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老公有個發小,35歲,未婚。遇到大事小情都找我老公,電話一打兩個小時,心情不好就讓我老公陪喝酒,節假日還拉他去郊游。老公有求必應,我覺得是他把朋友慣壞了。兩人關系是純潔的兄弟情,但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夫妻關系了。我該怎么治老公?
A:首先,我特別不贊同“治老公”的說法和做法。夫妻之間可以吵架、可以有不同意見,但夫妻之間是平等的,這是親密關系的重要基石。當人們使用“治”的時候,針對的幾乎是違法犯罪現象。而在家庭關系里用它,反映的則是使用者的強勢(或專橫)和不平等控制的企圖。使用“治”的手段,即使短時有效,長期必然引發對方的不滿和反抗。你試著換角色想一下,如果你和閨蜜逛街,老公想“治”你,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基于此,不提供“治老公”的辦法。
你可能不以為然,辯解說你就是開玩笑嘛,沒那么嚴重,但玩笑往往是對真實意圖的掩飾,希望你能好好覺察自己以及對關系的不合理期待。
其次,你老公的問題性質并不惡劣,甚至都談不上嚴重,也不需要“治”。和很多女性結婚后就沒有朋友只專注家庭不同,男性通常都會保留向外的社會化的部分,如同事和同學的交往、兄弟情等,和應酬、大肆喝酒、打麻將等相比,你老公的這種方式要健康、安全得多,原則上沒必要反對呀。
當然,這里面要注意度的把控。如果感覺老公分配給你們二人世界的時間太少,你可以直接、正面和老公提。注意不是批評指責他,或不許他擁有正常的兄弟情,而是告訴他你也需要他,希望他多花些時間陪你或出去郊游等。另外,你也可適當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朋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和寄托在一個人身上,并且要求對方也如此是危險的,也是無法實現的。
不愿回岳母家吃飯罪不可赦?
Q:我和妻子是“95后”,都不會做飯。因為離岳母家很近,結婚頭一年我們都回去吃飯,每個月給岳母3000元。給多少錢我沒意見,但岳母做的飯我吃不慣,愛喝酒愛嘮叨的岳父也讓我害怕。前不久我提出自己點外賣,妻子繼續回家吃,她竟然大發雷霆要離婚。現在我依然回岳母家吃飯,但每次去都無比崩潰。該怎么辦呢?
A:我有些吃驚,你的妻子竟然因為這么點兒事就大發雷霆要離婚,如果說她不高興甚至有點兒生氣還情有可原,可上升到離婚,這不符合一般人的邏輯啊。這里面可能有幾處隱情:一、你的敘述中是不是有夸張、遺漏或隱瞞的部分。二、你到底是怎么和她說的,有時候態度比事情本身更影響人的情緒;三、她大發雷霆的引爆點是什么,是你不陪她讓她獨自回父母家?是點外賣不健康、額外花錢?還是你不夠恭順她的父母?
在我看來,無論是岳父母還是公婆,都是源于夫妻關系產生的附帶、從屬且非必要關系,成熟、明智的夫妻不強求對方必須接受自己的父母并勉強相處,但不阻止對方孝順父母并負有共同贍養的義務。
從這個角度看,你不喜歡去岳父母家理應得到尊重和理解,可以好好跟妻子說說你的不喜和崩潰。在你問清楚妻子生氣的點后,也許能找到對應的、折中的解決方案,既不太過勉強自己,也讓妻子能接受。
例如:逐漸減少去的次數,但還是一起去;如果擔心外賣不健康,也許你可嘗試自己做飯。自己做、出去吃、點外賣、去岳父母家輪流安排既可減少你的壓力,也讓夫妻倆的生活多一些變化和色彩。
你還可以問妻子,除了天天去岳父母家吃飯,你還能為她做些什么讓她開心,或者她有什么更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以上這些均不奏效,她表現得完全不容商量,那恐怕問題就指向她遠未成熟、還沒準備好和原生家庭分離,甚至可能還處于未分化狀態,或者性格偏差,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