3 m)。試驗田周邊設保護行1 m。氮磷鉀肥作為底肥播種時隨種子一次性施入,其他田間管理水平同等。其中:0水平指不施肥;1水平指當地最佳施肥量的一半;2水平指當地最佳施肥量;3水平=2水平×1.5即過量施肥水平。

表2 花生3414試驗處理

收獲時進行田間產量統計,每小區隨機選取連續20株花生進行室內考種,并由此得到花生最佳施肥量和最佳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氮磷鉀三種元素肥料對花生的主莖高、分枝長、分枝數、結果枝條、飽果率、癟果率均有影響。各處理相對空白對照區即N0P0K0具有明顯增效作用,三種元素肥料對花生的單株總果數、百果重、百仁重等作用不明顯,主要與花生品種有關。

表3 花生主要經濟性狀
氮磷鉀一元二次方程最佳施肥量分析。根據表4,利用表格進行回歸及相關分析,得到一元二次最佳施肥方程。

表4 花生各處理產量情況
2.2.1 氮肥效應。運用回歸分析法,根據處理編號2、3、6、11,由圖1中趨勢線可求得氮肥效應方程:y=-0.1682x2+14.497x+263.29。隨著尿素施入量的增加,產量增加,在尿素達到16.3 kg/667m2時仍有增產效果。根據擬合方程,當尿素施入43.1 kg/667m2時,代入回歸方程,得到最高產量y=575.7 kg/667m2。

圖1 氮肥效應擬合結果
2.2.2 磷肥效應。運用回歸分析法,根據處理編號4、5、6、7,由圖2中趨勢線可求得磷肥效應方程:y=-0.0222x2+3.8625x+269.52。隨著過磷酸鈣施入量的增加,產量增加。當過磷酸鈣施入量達到87.0 kg/667m2時,代入回歸方程,得到最高產量y=437.5 kg/667m2。

圖2 磷肥效應擬合結果
2.2.3 鉀肥效應。運用回歸分析法,根據處理編號8、9、6、10,由圖3中趨勢線可求得鉀肥效應方程:y=-0.3521x2+17.607x+255.94。隨著氯化鉀施入量的增加,產量增加。當氯化鉀施入量達到25.0 kg/667m2時,代入回歸方程,得到最高產量y=476.1 kg/667m2。

圖3 鉀肥效應擬合結果
氮、磷、鉀三種元素肥料對花生具有明顯增產作用,主要影響花生的分枝數、結果枝條、飽果率有影響。當花生尿素投入43.1 kg/667m2時,最大產量達 575.7 kg/667m2;過磷酸鈣投入量為87.0 kg/667m2時,產量達到437.5 kg/667m2;鉀肥投入量為25.0 kg/667m2時,產量達到476.1 kg/667m2。通過對比分析,得出此地塊最高產量純氮投入為19.8 kg/667m2,五氧化二磷投入為 10.4 kg/667m2,氧化鉀投入為15 kg/667m2,其最佳比例為1.9:1:1.44。
本次試驗區位于即墨區王家莊村,試驗區耕地土壤以氮肥投入為主,配合施用鉀肥,磷肥投入最低,此次實驗結果為耕地土壤種植花生提供配肥數據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