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要: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的調整與優化是基于現代社會消防需求的提升,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消防部門作為保障社會環境安全的重要執法機構,做好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能夠對火災預防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本研究嘗試分析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改革及其必要性,希望研究內容可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監督檢查模式;改革;必要性
消防監督檢查是指消防機構依法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面臨著新局面,消防執法質量與經濟建設水平直接相關,消防部門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全面提高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質量,是實現火災預防目標的最重要環節。
新時期,我們需要及時轉變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理念,提升消防隊伍的主動服務意識,為經濟建設與發展提供基本的環境保障。
一、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改革必要性分析
(一)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現狀
我國消防環境在近年來已經逐步得到改善,社會消防安全意識普遍提高。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的建設與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整體內部工作體系應該體現出協調性,消防監督檢查是消防工作的監管環節,可以全面提升消防隊伍對消防安全事件的防范和預警能力,面對新的經濟發展形勢與新的建設工作任務,當前我國消防機構面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的完善是滿足人民群眾新要求的重要舉措。為了減少火災隱患,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消防機構需要強化組織消防監督檢查與專項整治活動,立足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需求,構建高效的運營發展模式。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作為一項執法行為,應該強化執法力度,積極打擊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行為,最大限度減少火災隱患,為經濟建設提供安全的環境保障。
(二)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存在的問題
第一,法治社會建設已經獲得初步成效,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在實踐工作中我們也發現不少現實問題。近年來,地方的群死群傷火災事故高發,在事件處理過程中常見賠償、補償不到位,造成群眾生活困難、擾亂社會穩定,同時政府的工作壓力也增大。我國消防技術標準制定起步晚,在實踐中缺乏打磨,消防基礎學科支撐也不足,因此我國現行的消防技術標準其實存在很多缺陷,其中預見性不足就是突出問題之一。部分社會單位由于人員的組織培訓與消防演練不到位,因此火災發生之后,人員容易恐慌,極容易出現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
第二,單位法人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缺乏對消防安全問題的重視,因此單位的消防檢查工作往往浮于形式,組織松散,群眾的消防法制觀念淡薄,對消防執法工作認識不清,導致消防處罰得不到認同,消防執法軟環境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由于部分單位消防檢查工作不夠全面和深入,導致一些消防設施檢查與其他隱患排查沒有實現深層次、技術型的檢查目標[1]。施工單位在組織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基于市場競爭需求,對建設單位的要求過分遷就,導致工程建設中消防施工不規范的情況普遍存在。消防審核可以通過設計圖紙,在實際施工環節卻無法精準落實設計目標,形成缺陷而無法通過消防驗收。施工檢查中,也有部分負責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人員對檢查程序不夠了解,因此在檢查現場對一些實質性問題無法精準識別和指出,這也是當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第三,執法程序過于煩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部分執法人員工作能力不足,導致面對違法行為的時候不能夠嚴肅、有效處理,行政處罰的力度不足;監督力度不足,導致對消防安全問題缺乏把控,無法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部分消防單位立足經濟效益獲取需求,把精簡裁員重點放在不產生直接效益的消防安保隊伍上,造成安保力量不足的問題,還有部分社會單位盡管按照消防監督檢查規定落實消防檢查工作流程,但是也會由于資金因素、生產活動影響的原因對火災隱患問題缺乏有效的整改措施。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沒有制定系統化的執行方案,各級、各崗位的工作責任沒有得到明確落實。此外,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導致消防部門應付不力,監督檢查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導致火災隱患排查不徹底。
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的改善與發展
第一,積極組織消防工作指導活動、深化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消防技術服務與消防宣傳上門的活動,深入落實消防檢查工作目標[2]。探索建立大隊級消防審批聯審制度,增加消防系統內部的人員選項,建立消防執法警務區辦案制度,形成消防監督檢查的網絡化管理體系。立足科學發展觀開展行政執法活動,建立消防文員派駐制度,消防從業人員要統一參與資格考試;按照規定執行建筑工程消防設計與施工的消防技術標準檢查制度,消防執法中,以公平、嚴格為基本原則,按照執法流程辦事,不講情面、一視同仁。全面執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劃分各級、各崗位的消防機構職責、權限,做好內部分工,提升各崗位的配合工作水平。
第二,消防監督檢查部門要積極開展單位評優活動,結合崗位工作需求和職責落實情況針對個人與集體展開考核評價,對優秀的個人與單位進行獎勵,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及時、準確下發法律文書,提高部門按程序辦事的工作能力;健全執法工作制度。強化對消防監督檢查人員的培訓,提高執法隊伍的工作能力[3]。在實踐工作中,要積極反思執法隊伍與消防單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樹立高度的消防責任意識,提升消防執法效率。完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主體,建立社會化的工作網絡。建立與完善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取消前置條件,不允許放任消防違法行為,客觀處置消防違法的主體單位。落實消防審核、驗收和備案抽查制度,明確消防設計的責任主體,方便追責。
第三,管理嚴謹、責任落實。統一建立消防檔案,規范消防安全操作流程,組織人員參與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演練活動,單位內部人員要具備扎實的消防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演練經驗。依法完善與落實消防制度,打造高素質的消防執法隊伍。對現行的規章制度、文件進行調整與完善,立足新《消防法》調整消防工作規章制度與規范性文件,保證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有法可依。對于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強化審核、驗收與備案抽查工作力度,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對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積極推進消防監督管理責任落實。消防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消防安全隱患應該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整改,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消防部門的主動服務意識,提升消防監督檢查服務水平,這也是發揮消防隊伍作用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本研究嘗試分析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改革及其必要性,旨在提高我國消防隊伍的實戰水平。
三、結語
以城市化進度加速為背景,城市人口數量激增,面對越來越密集的城市人口,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壓力倍增,消防隊伍面臨更大的工作挑戰。消防監督檢查模式改革旨在為經濟社會建設、人民群眾的財產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面臨改革需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單位要積極承擔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各職能部門之間形成密切配合關系,全面提高社會的火災風險抵御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建華,何軍,延婷婷,等.淺談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改革[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7,22(02):66-69.
[2]劉志強,朱朝,張曉輝.對改革消防監督管理模式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35(06):856-859.
[3]劉偉.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改革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7(06):83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