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娜
摘 要:美術專業是培養學生藝術性人才以及綜合性人才的專業,在美術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繪畫、雕塑和書法等形式作為核心課程, 其中繪畫教學在美術專業課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下,美術專業的教師要強化教學設計,更新教學思路。本文闡述了美術專業繪畫教學的重點內容以及繪畫教學的內涵,并探究了目前在繪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繪畫教學課程改革的措施,以便增強繪畫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美術專業 內涵 重點 繪畫課程
目前高校的美術專業對繪畫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也對藝術類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繪畫教學中,為學生傳述基本的理論知識,是增強學生繪畫功底的基礎,同樣也是引導學生熟練掌握繪畫技巧的關鍵。因此,繪畫教師應該不斷地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繪畫學習有深入地理解,并為學生設置更加清晰的繪畫目標,所以這就需要高校繪畫教師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制定多樣化、科學化、靈動化繪畫教學方案,讓學生充分體驗練習繪畫的樂趣。
一、繪畫教學的重點內容和內涵
1.繪畫教學的重點
美術繪畫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強化繪畫水平的;在不斷的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隨著人類在不斷地發展和勞作,積聚了極大的藝術魅力,也沉淀了很多美術繪畫的瑰寶,很多的藝術大師也通過繪畫的形式展現了對繪畫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從而使得繪畫成為藝術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給人美的享受,同時還能夠凈化人的心靈,讓人領略到美術的精髓所在。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美術教學,都需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因此,在繪畫教學中,要從速寫、素描以及色彩等方面入手。
素描是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繪畫基礎,素描在美術繪畫中的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被比喻為繪畫的骨骼或靈魂,為學生創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在素描學習中,首先是對線條技法的學習,讓學生先用線條組件物體的具體形象或者輪廓,這樣循序漸進的,才能讓學生對現實物體更好轉化到紙上。此外,在繪畫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深度理解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積極開展美術創作活動,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專業實踐,在作畫過程中多思考,多動手,多練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繪畫的技巧,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感知能力。
2.繪畫教學的內涵
在美術專業中,繪畫教學主要是借助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讓學生創作出不同的藝術氛圍,其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涉及的范圍也更加寬闊,比如:首先,在素描的教學中就涵蓋了對材料的使用,輪廓的設計,寫意工具以及框架線條等多種形式。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針對繪畫的內容設計出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讓繪畫教學能夠有鮮活的生命,為學生呈現出更加具有直觀化的教學內容。其次,在繪畫教學中,還包括了讓學生掌握整體的畫面兼容性與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內容,這些教學對學生掌握美術技法以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感知美術,增強了學生的美術素養,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美術思維,對美術專業的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隨著經濟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美術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繪畫在美術教育專業中的改革,也應該與時代的發展變化相結合,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出具有專業性以及職業性的高素質人才。比如:可以將民間繪畫或者中國畫納入到高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之中,不僅要立足于社會發展動態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時還要從美術教育的核心目標出發,為學生設計出系統的課程內容,重視對實踐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防止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出現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象,這樣才能夠將高校美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效率最大化。
目前,教育改革對繪畫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不斷加強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審美再造能力;讓學生具備扎實的美術基礎,鼓勵學生在繪畫中積極探索。繪畫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創新,從多個方面綜合分析繪畫方法,積極運用不同的繪畫方法來作畫,從而有效提高對學生的審美再造能力。此外,美術教育滲透中華文化,對課程的內容合理的配置,達到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因此,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師要對其加以重視。
3.繪畫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我國美術教育起步比較晚,但是美術教育已經成為藝術類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下,社會對藝術類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繪畫教學也有了更大的挑戰,必須要從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注重對繪畫教學的改革。首先,繪畫沉淀了很多中外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往的繪畫教學方式與新時期的發展不相符合;教師必須要積極創新;展示出繪畫的藝術價值。同時,通過教學改革還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助于增強繪畫技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悟美學藝術魅力,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觀念,培養發散性思維,不斷增強創新創作能力和審美再造能力,全面提高美學素養。教學改革在優化教學模式,增加美術專業教學深度,立足于培養綜合型美術專業人才的教學目標,對開展創新教學活動以及延伸教學內容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作用。
二、目前在繪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思路比較落后缺少創新意識
美術要求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甚至還要引領社會的整體審美能力,因此,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過硬的繪畫手法,還需要不斷的突破與創新,強化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從多個角度和方面對繪畫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很多高校的美術專業,沒有充分的認識到繪畫在學生藝術性和綜合性方面的價值,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停留在比較簡單的理論層次,或者對繪畫技巧的不斷重復方面,難以與社會對美術人才的需求相符合,很多繪畫教師的教學思路過于陳舊,一味地強調學生要多動手,多寫生,多練習,但是這種枯燥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很容易對繪畫學習喪失興趣,甚至有些學生不愿意主動的參與繪畫學習,繪畫有一種抵觸的心理,這對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提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難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2.招生的質量不平衡
雖然學校的教學效率以及辦學理念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學生的自身素質也與學習效率有極大的聯系。從目前很多的藝術類高校來看,學校擴大了招生規模,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美術專業學生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招生的要求也沒有以前那么嚴格;有些學生在高中階段,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課程的學習中,對美術課程的學習缺少時間和精力,因此,繪畫的基礎比較薄弱;但是有些學生受過很深厚的繪畫專業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須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與目標,然而,部分繪畫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教學方案比較籠統,并沒有為學生實行分層次的教學,使得有些學生的繪畫水平難以顯著提升,甚至有些學生還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這都不利于繪畫教學的有序開展。
3.繪畫工具沒有及時更新
繪畫課程涵蓋了很多方向和內容,需要高校為學生配置專門的軟硬件設施,以便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練習,讓學生扎實美術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美術繪畫中所需要的工具也并不是一成不變,顏料以及畫筆等都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但是美術繪畫工具的采購也需要一定的經濟支出,尤其是在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繪畫工具的損耗也在不斷的加大,因此就需要學校擴大開支,保證能夠滿足美術專業的學生,在繪畫學習過程中的工具需求,因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繪畫環境。從目前很多藝術類高校來看,對繪畫工具的采購還比較缺乏,沒有及時為學生進行更新,采購的費用也比較少,甚至難以滿足學生對繪畫學習的要求,這樣就會極大的降低繪畫學習的效率。
4.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繪畫學習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理論性的知識之后,需要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將這些知識和技術應用到繪畫中。這樣學生才能夠對繪畫有全面的學習和認識,防止了學生在學習繪畫時出現思維定式;或者盲目的情況。讓學生有自主思考的空間,發揮創造能力。然而,縱觀當代繪畫教學現狀,不難發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銜接還存在裂痕,有不少教師非常注重理論知識講解,卻忽視了美術專業實踐訓練。與此同時,有不少美術院校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數院校更為注重寫生、色彩與攝影等方面的實踐教學,在繪畫領域,并未制定可行的實踐教學目標,導致學生難以靈活應用,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在信息時代下,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得到了應用,通過使用互聯網實現了資源共享。如果繪畫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方式比較單一,實踐活動比較少;則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難以充分的掌握更多的繪畫技能。同時互聯網拓展了學生的美術視野,突破傳統課堂的限制,學生也有了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但是,目前有些教師對信息化不夠重視,教育創新還不強,沒有將信息化與繪畫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學手段也單一化,存在教學局限性。在教學實踐比較少,信息技術難以高效化應用的過程中,導致繪畫教學的質量難以提升,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范圍不夠廣,獲取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這些都會極大影響到學生進一步的發展。
三、繪畫教學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學思路培養創新能力
教師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直接的作用,在新時期下,素質教育為美術專業的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繪畫教學需要不斷的突破和創新,才能讓學生塑造出更好的作品,因此,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并最終以更高效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和創新能力。比如: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民間的藝術形式中汲取繪畫的元素,將民間繪畫資源和教學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繪畫靈感。首先,教師可以對民間藝術的地域特色進行分析和分類,結合不同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設置出相應的繪畫教學模式,拓展繪畫課程的教學資源,如: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民間藝術活動周等,其次,在藝術活動周上可以搜集全國各地的民間藝術形式,讓學生參展,并對民間藝術作品進行詳細介紹,以便學生學習。如:西藏的唐卡等,讓學生能夠對更多的繪畫形式有更為廣闊的認識和分析。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探索,從民間繪畫形式中汲取繪畫的知識和技法。
2.開展分層次的教學方式
為了更好解決學生之間在美術學習方面的差異性,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每個學生的繪畫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層次,為學生設置出具有針對性的繪畫教學方案,比如:通常一個班級繪畫能力比較強和弱的學生占據少數,大多數處在中間位置,因此,在繪畫教學中可以設置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對于繪畫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對其進行拔高訓練;而對于繪畫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先從其基礎入手,循序漸進的增強繪畫技能。其次,繪畫教學改革還應該要體現在課時設置方面;對繪畫的理論和實踐課時進行優化。從社會對繪畫人才的需求入手,依托于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構建出對應的教學內容。在課時設置上,加大繪畫的課時,調整授課人數,大班教學轉變為小班授課。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做出調整,使得繪畫課程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教材要凸顯傳統繪畫形式,還要與時俱進,從傳統繪畫藝術中汲取教學元素,使得繪畫教學豐富化。同時構建“階梯式”的教學,從中國畫的基礎知識開始,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和學習,汲取出中國畫的繪畫方法,并進行模仿與創新。
3.有效的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在新形勢下,教師更新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構建出具有體系化的繪畫教學課程,并且還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中國畫的課堂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通過設置具有趣味性的教學環節和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中國畫的學習過程中,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對中國畫學習的興趣。
“互聯網+教育”為繪畫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輕松的教學環境。比如:首先,中國畫在美術專業繪畫課程的教學改革中的作用逐漸凸顯,中國畫也是繪畫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前,使用互聯網技術搜集中國畫相關的資料,或者不同風格與不同時期,中國畫發展和變化的不同方式,從歷史背景來探究中國畫風格變化的原因。其次,教師還應該有效的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讓中國畫煥發出新的光彩。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幅“色彩”和“墨”相關的中國畫,鼓勵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使用不同的紙張,感受彩墨的效果,還應該從線條入手,為學生播放比較舒緩的中國民族音樂,通過將音樂節奏相融合,感受線條曲直,長短以及粗細之間的不同變化效果。繪畫教學中有效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對繪畫學習的興趣,提升了繪畫學習的整體效率。
4.利用實踐課程提升應用能力
繪畫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尤其教學改革下,對繪畫教學實踐的要求更高,通過將理論與實踐相匹配,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多實踐機會,多角度的感知繪畫,全方位的理解繪畫。繪畫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和應用,對實踐課堂也要優化,讓繪畫實踐能夠符合教學改革,并在實踐中增長繪畫知識,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繪畫水平。比如:繪畫實踐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郊外感受大自然,并使用素描、色彩等方式進行寫生,能夠讓學生全面的熟悉并掌握9H~9B鉛筆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場景,同時還要讓學生通過不斷的辨別,來認識不同硬度的鉛筆,和鉛筆的色澤深淺度等內容。此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的培養,通過欣賞、對比、討論以及思考等方式,讓學生從不同風格,不同作家以及不同類型等方面,深入地了解繪畫知識。比如:徐悲鴻先生的《八駿圖》、梵高的《向日葵》或者《星空》等作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繪畫欣賞和審美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繪畫技法的同時,感知美、發現美并有效的應用美;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解有關藝術大師的創造故事,以及他們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的繪畫精神,鼓勵學生尋找繪畫的樂趣,積極創新,努力進取。在繪畫教學中離不開實踐教學,在大量的實踐中能夠強化學生對繪畫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等,對培養復合型的人才十分重要。
結語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美術專業的繪畫基礎課程的學習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具有多樣性以及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激發學生對繪畫學習的興趣,并強化學生的繪畫技能、審美能力以及藝術素養等,促進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教師要對繪畫教學的內涵以及重要性有清晰的認識,并且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結合學生的繪畫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扎實學生的繪畫基礎,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章進.高校美術學專業繪畫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9,18(01).
[2]危才超.高校美術專業繪畫基礎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
[3]張興旺.高校美術專業繪畫基礎教學的思考探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04).
[4]劉洪.高校美術專業繪畫基礎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