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茜
3月17日,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龍河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的日子。
這天,黨員譚啟田拿到選票后,慎重地在選票上寫下了心儀的村黨支部委員名字:“我選的都是為群眾辦實事的好干部。”
在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大批能人、年輕人走出農村,村黨組織書記人選缺乏的當下,如何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后繼有人?怎樣選優配強農村帶頭人隊伍?石柱縣以問題為導向,為換屆選舉筑牢全方位“防火墻”的同時,嚴格人選標準,建好后備隊伍人才庫,讓農村本土人才引得回、留得住,為農村選優配強“領頭雁”。
嚴把“領頭雁”
“沙子村黨支部換屆選舉順利結束。”3月19日,沙子鎮沙子村會議室,主持人話音剛落,臺下掌聲響起。
坐在會議室內的沙子鎮黨委組織委員曾莉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屆村黨支部換屆選舉能順利完成,她知曉其中的不易。
沙子村曾是個“問題村”,信訪多、矛盾多、糾紛多。
究其原因,是上一任個別村干部的不作為,讓村民們很不滿意,“村財務管理混亂并且賬目一直不公開”,“村里的大事小事大伙都不知情”,“群眾反映的問題總是得不到回復,更別說解決了”……
2018年,沙子鎮黨委對沙子村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按程序辭退了原來令群眾意見大的村干部,重新選拔政治素質高、作風務實的干部任職。
今年,如何讓老百姓選出為民辦實事的村(社區)“兩委”成員?
“我們嚴格按照‘十不選要求,細化出了村黨組織帶頭人的任職標準。”石柱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勇介紹。
按照標準,帶頭人必須滿足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等條件。反之,“不同心、不在崗、不作為”的人一律被拒之門外。
標準有了,還需嚴格按照標準把帶頭人篩選出來。
為此,石柱縣30名市管干部帶頭聯系各鄉鎮(街道),并成立6個工作指導組分片區全覆蓋指導。726名鎮街干部被派駐村(社區)全程指導選舉,不定期對村(社區)換屆工作進行跟蹤督導,層層壓實責任,對全縣242個村(社區)人員情況逐一“過篩子”,尤其對選舉中拉票賄選、弄虛作假等情況嚴格進行查處。在候選人競職演說、組織填票投票等程序中嚴格按照制度履行程序,保障黨員在無干擾的情況下自主表達意愿。
“只有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帶頭人,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領頭雁,這也是本次換屆選舉選人用人的標準。”王勇表示。
引得“燕歸巢”
3月15日,中益鄉龍河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結束,2019年回鄉發展的付貴被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
“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40歲的付貴精神抖擻,語氣中充滿了堅定。村民們鼓著掌,眼神里滿是期望。
付貴明白,村民們希望他帶著大家一起發展產業,共同致富。而這,也正是他當初回鄉發展的主要原因。
2018年,龍河村原黨支部書記因年紀過大主動退出了崗位。
“大家都想村里發展,但卻沒人來帶隊,我們覺得沒了指揮棒也沒了主心骨。”譚啟田說。
鄉里一方面任命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暫時兼任村黨支部書記,一方面走訪調研尋找“接棒”人。
但在調研時,鄉里發現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進城,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后繼無人”。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龍河村,在石柱縣其他地方也一定程度存在。
“為此,我們加大力度回引農村優秀本土人才,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儲備庫,為村‘兩委換屆工作打牢基礎。”王勇說。
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儲備庫,拓寬來源是關鍵。
石柱縣把農村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等優秀人才納入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儲備庫,分村(社區)逐一進行登記造冊,實行臺賬動態管理。
付貴就是在回引農村優秀本土人才計劃啟動后,被回引的致富能人。付貴回鄉后,幫助村里發展起黃精、辣椒等產業,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3萬元。
兩年來,在石柱縣活躍著的像付貴這樣的農村本土回引人才有369人。在今年已完成的換屆選舉中,這些回引人才中的大多數,均成功任職。
“通過一項項措施讓一個個優秀人才‘歸巢,為村(社區)‘兩委換屆注入了源頭活水,極大地充實了后備干部力量。”王勇說。
誠心“傳幫帶”
“現在我宣布,萬朝鎮萬康村黨支部副書記由周勇擔任。”聽到主持人公布的結果,今年33歲的周勇有些激動,但同時也有些緊張。
這時,55歲的譚代沛看出了周勇的緊張,拍了拍他的肩以示鼓勵。譚代沛是原村主任,也是周勇的師傅。
周勇老家在石柱縣河嘴鄉,此前他一直在外地工作。通過人才回引,周勇來到了萬康村,但對這里他并不熟悉,初來乍到,周勇有些不適應。
人才引回來了,如何讓人才盡快適應環境,為建設新農村發揮自己的力量?
石柱縣根據回引人才自身特點,依托基層日常工作實際,將回引人才安排至各村進行任職,為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同時要求以“師帶徒”的工作模式,加強村“兩委”干部隊伍建設。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更多的年輕干部加入,他們有沖勁、有活力、思路廣,但有的年輕干部存在農村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方法不恰當的情況,‘師帶徒的方式可以幫助他們盡快熟悉農村情況,快速開展工作。”王勇說。
周勇與譚代沛就是其中的一對師徒。周勇不了解村情,譚代沛就帶著他一戶戶走,與老百姓拉近距離;村里遇到棘手的矛盾糾紛周勇處理不下來,譚代沛就耐心地為他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周勇遇到不熟悉的業務不知如何開展時,譚代沛也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業務指導……
在譚代沛的幫助下,周勇進步得很快,不到半年,就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
本屆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譚代沛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師徒一起擔起了重任。
“‘師帶徒重點要求師傅對徒弟言傳身教,樹立榜樣,同時,徒弟要虛心主動向師傅求教,盡快適應村崗位工作,成為農村工作的‘行家。”王勇說,通過對后備干部隊伍進行梯隊建設,實現了承上啟下和村級班子的持續良性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