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矩陣

橙光最早叫“66RPG”,曾經是國內知名的原創RPG游戲分享社區平臺,玩家主體為男玩家。哪怕是在2012年,其開創者柳曉宇想帶領66RPG轉型為“橙光”時,也瞄準的是GalGame和“宅男”群體,結果一部《清宮計》為橙光帶來了大量的女玩家,并且不少都在橙光提供的低門檻游戲制作工具助力下,轉化為了游戲作者,成為橙光游戲的第一批中堅力量。
這讓柳曉宇迅速看見了橙光這樣的文字AVG游戲對于國內女玩家市場的潛力,并果斷將橙光的目標用戶轉向了女性玩家。隨著網站的風向轉變,宣傳方案變化,與大批女性用戶的涌入,橙光逐漸產生了大量的女性向互動文字作品,并借此吸引了更多的女性向玩家。
2013年,偶像男團類的作品產生,讓橙光又多了一批中堅用戶—追星女孩,通過橙光游戲,這群用戶可以開展各種和偶像生活與戀愛的劇情,為她們圓夢。
再往后,橙光還經歷了2016年引起爭議的作者合同事件;2017年《逆襲之星途閃耀》改編電視劇上線,各種站內IP改編權賣出;2018年獲得一億元融資,同時用戶數量突破5 100萬;2019年橙光站內作品《潛伏之赤途》改編的互動角色扮演游戲《隱形守護者》上線Steam,一年銷量超140萬,成為當年最受關注的國產單機游戲之一。
不過橙光的高光,也在《隱形守護者》之后就再沒出現過了,甚至可以說從2016年開始,橙光新產生的“出圈”產品越來越少,不論是《逆襲之星途閃耀》還是《潛伏之赤途》都是橙光站內的老作品了。雖然說橙光的作品數量和作品立繪精致程度一直在增長,但整個平臺力量的沉寂時間,早就不止表面可見的短短兩年了。
在“出圈”之前,橙光的游戲素材侵權問題一直都是一個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炸的隱患,早期還屬于小圈子且未轉向商業化前,橙光的各種盜版素材與BGM還有明星區的肖像素材侵權就廣受爭議。
后來開通鮮花付費系統后,這個隱患就被進一步暴露了出來,橙光也加急清理了盜版素材與BGM,并簽約相關畫師和音樂平臺,制作屬于橙光自己的素材庫。但明星區作為橙光游戲的一大支柱,橙光對其的態度一直十分模糊,處于沒人告就裝作不知道的態度。
另一個愈演愈烈的問題是橙光抄襲、“逼氪”問題的加重。2017年時“楚寒衣青青”在微博發文表示,橙光作者“ZhenZhen喵喵”的作品《拯救反派計劃》涉嫌抄襲其作品《沉舟》,并給出了調色盤。
橙光方面表示楚寒衣青給出的都是“大眾梗”,不構成抄襲。隨后ZhenZhen喵喵以“侵犯名譽權”將楚寒衣青告上法庭并勝訴。訴訟結果引起大量網友不滿,稱之為“抄襲者的狂歡”。更近一點的抄襲風波還有2020年年初橙光真人區知名作者“桃子安”的抄襲事件,其不少在橙光人氣頗高的作品都涉嫌文字抄襲、劇情融“梗”以及人設雷同的問題,引起了極大風波。名下作品下架整改的同時,也讓橙光不少作品涉嫌抄襲的炸彈引爆,一時之間橙光不少作品都宣布要暫封自查。
并且隨著劇情向游戲的劇情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抄襲融“梗”問題的暴發,橙光平臺上養成游戲出現得越來越多。劇情深度減少,數值設定好,同時能獲得的鮮花上限也大大增加,是現在不少橙光作者的“財富密碼”。
而在這些養成游戲中,“逼氪”的現象就十分明顯。經常在一些重要劇情轉折點上出現綁架式“逼氪”,不“氪金”就難以繼續游戲的情況時有發生,或者就是游戲數值沒達到一個限定值,就難以進入想要的劇情線,而這個數值往往需要通過“氪金”才能比較容易達到。
此外,在部分真人區或者劇情區的游戲里,也經常出現作者直接要求讀者送花來解鎖角色或者添加角色的行為。
不止如此,在版權問題之外,橙光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其未成年用戶的數量眾多。除去平臺用戶外,橙光的未成年作者也不少。在未成年防沉迷政策愈嚴的情況下,橙光將自己標榜為“互動式閱讀平臺”,不再承認自己的“游戲屬性”,其實名認證系統也形同虛設。
除去2020年5月宣布了對未成年限制時間和消費的公告,橙光并未對未成年防沉迷政策進行跟進,同時橙光的實名認證會自動提供“張三、李四、趙六”等人的身份認證信息,玩家可以直接點擊認證,并提示“認證成功”。
事實上,在近幾年間,隨著諸如愛奇藝、騰訊視頻、B站推出互動視頻,起點推出對話式小說開發工具,競品《閃藝》和《易次元》等APP的推出,都讓橙光不再一家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