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華,馮榮璋,蘇健勇,杜俊毅
(玉林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筋傷科,廣西 玉林 537000)
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癥類型,該疾病有疼痛劇烈、起病急驟、病程時間長等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臨床醫學治療多主張采取非甾體抗炎藥或秋水仙堿治療,短期效果較好,但藥物治療過程中可能伴隨一定的并發癥發生風險。中醫認為,痛風性關節炎屬“歷節病”“痹病”等范疇,治療的主要原則應該是拖動毒素、消除炎癥、補充氣血。外敷一號中藥材含有大黃、白芷、姜黃等,具有消腫鎮痛、抗炎之功效,對于緩解患者疼痛具有積極意義[2]。本研究重點探討外敷一號加冰片聯合秋水仙堿對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生化指標與疼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廣西玉林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單一組(30例)與聯合組(30例)。單一組患者病程2~6年,平均(4.63±1.14)年;年齡 23~41歲,平均(32.09±3.22)歲;男性19例,女性11例。聯合組患者病程2~6年,平均(4.23±1.05)年;年齡24~40歲,平均(31.42±3.05)歲;男性18例,女性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病程、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實用關節炎診斷治療學》[3]與《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患者處于急性發作期;未接受激素與相關止痛藥物治療者等。排除標準:繼發性痛風性關節炎者;合并糖尿病史者;體質虛弱無法完成治療者等。本研究獲得玉林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單一組患者口服秋水仙堿片(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389,規格:0.5 mg/片),1 mg/次,3次/d,持續給藥1周時間。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外敷一號加冰片治療,外服一號加冰片基礎方劑組成:大黃、白芷、姜黃、黃柏各15 g,天花粉30 g,陳皮、蒼術、生天南星各5 g,將中藥制成粉末加入溫開水調和均勻,涂敷于雙層紗布上,再將冰片研磨成粉狀撒在藥糊表面,涂抹面積根據患者疼痛關節范圍決定,1次/d,外服處理,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周,叮囑患者治療期間食用低嘌呤食物,保持飲食規律,多飲水,多休息,減輕關節活動。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判定,顯效: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急性發作癥狀消失、皮膚顏色恢復正常,局部無明顯異常,可正常活動;有效:關節急性發作癥狀明顯改善、疼痛有所減輕,對日常活動影響減小;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活動仍受限,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②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5]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4、8 h疼痛情況,VAS評分總分10分,分值與疼痛感呈正相關。③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時間為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比色法測定血尿酸(UA)、C-反應蛋白(CRP);血液采集方法同上,使用法國 STAGO Emo Express 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血沉(ESR)。

2.1 臨床療效與單一組相比,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疼痛情況治療后4、8 h兩組患者VAS評分相較于治療前均呈降低趨勢,且聯合組較單一組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疼痛情況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后4 h比,#P<0.05。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
組別 例數 VA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4 h 治療后8 h單一組 30 7.26±2.26 6.18±2.06 4.82±0.87*#聯合組 30 7.31±2.31 5.27±1.38* 3.27±0.46*#t值 0.085 2.010 8.627 P值>0.05<0.05<0.05
2.3 生化指標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UA、ESR、CRP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聯合組較單一組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痛風性關節炎的病因與機體內UA濃度上升異常形成結晶體在軟組織中沉積、長期嘌呤代謝紊亂等關系密切。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服用秋水仙堿治療,具有選擇性的消炎效果,可以緩解患者的炎癥反應,降低疼痛感,但該藥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會使患者產生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
中醫認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脾腎虛損為“本”,痰濁、瘀血、濕熱為“標”。“濕”“邪”貫穿整個疾病過程中,治療主要以祛“濕”為主。冰片性寒、味苦,配伍外敷一號中的其他中藥后可引諸藥直達病所,可發揮有效抗炎、外周鎮痛效果,中藥組方中的大黃主要功效包括涼血、清熱、解毒、瀉火等;白芷主要功效包括活血、除濕、止痛、生肌等;姜黃可以行氣、止痛;天花粉主要功效包括清熱、瀉火、止渴、消腫等;陳皮能夠理氣、健脾、化痰等;蒼術可除濕、止痛等;黃柏有瀉火、清熱、燥濕、解毒等功效;生天南星有祛風定驚、消腫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可有效發揮消腫鎮痛效果[6]。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單一組顯著升高,聯合組患者治療后4、8 h VAS評分較單一組顯著降低,表明外敷一號加冰片聯合秋水仙堿能夠緩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療效果。
在痛風疾病發作時,患者機體促炎性細胞因子如CRP、腫瘤壞死因子-α等和其他趨化因子釋放到周圍區域中,加重痛風性關節炎的病情;痛風與高尿酸密切相關;尿酸鹽晶體沉積在滑膜韌帶和軟骨上,引起滑膜韌帶和軟骨的炎癥反應,炎性介質刺激局部神經產生疼痛,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通常氣血凝滯,血液處于黏稠狀態,導致ESR水平較高。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柏具有抗菌、抗血小板聚集、抗痛風的作用,對關節軟骨細胞有保護作用;冰片可以迅速抑制炎性物質的滲出,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黏度,并縮短關節腫脹的時間[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患者UA、ESR、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單一組,表明外敷一號加冰片聯合秋水仙堿能夠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緩解其炎癥狀態,降低UA水平。
綜上,外敷一號加冰片聯合秋水仙堿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療效顯著,能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緩解其炎癥狀態,降低UA水平,以緩解患者疼痛感,促進疾病恢復,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