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燕,林 鵬,陳 佳
(濟南市口腔醫院正畸科,山東 濟南 250001)
頜牙壓低伸長為口腔科常見的畸形類疾病,其發病主要原因為長期牙缺失未修補,引起頜牙伸長,使修復難度增加;還因患者存在單側后牙正鎖頜,下頜牙無咬合接觸,出現咬合障礙,進而使磨牙伸長[1]。既往治療此類疾病常采用截冠、外科矯正等方法,其中修復戴冠容易損傷牙齒,外科矯正費用高、創傷大,且易因支抗不足導致治療失敗或影響治療效果[2]。微種植體支抗為近年來口腔科應用的一種新型技術,以其創傷小、性能穩定、操作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在臨床上;鎳鈦拉簧具有持久、力量柔的特點,是一種良好的正畸加力裝置,還可重復利用,在臨床治療使用中還可減少患者復診次數[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鎳鈦拉簧聯合微種植體支抗對壓低伸長磨牙患者頭影測量指標與疼痛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9年2月至8月濟南市口腔醫院收治的84例壓低伸長磨牙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42例)與試驗組(42例)。參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24例;年齡18~40歲,平均(35.35±2.38)歲;病程1~5年,平均(3.55±0.66)年。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9、23例;年齡19~41歲,平均(35.10±3.13)歲;病程1~6年,平均(3.65±0.6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牙體牙髓病學》[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頜磨牙缺損時間>2年者;無明顯牙體松動者等。排除標準:患有牙周炎者;全身系統性疾病者;X線檢測根尖陰影者等。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參照組患者予以微種植體支抗治療,局部麻醉腭前神經和牙槽后神經,在第一和第二磨牙的頰側植入微種植體支抗(普特醫療公司,自攻型1號,直徑1.6 mm,長8 mm),與牙長軸角度為60°左右;于第二磨牙與第二前磨牙的腭側植入微種植體支抗(普特醫療公司,自攻型2號,直徑2.0 mm,長10 mm),植入角度保持與牙長軸在90°左右,帶彎機頭操作。試驗組患者予以鎳鈦拉簧聯合微種植體支抗治療,微種植體支抗方法同參照組,同時增加鎳鈦拉簧進行加力,應繞過磨牙的頰溝和腭溝,掛到微種植體上,再用結扎絲(0.2 mm)結扎在頰側與拉簧之間,保持適中力度。每4周復診1次,兩組患者均持續觀察6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評估。牙齒排列有序,磨牙關系正常,前牙正常覆蓋為顯效;牙齒排列與磨牙關系有效改善,前牙正常覆蓋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 d、1周、4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5]評分,評分范圍0~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③于治療前后使用X線投影進行測定,并以腭平面(PP)作為基準平面,測定第一磨牙近中尖距離PP平面的垂直距離,即U6-PP;同時利用X線投影測量患者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頰尖至PP平面距離(U6-PP)、上中切牙點至PP平面垂直距離(U1-PP)、上前牙唇側傾斜度(U1-SN)、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
2.1 臨床療效經治療,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VAS評分兩組患者治療后1 d、1周、4周VAS評分均逐漸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
2.3 頭影測量指標治療后兩組患者U6-PP、U1-PP、U1-SN、ULP、LLP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頭影測量指標比較(,mm)
表3 兩組患者頭影測量指標比較(,mm)
注:與治療前比,△P<0.05。U6-PP: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頰尖至PP平面距離;U1-PP:上中切牙點至PP平面垂直距離;U1-SN:上前牙唇側傾斜度;ULP:上唇突度;LLP:下唇突度。
組別 例數 U6-PP U1-PP U1-S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2 33.18±3.09 30.01±2.67△ 33.50±1.66 26.42±1.04△ 98.45±1.20 92.42±1.16△參照組 42 33.29±2.82 31.32±2.78△ 33.35±1.42 28.45±1.00△ 98.22±1.08 94.45±1.05△t值 0.170 2.203 0.445 9.118 0.923 8.408 P值>0.05<0.05>0.05<0.05>0.05<0.05組別 例數 ULP LL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2 5.53±1.43 2.20±0.50△ 4.54±0.82 1.71±0.25△參照組 42 5.44±1.02 3.33±0.60△ 4.56±0.76 2.35±0.44△t值 0.332 9.376 0.116 8.196 P值>0.05<0.05>0.05<0.05
磨牙伸長屬于口腔科常見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第一磨牙早失,該疾病可能與患者自身上前牙牙槽骨垂直向發育過度、顎側傾斜及切牙過度伸長等因素有關,不僅影響面部美觀,還可能影響患者的自信心。所以隨著正畸技術的發展,伸長磨牙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微種植支抗釘技術在臨床中廣泛應用。通過微種植支抗釘方式可改善患者伸長磨牙問題,借助向下牽引的作用,使牙頸部嵴上壓迫嵴頂,出現骨吸收,改善牙齦的方向,以矯正牙冠位置至正常狀態,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牙根形態、牙周骨質密度以及位置等,易影響種植體的位置與深度,處理不當極易導致種植釘誤入上頜竇[6]。
鎳鈦拉簧其中一側可直接掛在腭側的微種植體上,繞過伸長磨牙的腭溝和頰溝,另一側可直接種植在頰側上,通過結合微種植支抗的壓入力,保持穩定且持久的效果,同時腭側直接掛在種植體頸部無需結扎,患者的舒適度較高;并繞過伸長磨牙的腭溝和頰溝,在合面無需用光固化樹脂等固定,無需每次復診重新結扎鎳鈦拉簧與微種植體支抗,患者復診次數減少[7]。本研究中,治療后1 d、1周、4周試驗組VA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臨床療效優于參照組,提示鎳鈦拉簧聯合微種植體支抗治療壓低伸長磨牙患者,可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疼痛反應,且療效顯著。
微種植體支抗的材料比較特殊,使用尺寸較小,材料輕便,無需骨鉆引導,且在植入后不同骨性相結合,優勢更為明顯,上中切牙可以起到較好的壓低和內收效果。通過在絕對壓低磨牙的情況下旋轉下頜平面,以達到牙槽骨、牙列形態的改善作用,并且打造足夠間隙,定位骸部,改善軟組織側帽。同時聯合調整合面鎳鈦拉簧的圈數可以協調頰腭側壓入力的大小,防止磨牙的壓入過程中向頰向或腭向傾斜,減少腭微種植體的植入,減少因微種植體支抗的植入對臨牙的影響[8]。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療后U6-PP、U1-PP、U1-SN、ULP、LLP均低于參照組,提示鎳鈦拉簧聯合微種植體支抗治療壓低伸長磨牙患者,可改善其前牙形態。
綜上,鎳鈦拉簧聯合微種植體支抗治療壓低伸長磨牙患者,可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疼痛反應,改善前牙形態,且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使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