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麗,唐 琴,周心荷,龔業瓊,劉 薇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超聲科,四川 成都 610086)
高血壓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較為常見,該疾病早期癥狀不明顯,與高血壓癥狀比較相似,患者只有輕微頭痛、胸悶等不適感,極易被忽略,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伴隨著病情發展,會發展成為心力衰竭;此外,高血壓也會誘發房顫,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1]。近年來臨床醫療技術在不斷發展,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檢查方式逐漸增多,臨床以心臟彩超與心電圖檢查為主,心電圖具有記錄清晰、抗干擾能力強的優點,但其對心臟結構的檢測能力不足,應用受限。心臟彩超具有無痛性、無創傷性,且其能及時查看心臟真實結構,檢查過程中優勢明顯[2]。本研究旨在探討心臟彩超在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確診的4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入選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齡51~83歲,平均(67.00±2.87)歲;高血壓病程2~23年,平均(12.50±1.32)年;高血壓Ⅰ期24例,高血壓Ⅱ期19例,高血壓Ⅲ期者4例。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所有患者經臨床綜合診斷確診為高血壓性心臟病者;患者依從性較好者等。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者;心功能Ⅳ級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自身免疫病者等。
1.2 方法心臟彩超檢查儀器為GE vivid E80,醫師協助受檢者取左側臥位,將前胸處徹底暴露出來,并將探頭的頻率設置成為1.4~4.6 MHz,對胸骨左緣位置進行掃查,掃查范圍包含長軸切面與心尖四腔切面、五腔切面,同時測量E峰、A峰、左心房、室間隔厚度等。心電圖檢查時醫師協助患者取平臥位,使用酒精擦拭需要連接導聯線的體表處,擦拭完成后連接心電圖檢查儀,紙速設置為25 mm/s,電壓設置為10 mm/mV,各導聯基線保持平穩,從而保證圖像清晰,采取自動分析與人工測量兩種方法相結合法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對左室肥厚、左室擴大左房增大、主動脈彈性減退、主動脈擴張的檢出率。②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時間與診斷次數,診斷次數為檢查左室肥厚、左室擴大左房增大、主動脈彈性減退、主動脈擴張所需次數的平均值。③分析典型病例心臟彩超與心電圖影像學圖片。

2.1 檢查結果心臟彩超檢查方法的左室肥厚、主動脈彈性減退、主動脈擴張檢出率分別為59.57%、23.40%、46.81%,顯著高于心電圖檢出率的38.30%、0.00%、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種檢查方法對左室擴大左房增大的檢出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種檢查方法檢查結果比較[例(%)]
2.2 診斷時間與診斷次數與心電圖檢查方法比較,心臟彩超檢查法診斷時間顯著縮短且診斷次數顯著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方法診斷時間與診斷次數比較
2.3 影像學圖片圖1-A:左房內徑增大,左室壁對稱性增厚,左室腔內徑向心性變小或離心性增大,室壁運動幅度增強或低平。主動脈增寬,主波幅度增強,重搏消失。圖1-B:二尖瓣波形中E波小于A波,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減低明顯,部分右心室舒張功能受損患者,心房充盈期與舒張早期流速比值增高,右心室血流減半時間被延長。圖2-A:ST-T改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斷以心電圖R波優勢導聯中ST段下移或T波倒置。圖2-B:左室高電壓:電軸左側偏為主要表現。

圖1 心臟彩超

圖2 心電圖
高血壓患者機體內循環動脈處于增高狀態,隨著病情發展會誘發各臟器功能衰竭,當機體血壓長期處于升高狀態時,會增加機體心臟負荷,影響患者心臟功能,表現為左室舒張功能衰退、左室肥厚,心臟的超負荷也會降低心肌收縮功能,導致該病的死亡率上升[4]。臨床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通常選擇心電圖,通過心電圖圖譜可以對心臟狀況進行評估,心電圖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生的電活動變化圖形的技術,其雖然可以判斷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然而并非所有心電圖顯示正常的就表示心臟正常,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心電圖檢查的診斷結果,會影響到患者的診斷與治療。
心臟彩超是唯一能直觀顯示瓣膜病變的儀器,其利用探頭發出的超聲波透過人體后掃查心臟與其相關組織表面,將反射回信號轉化成為影像圖。此外通過心臟彩超影像也能將心臟各結構顯示出來,可以精準地了解室壁厚度、心臟血管分布等等,掌握血流走向、流動速度,并以此判定病情[5]。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病理改變為左心房增大,可通過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左心房增大、左室肥厚等情況對高血壓性心臟病進行診斷,通過心臟彩超可以對心臟病變部位、大血管變化進行直接觀察,可以盡早且及時發現臟器病變[6]。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心電圖檢查方法比較,心臟彩超檢查法診斷時間顯著縮短且診斷次數顯著減少,表明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心臟彩超檢查可節省檢查時間,減少檢查次數,更易被患者接受。
心電圖可將P波增寬顯示出來,可檢測出心律失常與左室肥大,而心臟彩超可以觀察到左室肥厚與左房增大[7]。早期高血壓性心臟病室壁增厚并不是很明顯,因此較難對其進行檢測,通過ST-T段對左心室肥厚進行判斷只能診斷中晚期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診斷價值較低,心臟彩超可以直接觀察到心臟瓣膜活動、心臟形態及結構,形態變化的發生要比電生理變化早,因此心臟彩超有著較高的診斷敏感性[8]。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心臟彩超檢查,左室肥厚、主動脈彈性減退、主動脈擴張檢出率均顯著高于采用心電圖檢查,表明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心臟彩超檢查具有更高的檢出率。
綜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心臟彩超檢查具有更高的檢出率,并可節省檢查時間,減少檢查次數,更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