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孫飆
(1.南京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江蘇南京 210023;2.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毒品對人身體的危害極大,它不僅會造成免疫系 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功能下降,還會引起認知、情緒、精神障礙等問題[1],同時也會損害心臟心血管系統,導致血壓升高、心肌炎癥、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極端危險情況的發生等。自主神經及其介導的調節系統對心血管發揮了重要作用,自主神經系統是指對內臟、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外周神經系統進行調節的內臟運動神經[2]。主要由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組成,兩者既互相拮抗又互相協調,共同完成對心臟心血管系統的精細調節。該研究主要采用心率變異性來評價自主神經功能,以強制戒毒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長期有氧運動干預。探討有氧運動對強制戒毒人員心臟自主神經的影響,從而評估強制戒毒人員心臟自主神經恢復效果,為運動干預戒毒提供更多適宜的運動方案參考。
從江蘇某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學員中,通過入所體檢、運動篩查、PAR-Q量表、知情同意書填寫等方式,選取24名學員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有氧組和對照組,每組12人。
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男性,年齡在20~40歲之間,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有長期吸毒史的冰毒成癮者;完成生理脫毒階段后進入戒毒所且未滿1年時間,處于康復鞏固階段;經所內醫院體檢合格且醫院證明可以參與高強度運動訓練。
1.2.1 有氧運動干預方案和數據采集
有氧組進行為期24周的運動干預,每周進行3次訓練,主要為跑步機和單車訓練。以中高強度為主,平均有氧運動強度大于60%EI,單次訓練課總時間為90min,主體干預訓練時間為60min。采用芬蘭產Polar團隊心率設備進行實時監控,監控運動強度和安全,現場配備醫務人員,隨時應對突發狀況。該研究在實驗前后分別進行12min力竭跑測試,采集跑后5min短時恢復期HRV指標,數據采集使用FirstBeat儀器。
1.2.2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使用Excel進行錄入、整理、歸納,采用JMP Pro15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以P<0.01表示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
參與研究的24名強戒人員中,有氧組平均年齡為(31.58±6.33)歲,平均身高為(173.24±5.49)cm,平均體重為(82.35±7.38)kg,平均BMI為27.47±2.35。對照組的平均年齡(31.5±4.89)歲,平均身高為(171.73±4.27)cm,平均體重為(76.9±8.09)kg,平均BMI為26.04±2.20。兩組受試者的基本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顯示,在12min跑后5min短時恢復期HRV指標結果對比中,實驗前后,有氧組時域指標HR、RMSSD、頻域指標LF、HF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時域指標SDNN/HR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實驗前后對照組HRV各指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前,有氧組和對照組HRV各指標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后,有氧組和對照組比較,時域指標HR、頻域指標HF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時域指標SDNN、SDNN/HR、頻域指標LF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其余指標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12min跑后5min短時恢復期HRV指標參數結果比較(>)(n=12×2)

表1 12min跑后5min短時恢復期HRV指標參數結果比較(>)(n=12×2)
注:組內有氧組,*表示P<0.05,**表示P<0.01。組間比較,實驗后,#表示P<0.05,##表示P<0.01。
眾多研究表明,長期規律體育運動能夠改善靜息狀態下心臟自主神經的平衡功能,增強心率變異性水平及心臟心血管系統功能,而近年研究發現運動干預對于戒毒有著良好的積極作用。有研究者[3]對11名靜坐少動的青年男性進行為期12周的騎車運動研究,發現研究對象代表迷走神經活性的HRV指標明顯增高,表明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增強。丁薇[4]等發現,間歇有氧運動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改善心率變異性指標,從而提高自主神經功能。通過有氧訓練干預,增強受試者心肺功能,改善自主神經系統調節,提高心臟、心血管能力及心率變異性指標水平。人體能夠對外界的刺激產生應激反應及適應,長期規律的有氧運動不僅能增加機體的有氧能力和骨骼肌氧耗,還能增加靜息狀態下迷走神經活性,降低安靜心率和心輸出量。靜息狀態下,主要以迷走神經調節為主,受其支配更多,使得心率減緩,讓人保持安靜。適宜的有氧運動能夠改善強制戒毒人員的心肺功能,同樣也能夠刺激自主神經,增強對心臟的保護和調節。
運動開始后,機體接收到刺激信號后,腎上腺髓質釋放的腎上腺素,激活交感神經活性,副交感神經被持續抑制,導致運動中心率的上升和心室收縮功能提高[5]。結果顯示兩組頻域指標LF在短時恢復測試中,仍處于較高活性的水平,此時交感神經還未完全撤離,有氧組交感神經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有氧運動干預有利于運動時交感神經活性的激活。有氧組時域指標HR、SDNN、SDNN/HR、頻域指標HF顯著優于實驗前和對照組,是由于當運動停止后,機體不再釋放興奮信號,心率立即開始降低,此時可能是由于迷走神經重新激活導致[6],但隨著恢復時間的持續增加,交感神經撤離,興奮性降低,而副交感神經活性逐漸恢復,開始調節,進入“慢速恢復期”,此時心率持續下降,直至恢復正常。
有人認為,運動后迷走神經再次激活且交感神經張力下降是造成心率變異性變化的主要原因。在運動后短時恢復期(5~10 min)進行測量,發現腎上腺素水平、血乳酸濃度及機體中代謝累積的酸性物質等影響因素共同決定了迷走神經再激活水平,以及恢復期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程度[7]。當運動強度、負荷增加,血液中累積的酸性物質含量和疲勞程度也會急劇增加,導致心率恢復減緩,同時也會影響與迷走神經相關的心率變異性指標恢復。此外,不同的運動項目、運動形式、運動時間,乃至運動適應等因素,都可能是影響恢復期自主神經和心率變異性變化的主要因素,但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需要進一步實驗、探索。因此,運動誘導心臟自主神經系統發生的變化非常重要,通過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強制戒毒人員心臟自主神經的恢復,改善心血管調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