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偉
(北京懷柔醫院口腔科,北京 101400)
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大部分患者是輕中度牙周炎,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常演變為重度牙周炎,多表現為患牙牙齦紅腫、出血,存在附著喪失,牙槽骨吸收較多,牙根因牙槽骨吸收、牙齦退縮而暴露,患牙松動,面臨脫落的風險[1]。因此,牙周炎患者應該及時就醫,定期進行口腔保健,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傳統的方法是單純的牙周治療,通過手術達到改善患者牙髓狀態的目的,但其屬于一種機械性療法,對于重度的牙周炎患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牙周牙髓聯合是在牙周治療的基礎上,通過分散患牙合力、建立協調關系等,使牙齒松動得到改善,同時修復缺失的牙齒,有利于牙周病變組織早期愈合[2]。本研究旨在探討牙髓聯合牙周對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指數與基質金屬蛋白酶-1(MMP-1)、基質金屬蛋白酶-8(MMP-8)、基質金屬蛋白酶-13(MMP-13)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懷柔醫院治療的6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21~57歲,平均(41.17±1.9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24~58歲,平均(40.19±2.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納入標準:符合《口腔科學》[3]中有關重度牙周炎的診斷標準者;患者30 d內未服用抗生素治療;經檢查牙髓活力遲鈍者等。排除標準:嚴重糖尿病患者;患有其他牙體牙髓病者;存在嚴重凝血障礙的患者等。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牙周治療,首先對患者全口牙齒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觀察牙齦色形質的變化,進行牙周探診,記錄牙周大表,根據患者的炎癥情況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對患牙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先進行齦上潔治術,2周后進行齦下刮治術,1個月后復診,如果患者炎癥情況控制不好,再次進行牙周齦下刮治術,2個月后復診,如果探診深度仍然較深則考慮進行牙周手術,囑咐患者進行定期的復診、復查。觀察組患者給予牙周牙髓聯合治療,牙周治療操作同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對患牙進行牙髓治療,先拍攝根尖片,觀察牙體和牙髓情況,進行開髓后拔髓,進行根管清理,用雙氧水進行沖洗,疏通根管,消除牙髓和牙周炎癥,用牙膠尖和熱牙膠進行充填;充填后再次拍攝根尖片觀察是否充填到位,進行牙體修復處理。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后1、2個月進行復診,并觀察治療后2個月的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①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后2個月臨床療效,顯效:患牙疼痛、紅腫消失,X線顯示牙槽骨吸收不再增加;有效:患牙疼痛、紅腫改善,X線顯示牙槽骨吸收增加緩慢;無效:患牙疼痛、紅腫無改善,X線顯示牙槽骨吸收程度加重[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1、2個月的菌斑指數(PLI)、牙周袋探診深度(PPD)、松動度(MD)、齦溝出血指數(SBI)。PLI采用菌斑顯示劑進行,患者含漱菌斑顯示劑2 min,觀察牙位上紅色附著部位。進行全口牙周探診,總分為3分,分數越低表明患者菌斑指數恢復越好;記錄各牙位頰舌面近中、中間、遠中6個位點的PPD、MD以及SBI,PPD為袋底到齦緣底的距離;MD分為1~3度,數值越高,表明牙齒的松動程度越重;SBI采用Mazza標準,齦緣下方約1 mm處探針輕劃,結合出血輕度進行評分,分值范圍為0~5分,分值越低表示出血情況越輕[4]。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個月的MMP-1、MMP-8、MMP-13水平,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6 0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檢測。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牙周健康指數與治療前比,治療后1至2個月兩組患者PLI、PPD、MD、SBI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牙周健康指數比較
2.3 齦溝液MMP-1、MMP-8、MMP-13水平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MMP-1、MMP-8及觀察組患者 MMP-13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MMP-1、MMP-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MP-13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齦溝液MMP-1、MMP-8、MMP-13水平比較(,μg/L)

表3 兩組患者齦溝液MMP-1、MMP-8、MMP-13水平比較(,μg/L)
注:與治療前比,*P<0.05。MMP-1:基質金屬蛋白酶-1;MMP-8:基質金屬蛋白酶-8;MMP-13:基質金屬蛋白酶-13。
組別 例數 MMP-1 MMP-8 MMP-13治療前 治療后2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2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2個月觀察組 30 0.41±0.01 0.05±0.02* 0.61±0.02 0.26±0.02* 1.18±0.02 1.16±0.02*對照組 30 0.41±0.02 0.33±0.01* 0.61±0.01 0.35±0.03* 1.17±0.03 1.17±0.02 t值 0.000 68.586 0.000 13.672 1.159 1.936 P值>0.05<0.05>0.05<0.05>0.05>0.05
牙周炎進展緩慢,牙齒出現附著喪失,結合上皮向根方退縮,加速牙槽骨的吸收,形成牙周袋。牙周炎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牙周炎齦下菌斑中革蘭氏陰性厭氧菌感染,由于患者口腔保健意識較低,對牙周炎的重視程度不夠,患牙常由輕度發展成重度[5]。目前,系統的牙周治療程序包括牙周的基礎治療、牙周手術治療、牙周修復治療、牙周維護期的治療。輕中度的患者進行系統的牙周齦上潔治術和齦下刮治術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對重度的牙周炎進行一般的牙周治療效果欠佳。
對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牙髓治療,可防止細菌的再次入侵,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患牙盡快消除炎癥、改善癥狀,徹底消除感染源,并嚴密封閉根管系統,使細菌不易再次進入根管系統,可以促進組織愈合,減輕患者的疼痛,相較于單純治療,療效較好,患者牙周組織恢復速度較快[6]。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PLI、PPD、MD、SBI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牙髓聯合牙周治療重度牙周炎患者,可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牙周健康指標,促進病情康復。
MMP-1是主要破壞牙周組織的介質之一;MMP-8可上調局部炎癥,加劇牙周破壞,MMP-1與MMP-8水平的升高可加重病情的發展;MMP-13主要與Ⅱ型膠原降解有關,與牙周炎的發展無明顯相關性[7]。牙髓治療可有效延緩牙周組織的破壞,促進牙周組織的恢復,同時進一步抑制和殺滅厭氧菌,起到減輕炎癥反應的作用[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齦溝液MMP-1、MMP-8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牙髓聯合牙周對重度牙周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齦溝液基質金屬蛋白酶水平,減輕患者炎癥反應。
綜上,對于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牙髓聯合治療相較于單純牙周治療臨床療效更為顯著,可以改善患牙的臨床癥狀和牙周健康情況,同時減輕患者炎癥反應,促進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