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琛
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還需要滿足文化需求,文化需求主要以精神文化為主,通過世界文化領域對精神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產業結構,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服務。我國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圍繞博物館建立具有創新發展特點的文化產業結構,將社會主義建設、強國歷史使命等融入其中,有助于促進博物館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
0 引言
我國正在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具有創新特點的服務經濟體系,促進我國政治、文化以及社會全面發展。在促進文化發展過程中,博物館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博物館應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深入挖掘我國蘊含豐富的文化資源,將文化產業與經濟建設相互融合,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使博物館以文化產業為基礎,使文化產業成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新的途徑。
1 什么是博物館文化產業
人們在追求物質和精神需求過程中,物質與精神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由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共同組成,按照正確的生產經營模式,在生產經營中不斷開拓市場,建立市場化運行體系,為人們提供文化產業服務,在服務中人們會享用更多的文化產品,并且會產生探究興趣并參與到文化產業活動中,在活動中人們通過消費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我國博物館具有非營利性特點,在日常運行過程中會向社會提供文化服務,并且作為文化陳列以及展覽的主要環境,人們在博物館中游覽并在參觀中感受文化的發展。博物館展示文化產品的同時,吸引人們參觀和瀏覽,會讓更多的人產生保護和研究文化的意識,在保護和研究中文化不斷發展,最終形成文化產業。博物館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形載體,與文化蘊含的無形內涵相互依托,增強博物館文化產業的魅力,借助博物館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速度。
2 博物館屬于文化產業
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產業在早期發展過程中,用于人們獲取更多的文化資源,使人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在新形勢背景下,博物館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博物館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空間,通過博物館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隨著社會效益不斷擴大,人們對文化產業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文化產業衍生出更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在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同時,還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現階段各地區已經將博物館納入文化產業中,博物館具有文化產業的特點,使博物館原有的管理模式轉變為文化事業和文化企業相互融合的模式,不僅使博物館具有公益性特點,還成為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機構。
3 博物館文化產業有哪些特征
3.1 滿足人們精神需求
博物館陳列形式及類型豐富的產品,根據文化產品的形式以及類型,博物館為人們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務,通過服務最大限度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歷經時代的發展,文化產品已經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并且會散發出強烈的歷史文化氣息,人們在博物館學習、探究文化產品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來自歷史的召喚,不斷增強人們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的意識。人們在博物館感受到文化產品的魅力,有助于增強人們的歷史文化信心,使人們的精神和內心獲得充分的滿足感,進一步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人們以獲得的文化內涵為載體,不斷強化人們的道德素養。
3.2 傳播文化
與民間文化產品收藏愛好者相比,博物館收藏文化產品的主要目的,一是妥善保管文化產品,二是為人們提供觀賞文化產品的條件,三是傳播文化。其中傳播文化是博物館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博物館收藏的文化產品,按照時間分為歷史產品和近現代產品,按照領域分為人文、社會科學等,按照不同主題進行分類,不同的主題會展示人類在各個時期創造的文明,博物館會不斷收藏各個時期的人類文明,逐步建立博物館文化產業體系,從而為人們展示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豐富的文化產品會彰顯歷史文化蘊含的魅力以及創造的價值,極大地增強博物館傳播文化的能力。
3.3 行業間關聯性強
博物館文化產業行業間關聯性強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博物館會根據文化產品的類型進行等級劃分,不同等級的博物館,使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并且具備的功能主要用于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是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并且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第二,博物館文化產業形成的體系更加完善,體現出高度的整體性和統一性等特點。第三,博物館文化產業輻射面廣,在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滲透能力,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許多博物館圍繞收藏的文化產品,開發出具有文化特點的項目,如旅游項目、影視項目以及科技項目等,不同的項目會與更多的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在合作中為人們提供文化服務。
3.4 較強的原創性
文化產品具有原創性特點,原創性是文化產品的靈魂。博物館在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時,應重視文化產品靈魂的挖掘,將文化產品的特點,通過多種方式展示出來。博物館在文化產品征集過程中,應以獨特的角度發現文化產品的創造性特點,基于文化產品的創造性特點,在陳列文化產品時應凸顯創造性特點,為人們研究文化產品提供正確的視角,才能使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探究和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文化產業發展中,參與文化產業人數的增加,會使文化產業發展煥發出新的活力,一方面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會加深文化精髓傳播的能力,另一方面圍繞文化產業衍生出更多的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成具有綜合特點的產業格局。
3.5 凸顯文化產業發展方向和優勢
我國各個地區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地域特點,會使博物館文化產業具有地域魅力,博物館應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收集、展覽具有地域魅力的文化產品。由于地域文化產品表達的內涵以及精神需求不同,博物館在文化產業發展時,在各個環節做好文化產品的服務工作,包括藏品展示服務工作、文化宣傳服務工作、業務運行服務工作等,通過服務進一步增強地域特點,使博物館結合地域開拓出創新的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此外博物館在確定發展路徑后,通過設立不同的主題,使博物館文化產業體現出差異性,才能更好地吸引人們來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根據人們的精神需求,為不同的客戶群體提供適合的營銷模式,讓人們通過博物館獲得更多的精神文化知識,從而豐富人們的文化內涵。
4 博物館發展文化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4.1 缺乏產業運作資金
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機構,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向公眾開放時主要采用免費的方式,使人們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陳列的文化產品,博物館運行依靠財政撥款。但是在文化產業發展背景下,政府提供的資金無法保證文化產業正常發展。缺乏運作資金,不僅會減少相應基礎設施的投入,還會減少人員的福利待遇,專業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數量不斷減少。由于缺乏運作資金,文化產業發展的技術未能及時更新換代,缺少技術的支持會降低文化產業在市場環境中的運行能力。長此以往,博物館的文化產業將陷入發展困境。
4.2 產業運作模式尚不健全
博物館文化產業運作模式存在不完善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行政管理影響較大;第二,文化產品發展時,與市場發展出現脫離情況,多數博物館推出的文化產品具有免費屬性,極易被市場模仿,從而使文化產品失去創新發展的能力,極大限制了文化產業規模的形成;第三,博物館缺乏專業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專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多種能力,包括掌握經營方式、技術研發以及生產營銷方式等;第四,博物館缺乏對市場的研究,無法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滿足消費者精神文化需求的產品。
4.3 博物館文化產業的推廣尚處于起步階段
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嚴肅的形象,在宣傳過程體現出嚴肅性特點,無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此外博物館宣傳形式較為單一,其中免費開放是常用的方法,盡管會吸引人們前往博物館參觀文化產品,但是受眾的群體較少,人們的文化素養、年齡等均出現單一性特點。博物館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不斷擴大宣傳范圍,使更多的人可以進入到博物館進行文化產品的參觀和學習,在參觀和學習的過程中購買文化產品,為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5 博物館發展文化產業的建議
5.1 堅持辦館宗旨,明晰產業發展理念
博物館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大眾的原則,在為大眾服務的過程中,樹立以服務大眾為宗旨的理念,為人們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文化產業服務。博物館應堅持辦館宗旨,始終貫徹和落實產業發展理念,將服務大眾作為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推出創新文化產品,從而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此外博物館應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宣傳功能,在宣傳文化產業過程中,為社會提供精神文化教育機會,使人們在參觀博物館時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陶冶情操,促進人們文化水平不斷提升。
5.2 做好前期規劃準備,完善各類規章制度
博物館在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應在前期做好規劃,規劃內容包括各項準備工作、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等。在準備工作中,博物館應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使博物館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參觀環境,同時聘用專業技能較高的工作人員,以便貫徹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博物館的規章制度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策劃制度,二是生產制度,三是營銷制度,四是宣傳推廣制度。博物館應立足市場發展需求,結合博物館自身情況,使準備工作以及制度建立更加具體,才能使博物館在運行中可以實現預期發展目標。博物館在實現預期發展目標時,會使文化產業發展更加穩定。
5.3 深挖內部潛力,整合自身資源
博物館收藏的文化產品,自身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博物館應深挖內部潛力,通過不斷的整合資源,將博物館建設成文化基地,讓人們在參觀博物館時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包括文化知識、科學知識以及歷史知識等,一方面有效豐富人們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提升人們的審美水平。
在博物館以市場化理念進行文化產業體系建設期間,應利用文化產品蘊含的潛力,增強博物館的發展能力。通過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力,使博物館的運行方式體現市場化特點,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從事文化產業發展事業,從而促進博物館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5.4 加強人才團隊建設
博物館應加強人才團隊的建設,在團隊中需要配備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包括歷史文化研究人才、市場營銷人才、管理人才以及業務技術人才等。在建立人才團隊時,博物館應加大人才團隊建設的投入,一方面實施多種鼓勵性措施,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不斷優化人才隊伍,使博物館人才隊伍建設更加穩定,提升博物館產業文化發展能力。
5.5 產業運作機制必須順暢
博物館應建立順暢的文化產業運作機制,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博物館成立獨立的文化產品研發、生產以及銷售部門;第二,擴大文化產品的輻射范圍,在不同領域融入文化產品,使文化產品的受眾人群不斷增加;第三,建立競爭機制,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第四,博物館應不斷優化營銷模式,使文化產業發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進一步增強文化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6 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作為承載著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機構。在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針對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需要博物館轉變傳統的生產經營理念,堅持以服務大眾為主,積極推動文化產品創新發展的理念,一方面博物館應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在發展中不斷挖掘內部潛力,使各項資源得以有效的整合,另一方面重視人才隊伍以及運作機制的建設,通過專業化的人才以及運作機制,促進博物館文化產業穩定發展。同時,在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還應當深入挖掘館藏的文化資源,并不斷進行創意開發,創造出新的產品,再持續提高博物館人員的專業素質,促進我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琳.新時代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探析[J].經濟師,2018(9):191-193.
[2]朱霞.博物館使命與文化交流合作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132,136.
[3]黃劍青.淺談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7):85-87.
[4]周泉.簡論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絲綢之路,2016(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