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靖 姜海陳 張穎璐
摘要:餐廳環境會影響老人的心情和身體健康,餐廳是吃飯的地方,也是人們交流娛樂的場所,與養老院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從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入手,分析當下養老院餐廳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適合老人的餐廳設計方案。最后,筆者結合實際項目應用理論,旨在為養老院餐廳空間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老年人;心理;養老院餐廳;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6-0-02
0 引言
20世紀開始,中國老齡化趨勢日益顯著,老齡人數不斷增多,由于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日益增大[1]。大多數家庭面臨兩個年輕人養四個老人的現狀,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不僅要為家庭開銷奔忙,還要花費精力照顧孩子,沒有精力和時間照顧老人,空巢老人現象凸顯。因此,養老院紛紛建立,同時老人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使養老餐廳空間設計面臨巨大的挑戰[2]。本文從老人的心理角度出發,分析老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并探討目前養老院餐廳的不足及相應的策略。
1 養老院餐廳空間分析
1.1 老年人的特征
1.1.1 心理特征
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記憶力減退、身體器官衰弱的問題,因此行動遲緩,存在恐慌和焦慮的心理,這均屬于正常的認知老化[3]。人的心理因素是人因工程學的重要內容,它包括人的性格、能力、動機情緒以及意志[4]。心理變化會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情緒。因此,我們應從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要入手,基于他們的日常需求和情感寄托設計餐廳,打造出一個能滿足老人需求、安全方便的養老餐廳。
1.1.2 生理特征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生理機能減退,組織器官衰老,抵抗力下降,容易受病菌感染而發病。老人神經系統不斷退化,記憶力和認知力下降,可能出現記憶模糊、認知衰退、情感失落等問題,但多數家庭子女外出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老人容易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因此,餐廳需要老年化設計,結合多功能廳設置娛樂場所,不僅給予老人生理上的滿足,也給老人帶來心理上的快樂。
1.2 養老院餐廳現狀
對我國養老院餐廳調研,發現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1.2.1 餐廳使用率低
目前,國內只有小部分養老機構設立了餐飲空間,大部分沒有單獨舒適的就餐場所。有些老人喜歡把飯帶入臥室,一邊享用一邊與好友聊天。在非用餐時間,餐廳空蕩蕩的,顯得有些冷清。為了給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樂趣,設計時可在餐廳增加手工室、茶室等,通過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提高餐廳的利用率。于餐飲空間本身而言,顧客的消費需求從最初的功能性滿足向空間的人性化、個性化轉變[5]。
1.2.2 餐廳環境缺乏適老化設計
可以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特征,利用人體工程學設計出適合老年人的家具。小型養老院餐廳環境差,沿用了公共食堂餐廳的設計,沒有考慮老人身體不便的特點。在裝修追求省時省力,往往因為部分建材不合格,出現室內甲醛含量過高等污染問題,導致入住者頭痛、惡心、胸悶等[6]。長此以往,會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
1.2.3 餐廳缺乏情感要素
老人內心孤獨,有很多想向他人訴說的話。餐廳應為老人提供交流、娛樂的場所。很多養老院的餐廳過于簡單落后,只能滿足老人們的用餐問題,并不能滿足老人娛樂和談心的需要。養老院餐廳應該設置交流空間和娛樂區,方便老人交談,使老人產生情感共鳴。
1.2.4 餐廳燈光照明不足
一些養老院餐廳的照明系統模仿現代高檔餐廳,燈光昏暗,能夠營造浪漫的格調氛圍。這對年輕人來說沒什么,但對視力不好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同時,餐廳內有座椅用具和輪椅拐杖,如果室內光線不充足,老人不僅不容易看到,甚至可能出現摔倒等安全問題。
1.3 養老院餐廳設計原則
1.3.1 以老年人為核心基礎
養老院餐廳的設計要以安全、舒適、簡單為原則。老年群體特殊,我們不能用大眾化的設計理念設計養老餐廳,要根據老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運用適老化設計,注重養老院的每一處細節,打造出一個安全、舒適,能滿足老年人需求的特殊場所。
1.3.2 安全性原則
堅持安全性原則是養老院設計的首要前提,關系到老人的生命安全。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受傷滑倒等問題。市場調查發現,一個專為殘障人士設計的新型防撞扶手,選用比較好的鋁合金作為基材,用高分子PVC塑料蓋板和ABS樹脂作為底座,優點有防腐、防火、抑菌等,且易清潔和易彎曲,能滿足不同產品造型需求,減少磕碰[7]。
1.3.3 舒適性原則
舒適性原則需要結合人體工程學,考慮人體生理與心理上的舒適性,考慮餐飲空間設計中的功能分區、環境、風格主題、陳設裝飾、色彩材料等因素[8]。老人生活不便,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家具的舒適性尤為重要,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能使老人的身體和精神得到放松。家具的色彩搭配、軟硬度、材料等都會影響老年人,室內外溫度的變化也會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所以,設計時要考慮外部因素,重視舒適性。
1.4 養老院餐廳設計策略
1.4.1 餐廳家具空間尺寸合適
餐廳大部分空間被餐桌餐椅占據,餐桌桌腿可設置滾輪,方便拼接組合和移動,餐椅拉出后退的距離需要能滿足老人身體自由活動的需要,可在扶手處設置卡槽方便存放拐杖,一般休息椅的扶手高度是200~250mm[9]。家具要具有物品存放功能,以及分隔空間和組織空間的功能。
1.4.2 餐廳裝飾風格宜溫暖明亮
養老院的裝修風格比較莊重單一,家裝喜歡深色系材質,家具往往選擇紅木等,在視力衰弱的老人眼中,顯得更加昏暗單調。所以,養老院的裝修風格應該是溫馨明亮的,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明快的色彩,讓老人有更愉悅的視覺體驗。在設計上,不能僅僅滿足作為餐廳的使用要求,同時還要滿足老人的審美及心理需求[10]。
1.4.3 餐廳結合自然采光設計
餐廳由于建筑面積較大,在設計時可充分結合自然光,根據太陽的走向、光照程度,以及餐廳就餐區位,巧妙運用各種自然環境資源。餐廳最好使用落地窗,既能給老人更好的用餐體驗,又能讓老人在心理上有親近自然的感覺。在燈光設計方面,也要遵循功能、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11]。
2 以法國養老院餐廳為例
2.1 巴黎生態療養院
巴黎生態療養院位于街區管理中心,建筑造型新穎獨特,建筑表面采用相互交錯的顏色,醒目突出,令人眼前一亮。陽臺對角線設計別具一格,臥室配備了專屬陽臺,不僅給室內提供了充足的陽光,還有利于老人觀賞風景。餐廳吊頂設計復雜而不失美感,餐廳風格簡單大方,能給人一種親切感。
2.2 諾曼底山林間奧爾貝克養老院
養老院內部空間寬闊,從墻面到天花板涂抹的紅色油漆,帶來了視覺上的動感。隨著身體機能的衰弱,老人視力逐漸模糊,對微弱顏色不敏感,所以需要不斷提升餐廳內部的色彩對比度,用色差對比的設計方法,提高老人對事物的辨識度,激發老人的好奇心。不同質地和色彩的材料,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12]。
3 養老院餐廳空間設計方案
3.1 餐廳空間布局
餐廳空間的室內設計和功能布局應圍繞老人的適用性和需求性展開。用餐區設置易拼接的小方桌、長桌,可拼接起來召開會議,也可以滿足日常生活中老人多變的就餐方式和親朋好友探望時的就餐需求。還可以通過隔斷、滑軌和屏風靈活劃分多個空間,多功能廳可設置午睡區、棋牌室、藥品區和老人辦公上網娛樂區等。利用投影儀、電視等電子設施為老年餐廳增加更多的娛樂活動,實現多功能廳的復合運用,為老人提供信息交流、休閑娛樂的就餐環境。餐廳可以考慮與半室外空間相結合,以綠植為墻,給人清新又通透的感覺[13]。
3.2 餐廳家具設計
在家具選擇上,需考慮老人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即餐飲空間的用餐環境人性化[14]。餐具方面,避免選擇尖銳鋒利的刀叉,采用圓角設計,避免就餐時刮傷老人。桌子設計成圓角,桌上設置凹槽,以防止湯灑在地上。在空間、裝備、設施和醫護等方面,做好基本安保工作,保證老人在室內出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采取措施[15]。
3.3 餐廳裝飾
根據我國老年人的心理發展特征,養老餐廳裝飾風格宜溫暖明亮,局部可使用一些富有活力的裝飾元素。燈光除了照明,也是聯絡建筑內部物體關系的紐帶[16]。燈光的裝飾性使室內空間靈活而不呆板[17],對餐飲空間氛圍的營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8]。綠色設計在餐廳中的體現也很重要,植物具備多樣的色彩、造型、寓意等,對餐飲氛圍的營造具有不同作用[19]。此外,植物在空氣轉換的同時,也能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20]。
4 結語
本文針對養老院餐廳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能滿足老人需求的餐廳設計方案,總結了一些設計要點,合理劃分空間,實現餐廳的多功能化,旨在打造一個安全舒適、能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多功能餐廳。餐廳是飲食場所,更是社交空間,應使餐廳的功能和形式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 薛群,李佳,周超.休閑空間中的燈具設計初探——以午后系列燈具為例[J].大眾文藝,2019(19):99-100.
[2] 龐瑩瑩,熊瑤.淺談傳統清宮風格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8(23):74-75.
[3] 史雯雯,熊瑤.竹編藝術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05):118-119.
[4] 李可欣,邵曉峰.基于人因工程學的人體節律照明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8):62-63.
[5] 周子惠,張耀.體驗式餐飲室內空間設計探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8):102-103.
[6] 卓超慧,徐雷.淺析植物在家居空間中的作用與配置[J].美術教育研究,2018(22):54-55.
[7] 甘穎,于娜.肢體殘障人群的居住空間無障礙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06):109-111.
[8] 李函芝,厲群.特色餐飲空間設計中LOFT風格的運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9(15):65-66.
[9] 金凡欽,郝忠琦,厲群.人體工程學在人體類家具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9(23):116-117.
[10] 朱白茹,李芹,張乘風.淺析中式傳統建筑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8(24):108-109.
[11] 陳智,孔德金,熊瑤.對老上海風情主題餐廳的探討[J].大眾文藝,2018(23):38-39.
[12] 孫晨雨,黃維彥.文化元素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以日料店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9(14):100-101.
[13] 陸雨婷,徐宏圖,周超.“輕食”餐飲環境設計研究——以廈門肴約主題餐廳為例[J].大眾文藝,2019(13):67-68.
[14] 鞠民輝,蔣暉.新中式風格在餐飲空間中的設計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7):124-126.
[15] 翟子敏,李博,顧兵.當代老年公寓娛樂休閑空間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8(18):114-115.
[16] 秦韜玉,厲群,吳燕飛.餐飲場所設計——楊柳古村茶室設計(傳統元素應用)[J].大眾文藝,2019(20):120-121.
[17] 周元,齊亮亮,管雪松.餐飲空間中人工光環境的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05):42.
[18] 王雪春,耿濤.燈光環境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與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1):88-89.
[19] 郭牧云,張亞倩.植物景觀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17):70-71.
[20] 方海錦,吳冬蕾.探析室內綠化設計中禪宗思想的運用[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4):76-77.
作者簡介:馮靖(1997—),女,江蘇無錫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室內設計。
姜海陳(1998—),男,江蘇宿遷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張穎璐(1982—),女,江蘇南京人,博士,講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室內設計、生態綠色建筑技術、木結構建筑城市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