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煙臺對外開放工作將著眼全球、爭創一流,高點定位、領先發展,全力塑造對外開放新優勢,確保實際使用外資突破120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突破4000億元,努力將煙臺打造成為面向日韓和東北亞、連接“一帶一路”、連通歐美的重要“橋頭堡”。
全面升級日韓合作。創新與日韓地方政府、重點企業間合作機制,圍繞通關、資金進出、人員往來便利化等探索更多先行先試舉措。推進中日韓跨國技術鏈、產業鏈和服務鏈優勢互補,完善“中日韓跨國審批”機制,加強中日韓海關AEO互認。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深化與“一帶一路”產業經貿、科技創新、能源資源、現代金融等合作。充分整合鐵路、公路和空運、海運航線,開辟銜接東北亞、連接黃河流域的多式聯運出海大通道,打造東北亞現代物流樞紐中心。
全面對接RCEP。密切與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交流,推動煙臺與東盟10國在設施聯通、經貿投資、文化旅游等領域達成更多項目意向,打造煙臺企業“走出去”集聚地。
鞏固提升歐美合作。搶抓中歐投資協定等機遇,實施“一國一策”行動計劃,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全面提升對歐美合作水平。加強與中國歐盟商會、中國美國商會等聯系對接。鼓勵煙臺企業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進口,支持“煙臺制造”“煙臺服務”開拓歐美市場。
圍繞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適應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新變化,煙臺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大力優化外資外貿結構,推動由經貿大市向經貿強市轉變。
創新開展“雙招雙引”,推動利用外資向更高質量提升。深入落實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推動重點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延鏈,聚焦三類500強企業,加強與全球先進技術、高端產品、國際資本、頂尖人才、多元市場對接,引進培育“鏈主”企業,加快培育一批全球知名跨國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實施精準招商、整體招商,推動招商引資向產業組織轉型、政策優惠向環境優化轉型、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轉型。加強前招商、后招商銜接,建立重大招商項目市級統籌機制,在項目用地、資金扶持、環保能耗等方面給予保障支持。
做大做強對外貿易,推動“外貿強市”向更高水平跨越。擴大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保稅維修規模,培植技術、品牌、標準等外貿競爭新優勢,加快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加快培育一批新型貿易平臺,集聚一批新型貿易主體,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圍繞打造對外開放新陣地,煙臺將建立健全市場化招商、公司化運營、績效化管理的體制機制,推動各類園區平臺在全國全省走在前列。
推動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賦能提升。著力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依托全省首個自貿區企業服務專區,探索建立集商事登記、稅務辦理、貨幣結算等跨境全流程服務體系,優化外資審批、審查流程。全面推行“兩步申報”“查檢合一”“多查合一”等通關新模式。支持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完善國際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推動中韓煙臺產業園加速發展。搭建中韓兩國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集聚便捷通道、高端交流合作平臺,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高端服務業六大產業。
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建設更高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健全外商投資促進、保護服務體系,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探索抵港直裝、船邊直提口岸作業模式,推進口岸通關、物流作業無紙化、電子化。不斷完善口岸收費監督管理協作機制,營造公開、透明的口岸收費環境。在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以及檢驗檢疫、標準計量等方面,構建更加高效順暢的合作機制,促進東北亞區域貿易互惠、合作共贏。創新開展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以“跨國辦”新模式為起點,探索建立集商事登記、貨幣結算、商事仲裁等于一體的跨境全流程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居留便利化水平,對外國人來煙工作、居留許可一門受理、并聯審批,推動外國人來華邀請網上申辦機制,讓城市更具國際化、包容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