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幼飛 盧曉龍
“小蘿卜頭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時只有9歲,是中國最小的革命烈士。”4月8日,永川區萱花中學,79歲的曾祥云被學生們圍在中間。他面容瘦削,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祥的眼睛炯炯有神。
“曾爺爺,我們一定要向革命先烈學習,長大后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生們說道。
曾祥云點點頭,眼里有著幾分欣慰。作為永川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他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現在我是宣講團團長,要把黨史故事講進學生們的心坎里?!?/p>
戎裝出發
4月21日,永川區委老干部局。
一大早,曾祥云就來到辦公室,為兩天后的一場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做準備。
“我已經講了3場了?!痹樵茦泛呛堑卣f道。
“曾老身體不好,有冠心病,但他有擔當,從不推脫,而且做就要做到最好?!庇来▍^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黃家明稱,“他的這股子執著勁,是我們好多人都趕不上的?!?/p>
“擔當”二字,幾十年來被曾祥云刻進了骨子里。他說:“我曾經是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p>
1942年出生的曾祥云,19歲參軍,在部隊一干就是25年,“一方面,我覺得當兵是件很光榮的事情;另一方面,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參軍第二年,曾祥云被派往某邊境戰場。
出發前,師政委作戰前動員:“為了打出國威,打出軍威,大家要英勇作戰,不怕犧牲!”
這天,天剛蒙蒙亮,曾祥云和戰友們在經歷了四天五夜的急行軍后,每個人都疲憊不堪。
突然,在道路的拐角處,出現了數十名敵人,曾祥云和戰友們端起機關槍開始射擊。
子彈從曾祥云等人的頭上劃過,眾人趕緊臥倒,與敵人展開戰斗。
“我親眼看到在離自己3米遠左右的位置,一顆子彈擊中班長,他瞬間就倒下了?!边@是曾祥云離死亡最近的時刻,“師政委說的話還在耳旁回響,那一刻,軍人的熱血涌上心頭,我只覺得他們是我的榜樣?!?/p>
戰爭結束后,因表現突出,曾祥云榮立個人三等功。1963年,在軍營里,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時的環境比較簡陋,只是在黨旗下宣了誓,但那股子興奮勁我至今都難以忘記。”曾祥云回憶道,“那一刻,我下定決心要認認真真做事,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曾祥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1986年,從部隊轉業回到永川后,他被安排到自己并不擅長的黨政領域工作,但照樣勤勤懇懇:“工作期間,我就把《永川縣志》翻來覆去地看。只有把永川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p>
退而不休
2008年6月,66歲的曾祥云從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農業委員會副主任的崗位上退下來。本應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他,在收到永川區關工委的任職邀請時,沒有推托,毅然選擇了接受。
“我的身子骨還硬朗,還能繼續為人民服務。”曾祥云的話很樸實。
對于家住南大街街道大南村的覃倩而言,曾祥云給了她太多的幫助。
“是曾爺爺圓了我的讀書夢?!瘪坏耐瓴⒉恍腋?,由于患有腦癱,她被鑒定為二級傷殘。多次手術讓這個由爺爺奶奶撐起的、本就貧困的家庭負債累累。
在一次走訪調研時,曾祥云得知了此事。
“女孩十分瘦弱,眼里卻滿是對知識的渴望?!毖矍暗囊荒蛔屧樵祁H為動容,他決定由自己“一對一”幫扶覃倩。
幫忙聯系南大街小學,由小學派老師每周上門授課;帶領區關工委的同志帶著生活物資前去探望;籌得捐款上萬元,讓這個債臺高筑的家庭放下了沉重的包袱……在曾祥云的幫助下,覃倩順利長大,笑容也多了起來。
“后來因為視力急劇下降,覃倩初中就輟學了。于是,我們聯合南大街街道幫她開了個小賣部,讓她有能力照顧自己?!痹樵品Q,“我們每年都會去看望她幾次?!?/p>
在曾祥云任職期間,永川區關工委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朱沱鎮港口社區的“愛心之家”幫助了500多位青少年,解決了他們經濟上暫時的困難,避免了輟學的危險;區關工委還成立了校外輔導員隊、法制教育工作隊與科技宣傳隊,通過各種形式到永川各個中小學開展宣講輔導……
2014年,曾祥云被評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2015年,他又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他說:“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能協助教育系統做一些工作,讓每一位中小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覺得意義非凡。”
老有所用
2011年,一項重要工作落到了曾祥云身上——牽頭建立永川區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首先要組建班子,班子成員需要涵蓋工業、農業、教育三個領域。”曾祥云思路清晰。為此,他東奔西走,給老年科技工作者做思想工作。
退休干部蔣樹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此后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對教育領域頗有見解。
“當時我就覺得教育這個板塊,必須有他?!痹樵品Q。
然而,彼時蔣樹已退休四五年,且患有慢性疾病,所以,他婉言謝絕了曾祥云的邀請。但曾祥云并沒有放棄,甚至專程上門與蔣樹交談,溝通幾次后,蔣樹終于同意了。
2011年10月,永川區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正式成立,曾祥云任會長。此后,在他的帶領和各方的支持下,協會迸發出強大的力量。
白烏魚曾是永川區消費市場的一大缺口。為此,曾祥云組織區老科協的同志多次前往白烏魚養殖大縣學習,并協調50余萬元資金,幫助大學生凌剛基建起白烏魚養殖基地。
“白烏魚營養價值高,但對飼養水質要求也高?!痹樵普f,“我們就幫他解決用水問題?!?/p>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來蘇鎮試點推廣雜交再生高粱、提出“雙層網眼式PVC管”置入路基基層或結構物中排水法。這些新技術讓鄉親們走上了科技致富路,同時也讓老年科技工作者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此外,針對一些社會、科技方面的熱點難點,曾祥云還組織區老科協的同志開展調研,為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蔣樹用一年多的時間走訪了永川區十多所職業院校,并到數家企業實地考察,最終提交了關于發展永川職業教育的建議,并被區政府采納。
“區老科協的發展已經步入正軌,我也因為年齡的原因,將會長這一職務交給他人。”曾祥云稱,“但只要有需要,我隨叫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