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00)
競技健美操以節奏感強烈的音樂為背景,表現高強度健美操難度、操化、過渡連接及托舉動作,成套動作內容具有鮮明的項目特點。成套動作創編的依據是國際體操聯合會(FIG)以4年為一個周期進行修訂頒布的競賽規則,深入理解競賽規則,分析探討規則變化,進一步探討規則變化對該項目所產生的影響,對該項目的發展及運動員奪取比賽優勝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以國際體操聯合會(FIG)頒布的2013和2017兩版健美操競賽規則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對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電子檢索系統進行文獻收集,查閱大量關于FIG健美操競賽規則和成套動作創編等方面的專著、專題和論文等,綜合分析前人研究的主要觀點和內容,為此次研究打好理論基礎。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對近幾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全國健美操冠軍賽等重大賽事中各代表隊集體項目的比賽視頻進行反復觀察研究,形象直觀地對比分析各隊成套動作的創編特點,與健美操競賽規則進行對照分析,總結出科學的結論。
1.2.3 邏輯分析法
發揮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靈活運用專業基礎知識的能力和語言能力,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完成對健美操競賽規則的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科學理論。
2.1.1 藝術評分的變化
通過表1可以得知,2013版規則中,音樂與音樂的使用、成套內容、操化動作、藝術性、空間運用這5個評分組成,是藝術評分的主要分類,每一部分又細分成了3個小的評分因素。通過表2可以得知,2017版規則中,操化內容、音樂和樂感、空間運用、主體內容和藝術表現力這5個部分,組成了新的藝術評分組成內容,但是每一部分的小的評分因素修改為2個。
根據2個表中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以此得知,操化內容這一評分組成中,評分因素由原來的操化動作的創新性及強度這2項,修改為復雜化動作的數量1項內容;其次,藝術性這一評分組成的描述,修訂為藝術表現力,評分因素隨之替換成為成套表演質量,以及表現力、創新性和原創性這兩大因素;另外,成套內容這一評分組成描述修改為了主體內容,復雜性與多樣性、流暢性兩方面替代了原有的評分因素。
2.1.2 完成評分的變化
通過表3可以看出,2017版競賽規則對完成評分進行了部分調整。結果顯示,保留難度動作和一致性,刪減了動作設計的評分內容,與此同時,增添了托舉動作等4個方面的細致評分內容。表3中的內容顯示,2017版規則相較于2013版規則中錯誤的減分比原來高出0.1分,大錯誤和失誤的減分標準也被刪減。
2.1.3 難度評分的變化
(1)成套動作難度動作數量的變化。通過表4可以看出,2013版FIG健美操規則指明,成套動作中出現的難度總數至多10個,A、B、C、D這4個難度組別都要有所涵蓋,C組落俯撐或成縱劈腿的難度動作,至多安排2個。2017版規則指明,除男單、女單項目外,成套動作中的難度需要涵蓋4個組別中的3個,難度數量至多安排9個,此外,C組落俯撐或成縱劈腿的難度動作,至多安排3個。2017版規則相較2013版規則,減少了1個混雙、三人和集體項目成套動作難度數量。
(2)難度、技巧動作連接方面的變化。2013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0.1分的連接加分僅限于出現A組和C組難度動作的組合完成,2017版規則不允許出現3個動作或者超過3個動作連接使用,否則會被直接減去1分。與此同時,2017版規則還要求,至多允許獲取2次額外連接加分,超出不給予加分,甚至會被扣除相應分數(見表5)。
(3)部分難度動作分值的變化。2017版規則根據運動員技術能力的發展,對部分難度分值進行了調整,部分較為簡單的難度降低了基礎分,而一些由于動作較為困難很少被運動員使用的難度則相應得到了分數的提升(見表6、表7、表8)。通過表6可以看出,2017版規則提升了0.1分的反切類難度的分值;由表7的數據可知,D組中部分難度的分值有所下降。
2.1.4 托舉動作評分的變化
2017版規則對托舉動作進行了細致的界定。在成套動作中,托舉數量為1個,缺失托舉動作內容將會被扣除0.5分,假如出現多個托舉動作,則只對第一個進行評分,每多出一個托舉動作就要被扣除0.5分。由表9的數據可得知,規則對托舉動作的評定標準分為5項內容,托舉動作的總分值至高為1分。
2.1.5 成套時間的變化
與2013版規則的不同之處為,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對所有成套動作的完成時間進行了修訂,時間縮短了10s,由原來的1min30s變成了1min20s。
2.2.1 規則變化對操化動作創編的影響
首先,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修訂了藝術評分操化內容評分因素,使得藝術裁判的評判更具有客觀性、規范性,這就要求運動員在創編操化動作時必須準確把握藝術評分中操化內容評分因素的變化,增加操化內容中復雜化動作的數量,設計復雜、多樣的手臂動作并將其與基本步伐充分融合,從而創編出更具有藝術性的操化動作。其次,2017版規則藝術評分的藝術表現力評分項中,原創性和創新性評分因素的提出要求運動員創編出具有自身技術特點和風格的操化動作,這樣才能使成套動作更富有吸引力,提升其藝術表現力,并使其獲得更高的藝術分值。

表1 2013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藝術評分內容
2.2.2 規則變化對難度動作創編的影響
在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藝術評分的空間運用評分項中,成套動作內容分布因素要求運動員在編排難度動作時應充分考慮難度動作順序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對比賽場地空間的使用進行細化,盡可能地將難度動作分配在比賽場地的多個位置完成,促使成套動作在空間運用評分項上進一步提高其藝術分值。首先,2017版規則的完成評分內容變得更為嚴格和規范,4個檔次的完成錯誤減分標準要求運動員更應該謹慎選擇難度動作,在排列難度動作完成順序時要充分考慮可行性,注重確保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對難度動作要求的修訂,使得運動員能夠盡可能地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難度動作及動作連接組合,從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展現出屬于自己的技術風格。其次,規則指出成套動作中將難度和技巧動作進行組合可以獲得額外的連接加分,這項規定會促使運動員在編排難度動作時更加積極地采用難度和技巧動作連接組合,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難度動作的總分值。最后,規則提出,集體項目的運動員可以安排一次同時完成2個不同的難度動作,記錄分值較低的難度,有利于提升其成套動作的創新性和復雜性。2017版規則對成套時間的縮短使得運動員的體能變得相對充沛,從而有機會選擇分值更高的難度動作,為運動員成套動作中難度動作系數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2.2.3 規則變化對托舉動作創編的影響
藝術表現力評分項中原創性和創新性評分因素的提出,要求運動員充分發揮創造力,根據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成套主題為托舉動作賦予獨特的風格,進而提高成套動作的藝術表現力。完成評分內容中對于摔倒的錯誤減分標準為減1分,這就要求運動員在創編托舉動作時應該充分考慮動作的可行性及完美完成的可能性,盡量從根本上降低失誤的風險,避免減1分這種嚴重錯誤減分情況的出現。2017版規則將托舉動作賦予了最高1分的分值,大大提升了各個隊伍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對托舉動作的關注。為了盡可能地拿到托舉動作的最高分值,教練員和運動員必須精準解讀托舉動作的5項評分標準,在依據運動員自身能力特點進行創新性編排的同時,適度提高托舉動作的復雜性,并要杜絕違例動作的出現,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減分。
2.2.4 規則變化對過渡連接動作創編的影響
過渡連接動作是確保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完整流暢的關鍵,這種說法在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藝術評分內容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藝術評分內容強調了成套動作中主體內容的復雜性、多樣性和流暢性,要求運動員盡量創造并選取復雜化、多樣化的過渡連接動作,合理地編排過渡連接動作的組合內容及先后順序,提升其藝術性和觀賞性,從而追求更高的藝術分值。相較于以往的FIG健美操競賽規則,2017版規則的完成評分內容變得更加嚴格和規范,要求過渡連接動作的創編活動必須緊密圍繞完成評分的要求,表現出運動員正確的形態、姿態、關節位置及完美的控制能力。2017版規則完成評分內容的變化說明,運動員創編過渡連接動作在注意提高藝術評分內容分值的同時,也要重視避免完成評分內容中完成錯誤減分情況的出現。

表2 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藝術評分內容

表3 2013版與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完成錯誤減分對比

表4 2013版與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五人項目成套動作中難度動作要求對比
相較于2013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2017版規則將成套時間縮短了10s,壓縮了成套動作的內容,這就要求運動員在過渡連接動作的選擇及組合中,必須充分考慮到成套動作結構的合理性,提高成套時間的利用效率。
2.3.1 準確把握音樂主題
音樂的選配和編輯是成套動作創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準確把握音樂主題是創編高質量成套動作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必須牢牢掌握分析音樂結構及理解音樂主題的能力,在創編中建立起自身對音樂風格、主題的獨特觀點,結合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創編出與音樂契合度較高的成套動作,以此獲取更高的藝術分值。
2.3.2 提高成套動作的藝術性
通過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對藝術評分的修訂可知,規則對成套動作藝術性的重視程度極高,表現出了成套動作的創編要盡力提升藝術性的趨勢。這就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明確創編目標,準確把握藝術評分中各項內容評分因素的變化,發揮創造力,增加操化內容中復雜化動作的數量,全面考慮難度動作順序的科學性及合理性,根據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成套主題為托舉動作賦予獨特的風格,盡量創造并選取復雜化、多樣化的過渡連接動作,將其組合內容及先后順序合理進行編排,進而提高成套動作的藝術表現力,充分表現出成套動作的藝術價值,提升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從而追求更高的藝術分值。

表5 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難度與技巧動作組合示例及其得分

表6 2013版與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部分A組難度動作分值對比(分)

表7 2013版與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部分C組難度動作分值對比(分)
2.3.3 合理編排難度動作
通過細致研究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仔細觀察新周期規則下的比賽視頻可以發現,高水平運動員在編排難度動作時抓住了規則中難度和技巧動作組合給予連接加分這一重大改變,逐漸采用多難度動作與多技巧的組合替代傳統的單個或雙個高難度動作的編排思路。因此,合理編排難度動作成為了競技健美操在2017版競賽規則引導下的成套動作創編趨勢之一。創編復雜的難度組合,選取新穎的難度,是規則對運動員的新要求。
2.3.4 確保成套動作完美完成
完成評分的內容變得更加嚴格規范是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變化的特點之一,4個檔次的完成錯誤減分標準使得運動員在提升成套動作復雜和多樣程度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完美完成動作的可能性。在世界級賽場上,當各個隊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水平都達到頂尖層次時,接下來比拼的就是運動員的臨場表現能力。由此可見,組織訓練活動時全面提升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編排成套動作時充分考慮成套動作完成的可能性,從而確保成套動作完美完成,這將成為競技健美操集體成套動作創編的另一大趨勢。這就要求運動員切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創編操化動作,謹慎選擇、排列和組合難度動作,同時要求過渡連接動作的創編活動必須緊密圍繞完成評分的規定,表現出運動員正確的形態、姿態、關節位置及完美的控制能力,注重確保成套動作的完美完成,盡量從根本上降低失誤的風險,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錯誤減分。

表8 2013版與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中部分D組難度動作分值對比

表9 托舉動作評分標準
2.3.5 重視托舉動作的創編
托舉動作是競技健美操五人項目成套動作中最能體現團隊協作能力的內容,與此同時,2017版規則將托舉動作單獨列出并賦予了最高1分的分值,體現出集體項目成套動作創編趨勢之一——重視托舉動作的創編。教練員和運動員充分發揮創造力,依據運動員自身能力特點、技術水平和成套主題,為托舉動作賦予獨特的風格,適度提高托舉動作的復雜性,并杜絕違例動作的出現,能夠有效提高成套動作的藝術表現力。
2.3.6 提升過渡連接動作和動力性配合的復雜程度
2017版FIG健美操競賽規則藝術評分內容對主題內容要求的強調,進一步說明了過渡連接動作是確保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完整、復雜、流暢的關鍵所在。成套動作時間的縮短及藝術評分內容的修訂,要求運動員須積極地去整合以往細碎的過渡連接動作,設計復雜多樣的動力性配合,創造并選取復雜化、多樣化的過渡連接動作,合理地編排主體內容及先后順序,提升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從而追求更高的藝術分值。
2017版健美操競賽規則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藝術評分因素、難度動作的要求、托舉動作的評判、成套時間這4個方面。規則的變化對集體項目成套動作的創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了成套動作創編的困難程度。在難度動作的技術水平和技術動作完成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原創的、有亮點的、風格獨特的成套動作更有機會在競賽活動中取得優勝。
在編排成套動作時,教練員與運動員需要合理選用三連接動作、新增的高難度動作和復雜多樣的過渡連接動作,創造復雜的、困難的托舉動作,準確把握集體項目運動員的技術風格,量身打造出風格獨特的成套動作,從而在成套動作的創編上取得優勢。
高質量編排的成套動作需要依靠優秀的運動員來展現。重視運動員自身技術水平的提升,設計科學的訓練計劃,安排合理的訓練活動,全面提升集體項目運動員的專業能力,方能為成套動作的完美完成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