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鐵彪,張獻波,龍 明
(萬寧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海南 萬寧 571500)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冠動脈狹窄導致的供血不足,進而引起以暫時性缺血、缺氧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性疾病,且隨病情加重,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逐漸增加[1]。臨床上通常使用阿司匹林對該病進行治療,其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斷環氧化酶合成,進而抑制血小板凝集,但遠期病死率仍然較高。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卒心痛、厥心痛”范疇,故應以益氣活血、化瘀止痛為治療原則。丹參多酚酸鹽從丹參中提取,具備活血化瘀、清心止痛的功效,可有效保護血管內皮,改善機體微循環,阻礙血小板的聚集,主要用于血氨過多導致的肝性腦病、肝昏迷及其他精神癥狀等方面的治療[2]。本研究旨在探究丹參多酚酸鹽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液流變學與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萬寧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21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10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56例;年齡42~70歲,平均(56.33±12.56)歲;發病時間 1~20 h,平均(10.28±6.12) h;病程 2~8年,平均(5.14±2.22)年。試驗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55例;年齡40~71歲,平均(55.04±13.25)歲;發病時間 2~22 h,平均(11.06±5.14) h;病程 1~9 年,平均(5.01±2.8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西醫參照《冠心病防治指南》[3]中關于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中醫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關于卒心痛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無急性心肌梗死既往病史,肝腎功能健全者;對本次研究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等。排除標準:精神狀態不穩定或依從性較差者;伴有認知功能障礙者;既往有心衰發作史者等。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患者或家屬對此知情同意。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甘肅祁連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2021159,規格:25 mg/片),100 mg/次,1 次 /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47,規格:50 mg/瓶),200 mg注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治療,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癥狀。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發作次數、單次發作持續時間及疼痛評分。參照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5]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分值范圍為0~10分,分數越高,表明疼痛越劇烈。②左心室收縮功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監測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室舒張末期容積(EDV)、收縮末期容積(ESV)、左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變化。③血液流變學。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使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度等指標水平的變化情況。

2.1 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發作次數均減少,單次發作持續時間均縮短,疼痛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發作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比較
2.2 左心室收縮功能治療后兩組患者EDV、ESV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而LVEF水平較治療前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比較
2.3 血液流變學治療后兩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冠心病心絞痛主要由于機體發生炎癥、血管內皮破損等異常反應導致的冠狀動脈管腔狹窄,造成血小板凝聚、凝血因子異常分泌等,進而導致心肌急劇缺血致使胸骨壓榨性疼痛的臨床綜合征[6]。目前針對此類疾病的治療多以阿司匹林為主,該藥可有效阻礙血小板積聚,但治療過程中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不良反應,不宜長期使用[7]。
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病機在于氣血虧虛而導致的氣滯血瘀、陰陽失調,故應以活血散瘀、溫陽行氣為主要治療原則。丹參多酚酸鹽主要改善機體微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在促進血管生成、修復血管破損等方面發揮重要功效,其可有效保護心肌細胞,增強血液中血小板的活化功能[8]。隨病情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也逐漸加重,進而對患者心功能造成影響,EDV、ESV、LVEF可作為衡量心功能的重要指標,EDV、ESV水平升高可反映患者心功能受損嚴重。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單次發作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評分、EDV、ESV水平均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丹參多酚酸鹽可有效緩解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左心室收縮功能水平,與李馨等[9]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狀況與機體的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度等均有密切關聯,隨血液黏度增加,血管中血液流速變慢,局部發生凝結形成血栓,進而造成心肌性缺血?,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多酚酸鹽中的丹參乙酸鎂可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進而加快外周血液流速,同時抑制因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導致的血栓,進而改善機體組織微循環[10]。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丹參多酚酸鹽可降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改善血液流變學異常。
綜上,丹參多酚酸鹽可緩解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與左心室收縮功能,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