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滄州工貿學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近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職學校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更多的新的問題和新挑戰。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厭學、學業成績較低的現象,影響到了中職教育的教學及管理質量。本文從賦能三步法的內涵闡述出發,通過綜合研究積極心理學等實用技術,引導提升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以找到支持中職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進而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效能感。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中職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做淺顯的探討: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它反映了個體對自己有能力應對外在環境挑戰的信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信心。
學業自我效能感即學生對成功完成學習任務所具備的信念。中職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是指中職生在教師的主體作用下,以培養職業教育核心素養為目標,在中職學校的教育模式下,支持鼓勵學生合理有效地發現資源,強化資源,啟用資源,對自己的學業行為開展的一系列自我反思和自我發展的實踐活動。中職生在完成這些任務時,對完成學習目標所具有的獲得成功的信念,就是中職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
由于中職生大多是14歲~17歲之間的未成年人,正處在向青年的過渡階段,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有著向往成功學業的心理渴求。同時,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弱,致使他們即使有著對學業的向往,也會有畏難情緒,突出表現有:
1.學習基礎相對較差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由于中考失利,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退而求其次進入中職學校,普遍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而初中階段“后進生”的經歷,讓不少人內心敏感而自卑。而中考的失利又使他們承受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挫折感使他們漸漸失去對自己的信心,認為自己笨,影響其學習積極性。
2.缺乏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
多數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缺乏自信心,尤其進入中職學校后,教材的內容邏輯、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學習方式與初中完全不同,很多學生難以適應,容易產生自卑等負面情緒,同時,現在的中職學生普遍內在資源較弱,自信心不足,一遇到困難,就想退縮或放棄,他們越來越不愿意學習,甚至害怕學習,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綜合職業能力,當今時代需要的人才,首先必須具有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因而,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發展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實現終身發展的需要。中職學校通過培養學生在學業、生活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效能,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更好的走進社會、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賦能三步法,是基于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觀,綜合利用積極心理學、焦點解決等心理學理論及實操技術,創建的支持中職學生提升自我管理效能的師生互動和自我激勵方法。

中職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他們渴望擁有優秀的學業。然而,長期的自卑心理和自我認識偏差,嚴重阻礙他們進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健康發展。通過賦能三步法,幫助他們通過對自身優勢的分析,開展自我覺察和自我評價,發現自身能力和經驗中已經具備的內在資源,使中職生產生不斷戰勝自己,產生積極進取的主動意愿,進一步通過教師的激勵,強化學生對解決問題和自我提升的自信心和主動性,找到自我提升的途徑,進而教師通過督促和引導,激發和推動學生的積極行動,實現學業的進步,提升學業的效能感,學生通過實踐產生了積極的體驗,并將這種方法內化為自我管理的資源,幫助其開展進一步的學業自我管理,形成學業的自我效能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教師充分發揮其鼓勵、引導、督促、反饋作用,學生就有機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實現對學業的自我管理。在課堂上,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作用,在賦能三步法的應用當中也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獨立意識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問題”里的“資源”,要善于提問,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內在資源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探索,從而達到對自我能力的“頓悟”,進一步,教師的認可和贊美,讓學生體驗到被尊重被認可的需要,激發他們自我價值實現的積極欲望,增強學業自我效能感,從而付諸行動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賦能三步法實施的根本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自我管理的效能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其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賦能三步法的實施過程中,發現資源、尋找解決途徑,以及行動執行的主體都是學生,他們有著充分的發揮個性、積極體驗,乃至求新求異的空間,通過實踐,煥發學生對自我和未來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激勵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發展,成為符合企業和社會需要的發展性應用型的人才。
綜上所述,依據職業教育發展需要,在中職學生的學業管理方面實施賦能三步法,一放面更新了教師發展性的教學理念,科學提升課堂質量,形成基于積極的師生互動模式,同時,改善了中職學生的負向思維方式,以提高職業素養為核心,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效能,培養學生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促進中職學校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