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穎,任 冰
(北京市仁和醫院超聲科,北京 102600)
胎盤植入是一種嚴重的產科并發癥,其是指胎盤絨毛異常植入子宮肌層,基底層的蛻膜發育不良所導致,與患者原發性蛻膜發育不良或創傷性內膜有關,與子宮的創傷有著較大的關聯[1]。在相關研究中,行剖宮產后的產婦再次妊娠后,出現胎盤植入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若未及時發現,會成為導致孕產婦死亡、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對產婦和胎兒造成嚴重威脅[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等進行檢查,二維超聲可直接觀察到胎盤的位置、形狀、子宮肌層附著情況,但不能觀察到胎盤后的血流情況;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式,可較為清晰地顯示胎盤與子宮肌層之間的血流情況,目前在前置胎盤檢查中被廣泛應用[3]。本研究重點分析了二維超聲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剖宮產瘢痕子宮胎盤植入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市仁和醫院收治的70例疑似瘢痕子宮胎盤植入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不同檢查方式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各35例。單一組患者年齡25~43歲,平均(34.25±6.19)歲;孕周 11~14周,平均(13.65±0.14)周;胎兒頂臀長4.6~8.5 cm,平均(7.54±0.12) cm。聯合組患者年齡26~45歲,平均(34.44±6.08)歲;孕周12~14周,平均(13.59±0.13)周;胎兒頂臀長4.8~8.7 cm,平均(7.57±0.10) 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為單胎妊娠;均進行過剖宮產手術;患者妊娠前無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等。排除標準:患有重要器官嚴重障礙者;存在嚴重認知障礙、精神疾病或明顯記憶損害者;患有傳染類疾病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單一組患者應用二維超聲檢查,將凸陣探頭頻率設置為2.5~3.5 MHz,陰道探頭頻率設置為5~7.5 MHz。聯合組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探頭頻率設置為5~7.5 MHz。在檢查時,患者采用仰臥位,對患者的子宮內部進行檢查,對胎兒頂臀長、胎盤的附著情況及羊水深度進行檢查,著重觀察胎盤邊緣和子宮頸口的相對關系,通過改變超聲探頭的方向,對位置關系進行確認,并對胎盤的的回聲進行觀察。檢查結束后,對超聲中的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對圖像中發現可疑胎盤植入的孕婦進行復查,并通過2名及以上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診斷。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種檢查方式診斷情況,二維超聲診斷標準:胎盤后間隙全部消失;經對胎盤基底進行觀察,有多個、大量胎盤靜脈血池,有或無血流信號;經對子宮漿膜層與膀胱壁間距進行觀測,呈變薄顯示;子宮漿膜層與膀胱壁間距表現為連續性中斷,與子宮漿膜下緊貼,顯示存在同胎盤回聲類似的擴張塊樣組織回聲,并向膀胱突出;子宮膀胱壁與胎盤間血供較豐富[4]。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標準:胎盤后間隙表現為部分或全部消失的情況;胎盤與子宮肌層間經觀測存在血流異常,胎盤實質內或后放有豐富血竇或血流,有動脈血流探及,以血流紊亂甚至對子宮肌層構成累及為表現;盈盤基底有明顯靜脈叢;經對胎盤基底觀察,血流信號呈消失顯示[5]。②將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效能進行對比,包括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度。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 ×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 ×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 ×100%。③分析兩種檢查方式的影像學圖片。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診斷情況手術病理診斷顯示,兩組患者均為陽性31例,陰性4例;聯合組患者檢出陽性30例,陰性5例,陽性檢出率為96.77%;單一組患者檢出陽性22例,陰性13例,陽性檢出率為70.97%,聯合組顯著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 4.786,P<0.05),見表 1、2。

表1 聯合組患者診斷結果(例)

表2 單一組患者診斷結果(例)
2.2 診斷效能聯合組患者診斷的靈敏度、陰性預測值、準確度均顯著高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診斷效能比較(%)
2.3 影像學圖片二維超聲檢查顯示胎盤增厚,胎盤內多發陷窩形成,胎盤后間隙消顯,宮壁血流存在擴張,胎盤內有漩渦樣血池,見圖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可觀察到多個形態不規則、大小不均等的無回聲區域,并在胎盤邊緣與子宮膀胱的交界處有著明顯的渦狀血流,胎盤的后方顯示均為低回聲去異常,見圖2。

圖1 二維超聲檢查

圖2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瘢痕子宮即子宮上存在較大的疤痕,是由于剖宮產、子宮肌瘤等子宮手術后,手術的不完善或方式不夠系統引發并發癥而留下的瘢痕。由于刮宮、剖宮產等操作,會使患者的子宮出現蛻膜基底層缺乏,蛻膜部分或完全由疏松結締組織替代的情況,因此容易出現胎盤植入。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對產婦和胎兒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早期的診斷對患者有著極大的意義[6]。
根據患者的病理組織,可將胎盤植入分為3個類型:植入性胎盤、穿透性胎盤及粘連性胎盤[7]。在發生胎盤植入的患者生產后,胎盤的取出會存在困難,即使患者的子宮狀態較大,也無法避免取出胎盤后的出血癥狀。但胎盤植入患者往往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若未進行檢查,則極有可能在患者進行生產時才發現,已經錯過了對患者治療的最佳的時機,嚴重者甚至會面臨切除子宮或大出血的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對該病情的診斷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但由于病理學的檢查會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的創傷,臨床應用不多。超聲檢查有著操作便捷、無創、無輻射的優勢,可對患者子宮與瘢痕部位進行檢查成像,對子宮中孕囊的位置、子宮瘢痕等情況進行觀察,對瘢痕子宮妊娠出現的并發癥進行一個較為準確的評估[8]。在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中,胎盤植入的部位較多分布在子宮切口處,分別位于前壁下段和切口位置0~2 cm以內的部位,只有少數位于切口處較遠的地方,且成像較為清晰,可為醫生提供直觀的診斷數據與成像[9]。在本次的研究中發現,聯合組患者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單一組;同時聯合組患者診斷的靈敏度、陰性預測值、準確度均顯著高于單一組,提示采用二維超聲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對孕婦有著較大安全性,所檢查出的圖像清晰,可準確地顯示孕婦胎盤的形狀、子宮肌層附著物及后間隙的狀況,利于醫生的診斷。
綜上,對瘢痕子宮胎盤植入的檢查中,采用二維超聲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能夠及時地發現患者的胎盤植入情況,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率,可對患者進行及時的處理,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可靠的圖像和依據,有著極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可進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