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煙臺將聚焦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三條主線”,實施“十大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譜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煙臺新篇章。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標準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融合農業、精品農業,探索構建區域公用品牌引領、企業產品品牌支撐的品牌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切實穩定糧食生產,不斷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域差異化推進美麗鄉村創建,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強人才隊伍,全面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和條件。
統籌抓好農村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繁榮農村文化生活,使農民物質生活上富裕、精神生活上富足。
“十四五”,煙臺將突出幫扶人口防返貧、農業農村促增收、美麗鄉村樹樣板、人居環境補短板、黨建引領強基礎“五大重點任務”,著力實施好“十大行動”。
富民增收行動。嚴格落實脫貧人口“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的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家庭農場培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到2025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1.7萬家。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2021年培育高素質農民5000人以上。
糧食穩產豐產行動。建設高標準農田,到“十四五”末,糧食產能進一步提升,總產量穩定在170萬噸以上。
種子攻堅行動。編制現代種業發展規劃,放大小麥、玉米、蘋果、大櫻桃、畜禽、水產等種子種苗產業優勢,開展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煙臺種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著力打造中國北方種業硅谷。加快培育優質專用突破性農業新品種、新品系,到“十四五”末,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新品種10個以上。

煙臺蘋果、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到2022年完成120萬畝老齡果園改造,創建“市縣鎮村”四級示范園。加快推動萊陽梨高質量發展,實施好脫毒苗木繁育、老劣梨園品質改造、高標準示范園建設、品牌提升“四項工程”,啟動建設中國梨鄉田園綜合體。
優勢特色產業融合發展行動。做強煙臺蘋果、萊陽梨、大櫻桃、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和產品品牌,提升“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美譽度。培育一批產值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規劃一批、儲備一批省級、國家級龍頭企業。持續推進“百箱計劃”,建設山東海洋牧場試點煙臺先行先試區,海洋牧場面積達到200萬畝。
美麗鄉村提升行動。將全市村莊劃分為一類樣板示范村、二類達標提升村、三類重點攻堅村,2021年推動部分二類村晉級一類村,全市美麗鄉村示范村覆蓋率達到40%;有序推動三類村晉級二類村,到2023年底基本消除三類村。年內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1個,建成14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片和105個樣板村。
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在繼續抓好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重點任務的基礎上,著力推進農村生活設施建設、農村清潔取暖、村莊公共環境改善等工作。到“十四五”末,全市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改廁規范升級和后續管護全面完善,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有效治理,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鄉村建設行動。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統籌做好水、電、路、氣、通訊、物流等一體化建設管護,年內新改造農村公路500公里,基本實現農村規模化供水全覆蓋。加強農村公共服務保障,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水平。大力推進鄉村美化、礦山恢復等工程,2021年完成造林和生態修復3萬畝。
鄉村數字化行動。加快布局農村5G、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推進智慧農業、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物流建設。加快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1%以上。
農村黨組織組織力提升行動。扎實做好村“兩委”換屆工作,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扎實推進第二輪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集中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