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
50歲+的女性都有這樣的感覺:不知不覺間,我們變老了。內心深處仍是個少女,忙碌的中年好像就在昨天,總覺得自己仿佛剛剛下班,接孩子、去市場、洗菜做飯,可是轉瞬之間,孫輩都已經在地上亂跑了。生活軸心不再是時刻需要我們的孩子、忙個不停的工作或是干不完的家務。特別是退休后,家里的面積大了,人卻少了,少到只剩下兩個人,或是一個人。
改革開放進程,與50歲+女性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過程相重疊,她們經歷了從物質貧乏到極大豐富。正是因為這樣的社會背景,她們才幸運地有這個“特權”:思考和學習變老。之前的一代代女性幾乎都沒有這種可能,她們如大自然中的植物,生長、開花、結果、枯萎、凋零,對變老甚至沒有發出過自己的聲音。
更年期、退休、空巢、帶孫,是女性人生的轉折,巧的是,它們都是在大部分女性的50多歲時陸續來到。退休之后,人會進入一個衰老的過程,足有近30年。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危機,該怎么調整內心才能創造平靜而舒適的生活?
這一代女性之中,很多是獨生子女的母親,很難能從容得體地從子女生活中退出,重新轉身回到自身的生命之中。當女性漸近暮年,會突然發現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人成為老人中的大多數。無論健康、富有與否,孤獨都有可能與晚景相伴。
歸根結底,我們都要學習變老,這是生命里無比重要的一課。在國外,“變老研究”在學院和社會上都是一個重要議題,而在國內,這方面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變老是身體、心理、感情等多方面的轉變過程,在這期間,所有女性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得設法調整好自己的位置。得允許孩子從自己的世界里慢慢飛走,并有意識地把空出來的地方填滿,與伴侶、與生活、與自己重新創造一個新的生態,才能一邊學會變老,一邊獲得尊嚴、自由、平靜、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