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提示:硫的氧化性弱,與鐵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得到硫化亞鐵,A項正確。氮氧化物提供硝酸根離子,硫酸提供氫離子,相當于存在硝酸,提高了酸雨的氧化性,B項正確。可逆反應是在相同條件下正、逆反應同時發生,C項兩個過程條件不同,錯誤。二氧化硫與碳酸鈣反應可以得到石膏,D項正確。
2.D提示:A項,銅、鋅位置放反了。B項,起始時高錳酸鉀量不同,溶液的顏色也不同,無法比較。C項,溶液具有強氧化性會氧化試紙上的有色物質,錯誤。D項,NH。易溶于水,應從c管通人,防止倒吸,且先通入NH,,可以增大CO,的溶解性。
3.B提示:含有酚羥基苯環上鄰對位能與溴發生取代反應,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氫氣加成反應,A項正確。除含有酚羥基和碳碳雙鍵之外,還含有酯基和羧基,B項錯誤。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8HO,,C項正確。酚羥基的鄰對位、碳碳雙鍵分別與溴發生取代和加成反應,1mol該物質與足量溴水反應,可消耗5molBr,,D項正確。
4.D提示:根據成鍵特點和題干信息可知,X、Y、Z分別為H、C、O三種元素。原子半徑C》O》H,A項錯誤。化合物過氧乙酸中氧元素分別顯示一2價、一1價,B項錯誤。非金屬性0》C,C項正確。O一和Nat核外電子排布相同,與O一相比,Nat的質子數多,半徑小,D項錯誤。
5.C提示:由題干信息和圖示信息可知,原電池工作時Zn作負極失去電子,ORR作正極氧氣得到電子,內電路OH經過隔膜向負極移動,電子由鋅電極經外電路向ORR電極轉移,B項和D項均正確。充電時OER電極發生氧化反應,化合態的氧在OER電極失去電子被氧化轉化為氧氣,OER電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作陽極,A項正確,C項錯誤。
6.A提示:該反應能自發進行,說明AG=OH-T0S《0,該反應中△S《0,則OH《0,該反應為放熱反應,A項正確。結合蓋斯定律,4P(紅磷,S)=P(白磷,S)H=OH,-0H,因紅磷比白磷穩定,則紅磷能量低,紅磷轉化為白磷為吸熱反應,△H=OH,-0H》0,則H《H,B項錯誤。由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出,硫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價均降低,因此KNO和S均做氧化劑,
7.C提示:在滴定終點時會發生反應Fe++3SCN~=Fe(SCN);(紅色),可以用NH,Fe(SO),作指示劑,A項正確。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會生成AgSCN白色沉淀,且a點時未達到沉淀溶解平衡,故a點對應溶液中存在Agt(aq)+SCN~(aq)一AgSCN(s),B項正確。b點對應濁液中含有等物質的量的AgSCN、KNO和KSCN,由于AgSCN部分電離,SCN還要水解,二者程度不同,故c(SCN~)、c(NO)不一定相等,只能確定c(K+)最大,c(Agt)最小,C項錯誤。由于AgSCN、AgC1都是白色沉淀,向含同濃度的CI、SCN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無法判斷先生成的是哪一種沉淀,D項正確。
8.(1)①取代反應(1分)甲(1分)②SO,Cl,+2H,0H,S0.+2HC1(3分)
(2)①ClO-+CO(NH2),+20H
CI+NH,.H,0+CO3~(3分)②NaC1O堿性溶液(2分)防止過量的NaCIO溶液將水合肼氧化(2分)
(3)①20。C(冷)水浴(或緩慢通入CH,ONO氣體,1分)②蒸餾(1分)
提示:本題主要考查疊氮化鈉的制備,考查實驗分析與實驗設計能力。
(1)反應I、II1、I的反應類型均為取代反應。
(2)①NaCIO堿性溶液與尿素【CO(NH,),】水溶液反應生成N,H,.H,O、NaCl、Na,COg,據此可寫出離子方程式。
②因為水合肼具有強還原性,易被次氯酸鈉溶液氧化,故可以通過分液漏斗控制NaClO堿性溶液的滴加速率,以此控制用量。
(3)①該反應在20。C左右反應的選擇性和轉化率最高,所以應設法將溫度控制在20。C左右,實驗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20C(冷)水浴(或緩慢通入CH,ONO氣體)。
②根據物質的熔沸點可知,從疊氮化鈉溶液中分離甲醇,應采用蒸餾法。
9.(1)2HCHO(g)+02(g)-2CO(g)+2H,O(g)0H=-470kJ.mol-l(2分)
(2)①(1分)K=K.》K,(2分)
(3)表中數據表明此時未達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劑對反應I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該時刻下對甲醇選擇性有影響(2分)
(4)amol.l-l.min-1(2分)4bt
0.25P。Pa(3分)》(2分)
提示:(1)根據圖示容易得出1mol甲醛轉化為一氧化碳放出熱量235kJ,從而寫出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時要注意各個物質的狀態。(2)相同溫度下增加氫氣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碳的轉化率提高,因此曲線①
c(CO)
投料比為1:1.5a,升高對應的c(H2+CO)溫度二氧化碳的轉化率降低,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平衡常數僅是溫度的函數,K=K,》K,。(3)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溫度一定,反應時間相同,不同的催化劑對反應的催化能力不同。(4)lmin到達平衡,測得P,=PcH,oH,則平衡時nH,=ncH,0H。
加的反應,恒壓相當于在恒容反應的基礎上增大體積,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氫氣的物質的量增多,氫氣的分壓增大。
(2)降低沸點,減少I,的揮發(1分)
(3)21+H,0,+2Ht-Il+2H,O(2分)(4)富集碘(2分)減少后續過氧化氫的使用量(2分)硫酸鈉(2分)
提示:(1)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時,用箭頭標出電子的轉移。(2)減壓蒸餾,物質的沸點降低,同時碘單質在低沸點有機物中的溶解度小,減少了碘的揮發。(3)酸性條件下過氧化氫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4)步驟⑤~⑧的目的是富集碘;步驟⑤加入Na,SO。目的是使碘單質轉化為碘離子,但是Na,SO。過量太多后續加入的過氧化氫會與其反應,增加了過氧化氫的使用量;步驟⑧的濾液3中溶質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鈉。(5)題給步驟⑨有NaI、NaIO、NaIO生成,所以60。C碘單質與氫氧化鈉發生歧化反應生成碘化鈉和碘酸鈉的化學方程式為
氮的化合價升高,碘的化合價降低,最終溶液中的溶質主要是碘化鈉,所以N,H,.H,O的作用就是做還原劑,將IO、IO3還原為I。
11.(1)(n-1)d'ns'(1分)ds(1分)
提示:(1)根據銅的基態原子外圍電子排布式確定出同族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的通式。周期表中的IB族、IIB族為ds區。
(2)乙醛的醛基中含有一個雙鍵,其中一個是兀鍵,甲基中的碳原子采用sp'雜化,醛基中的碳原子采用sp?雜化。醛基中的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間以雙鍵結合,氧原子不與氫原子結合;羥基中氧原子與氫原子結合,共用電子對強烈偏向氧,醇分子間容易形成氫鍵,使其沸點反常地高。氨氣分子中含有3個鍵和一個孤電子對,VSEPR模型為四面體。(3)Na和【Au(CN)】之間存在離子鍵,配位鍵屬于共價鍵,C、N之間存在共價鍵;CN提供電子給金,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確定金的化合價為十1價。(4)金、銀、銅原子的金屬鍵較強,且沒有方向性,因此具有較好的延展性。(5)面心立方最密堆積中頂點的原子有1個,面心中的原子有3個,求算空間利用率時,用一個晶胞中實際原子所占的體積除以一個晶胞的體積即可。
12.(1)醛基、羥基(2分)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1分)
(2)2-甲基丙烯酸(1分,填甲基丙烯酸也給分)(3分)
提示: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與合成,涉及命名、結構式、反應類型、官能團名稱、試劑的選擇、化學反應方程式、同分異構等。要對給予的信息進行利用,綜合推斷。
(5)B中含一個CHO,一個OH,F中含一個CHO,3個-OH,官能團個數不一樣,所以不是同系物,a錯。G的結構高度對稱,只有兩種氫,b對。J有一個苯環,一個醛基,1molJ與足量H,加成可消耗4molH,,c錯。H中有四個酯基,故lmolH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可消耗4molNaOH,d對。
(6)由產物逆推,需合成丁醇、乙酸,然后再合成。
(責任編輯謝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