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佛安,汪穎思
(惠陽三和醫院口腔科,廣東 惠州 516211)
牙列缺損是常見的口腔疾病,表現為恒牙部分缺損,導致牙齒的外觀受到影響;由于近年來患者越來越重視牙齒美觀程度,因此牙列缺損也逐漸被重視。牙列缺損發生后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如食物的咀嚼、口頭交流溝通等,如若不及時干預治療,還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對于牙列缺損,既往多采用固定義齒治療,但該治療方式僅可改善牙齒功能,其舒適度差,且穩固效果一般[1]??谇环N植屬于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定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其效果顯著[2]。本研究旨在探討口腔種植對牙列缺損患者修復功能及牙菌斑指數(PLI)、牙齦指數(GI)、齦溝出血指數(SBI)的影響,做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惠陽三和醫院收治的40例牙列缺損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齡18~48歲,平均(32.46±5.84)歲;缺損位置:磨牙區11例,磨牙后區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18~52歲,平均(32.64±5.90)歲;缺損位置:磨牙區12例,磨牙后區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缺損位置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診斷標準:參照《口腔頜面外科學》[3]中的牙列缺損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未接受過其他方法治療者;除牙列缺損外,其余牙齒無嚴重畸形、錯位者等。排除標準:凝血功能異常者;口腔嚴重感染或有炎癥者;既往有牙科疾病手術治療史者;合并主要器官功能障礙者等。本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固定義齒治療,對患者口腔進行消毒,選用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388,規格:10 mL∶0.2 g)實施局部麻醉。手術時首先清除缺損牙的殘余部分,對其進行消毒抗感染,1~2周后觀察患者的炎癥情況。待牙窩切口愈合且無明顯疼痛、炎癥、腫脹后進行備牙,采用印模灌模的方式制作模型,以鎳鉻合金材料烤瓷全冠,制備完畢后進行橋體試合黏固的操作,然后指導和協助患者完成義齒的佩戴。觀察組患者給予口腔種植修復治療,術前完善各項檢查,了解患者牙槽骨各項指標的實際情況,并依據患者個人情況制定植體置入方案。帶患者入室后進行常規消毒工作,選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缺失牙的牙槽嵴項部作H型或L型切口,翻開黏骨膜瓣,使牙槽骨充分暴露,以便于手術實施。定位點選擇牙槽骨,按照術前制定的手術方案鉆孔,首先使用先鋒鉆鉆導向孔,確認無誤后擴大孔徑。將準備好的植體植入,并以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沖洗,視患者的骨質類型,選擇合適方法使植體與骨質結合。如患者的復診結果良好,則依據患者的種植體類型、牙合關系等選擇合適的愈合基臺替代螺絲帽并行上部冠修復,1個月后取模制作烤瓷牙并試戴1周,之后確認試戴效果,完成種植修復治療。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臨床療效,依據《口腔頜面外科學》[3]確認牙列缺損的治療效果,顯效:治療后牙列缺損狀況明顯修復,患者的牙齒咀嚼等各項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牙列缺損狀況有修復跡象,修復體存在輕微松動,牙齒咀嚼等各項功能顯著改善,偶發紅腫疼痛;無效:治療后修復體嚴重松動或脫落,患者牙列缺損未得到妥善修復,各項功能無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修復功能評分,包括美觀度、舒適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語言功能,每項得分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牙齒功能修復越理想[4]。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的PLI、GI、SBI,在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使用口鏡、鑷子、探針等對患者進行視診與探針,評價患者的PLI(0分齦緣區無菌斑;1分視診無菌斑,探針可在游離齦和鄰近區域掛出微量菌斑;2分齦袋內、游離齦區可見中等對計量軟性沉積物,3分齦袋內、游離齦區及鄰近區域有大量沉積物)、GI(0分正常;1分輕度水腫,顏色輕度改變;2分牙齦中度炎癥,探診出血,色紅,水腫,光亮;3分牙齦重度炎癥,紅腫、水腫明顯,有出血傾向)、SBI(1分不出血;2分輕探牙齦溝出血;3分探牙齦溝時出血;4分牙齦有潰爛或其他炎癥),前兩項得分0~3分,最后一項得分1~4分,得分越高說明牙齒恢復狀況越不理想。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患者經過1個月的治療,其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修復功能評分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修復功能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較對照組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修復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修復功能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美觀度 舒適度 咀嚼功能 固位功能 語言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 20 5.25±1.21 8.23±0.62* 3.90±1.25 7.98±0.58* 5.61±0.82 7.69±0.69* 5.41±0.92 8.23±0.47* 6.41±0.56 8.11±0.69*對照組 20 5.29±1.24 6.81±1.14* 3.98±1.42 5.26±1.47* 5.56±0.89 6.69±1.14* 5.44±0.90 7.16±1.02* 6.51±0.55 7.02±0.48*t值 0.103 4.894 0.189 7.697 0.185 3.356 0.104 4.261 0.570 5.799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PLI、GI、SBI水平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PLI、GI、SBI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PLI、GI、SBI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PLI、GI、SBI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PLI:牙菌斑指數;GI:牙齦指數;SBI:齦溝出血指數。
組別 例數 PLI GI SBI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 20 2.11±0.45 0.86±0.24* 2.04±0.45 0.89±0.26* 2.97±0.52 1.28±0.30*對照組 20 2.09±0.46 1.55±0.48* 2.02±0.44 1.68±0.49* 2.95±0.55 2.23±0.62*t值 0.139 5.750 0.142 6.369 0.118 6.168 P值>0.05<0.05>0.05<0.05>0.05<0.05
牙列缺損使恒牙完整性受到破壞,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而導致牙列缺損發生的原因主要有牙周病、齲病以及外傷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影響患者的咀嚼、語言、面容美觀等[5]。固定義齒是靠固定裝置將缺牙兩側預備好的基牙或者種植體連在一起,缺失牙的解剖形態與生理功能起到修復作用,但患者無法自行取戴,對生活造成不便[6]。
口腔種植修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種植牙牙體是依據患者的牙齒特征進行制模而制作的,植入后與周圍牙無縫隙,不會發生擠壓、出血現象,效果顯著,并且兼具美觀效果,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和自信心[7]。據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升高;觀察組患者的牙齒功能中美觀度、舒適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語言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效果顯著,同時有效提高患者修復功能評分,改善預后。PLI用于評價口腔衛生狀況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其分值越高,表明治療效果越差;GI觀察牙齦情況,檢查牙齦顏色和質的改變及出血傾向,其分值升高,表明牙齦情況越差;SBI能夠根據齦溝出血情況對牙齦進行評價,反映齦炎的活動狀況,其分值越高,牙齦狀況越差。種植修復治療可獲得更為理想的牙齒功能,主要由于種植修復治療是將植體置入到牙槽骨中,形成人工牙根,這使得種植牙的強度較高,與自然牙差距較小,從而減少對牙齦的損傷,促進牙齒功能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的PLI、GI、SBI均低于對照組,提示以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PLI、GI、SBI分值,促進牙齒功能恢復。
綜上,牙列缺損使用口腔種植治療效果更為理想,可提高患者修復功能評分,同時降低患者的PLI、GI、SBI分值,促進牙齒功能恢復,改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