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表示,《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是為了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健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制度。正是為了尊重和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學校不得公開學生個人的考試成績、名次,不得對外宣傳學生升學情況。
教育部發布這樣一個征求意見稿,實際上是力圖回歸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終身成長。
比起分數和排名,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強大的使命感、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成長型的思維。相比成績和名次,教育者和父母更應該贊賞孩子的品格。
因此,教育部的這個征求意見稿是希望引導全社會改變以分數、排名來衡量一個人,把人看成一個考試機器的誤區。過去幾十年,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天80%的工作在20年前是不存在的,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更多具有創造性、合作精神、戰略思維的人才。今天所有的教育目標是要為未來培養人才,為未來更美好的世界去塑造人的品格,這一切都無法用排名來界定,如同《小王子》里所說:“最重要的東西都是眼睛看不見的。”
(摘自《科普時報》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