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紅 文
2020年12月28日上午10時,濰柴集團又迎來新的里程碑時刻——正式宣布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臺。毋庸置疑,站上了年銷百萬臺發動機高階的濰柴,又一次給商用車行業帶來極大震動。曾經流行的一句話——“得發動機者得天下”,已被市場驗證所言不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20年1-11月,商用車產銷大約在470萬輛左右,預估全年超過500萬輛。而同期,濰柴重型機銷量已超過50萬臺,居行業第一;輕型機超過20萬臺,首次躍上第二高位。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客車市場繼續下滑的狀況下,濰柴客車用動力配套量已躍居行業第一,在12 m大巴、校車等領域的份額達到80%。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0年1-11月,商用車用多缸柴油機累計銷量297.34萬臺,濰柴在商用車用多缸柴油機市場份額中領先,占比22.63%。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2020年商用車新車總銷量中,配裝濰柴機型的產品平臺覆蓋重卡、輕卡、大中輕型客車等商用車全領域。其中,濰柴動力在重卡市場占有率超過30%,在輕型車市場份額突破18%。

濰柴集團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臺發布儀式
2020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濰柴提前布局,從海陸空、國內外緊急儲備資源,大年初三搶先開工,成為行業內首家復工復產的企業,并直接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300多家企業復產滿產。濰柴搶先行業起跑,依靠全系列全領域形成的競爭優勢,在重卡、輕卡、工程機械、農業裝備等市場一路開疆拓土,市場銷量和占有率節節攀升,WP2.3N、WP3N、WP4.1N、WP4.6N、WP7、WP8、WP9H、WP10H、WP10.5H、WP12、WP13、WP13NG等多款產品呈現爆發式增長。
濰柴2020年度產銷發動機超過100萬臺,同比增長33%。如果按照全年365天24小時不停運轉的話,每天需產銷2 740臺,每個小時需要產銷114臺,平均每分鐘就要有2臺發動機下線并投放市場運營。這樣的產銷速度不僅在我國發動機歷史上前所未有,在全球商用車領域也是一個奇跡,標志著濰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
百萬臺產銷量的實現,充分展現了濰柴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通過持續改進和不斷優化提升,濰柴已成功擺脫了因產量規模變化而帶來的質量波動,從產品規劃和設計、前端零部件管理、中間生產環節管控、產品售后服務以及問題反饋改進,形成完善的閉環管理,實現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控。
更為重要的是,濰柴經過十幾年的布局,智能制造和自動化流水線已經支撐起大批量的生產制造。僅2020年,一號工廠就完成自主AGV運輸車、自動涂膠裝置等自動化改造項目28項。與此同時,視覺識別、數據采集、智能噴涂、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應用,也進一步豐富了智能工廠的內涵。特別是在關鍵工序廣泛普及機器人,將智能制造貫穿產品生產全過程,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將工人從高危、繁重的勞動工序中解放了出來。
除了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信息化系統也有效支撐了生產制造向高質量、低成本、高效率轉型。每臺柴油機需要上千個零部件,每天幾千臺的生產任務、數萬筆的物料投送頻率,新一代的MES生產拉動系統快速準確處理龐大的數據信息,保證了整個生產現場物料的投送。此外,ERP生產計劃系統、CRM銷售訂單系統、WMS倉庫管理系統、SRM采購管理系統、EAM企業資產管理系統等信息化系統,覆蓋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計劃制定、生產計劃執行、發動機銷售整個生產生命周期,多個系統相互協作,確保了百萬臺規模的生產秩序。
雖然身處傳統制造領域,濰柴緊跟時代脈搏,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先進的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制造在設計、生產、制造到服務全生命周期的落地。作為工信部首批46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之一、國家首批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起草單位,2020年1月10日,濰柴成功入選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評選的全球“燈塔工廠”,目前中國僅有4家企業入選。
此次發布儀式上,濰柴又提出了2021年銷售150萬臺發動機的新目標。可以想見,2020年賺得盆滿缽滿的國內獨立發動機廠商,恰如接到又一封內容驚人的“挑戰書”。
在主要配套國內商用車的多缸柴油機企業市場,濰柴動力的占有率當仁不讓位居首位,而這個第一并不是因降價而來。濰柴配套的整車品牌經銷商普遍反映,濰柴機較貴。在國內商用車動力市場,濰柴發動機的價格不但與本土同類品牌差距較大,而且高于源自歐美的主要競爭對手10%。不拼價格的濰柴底氣何來?主要是對核心技術的掌控。
70多年來,濰柴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連續10年研發投入累計超300億元。由此,企業打造出 “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工匠創新+基礎研究創新”四位一體的新科技創新體系,培養了一大批敢為人先、銳意創新、無私奉獻的科研強隊,掌握了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液壓動力總成、農業裝備CVT動力總成、新能源動力總成等4大動力總成核心技術,在發動機板塊搭建起了高速機與中速機并舉、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并重的全系列產品平臺,成為全球產品線最全的少數幾家企業之一。
其中,國內第1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大功率藍擎發動機、國內第1臺大功率缸內直噴天然氣發動機、國內第1套自主ECU電控系統,濰柴“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商業化柴油機發布……濰柴書寫了一系列“第一”。
不斷涌現的創新成果,讓濰柴在商用車領域的開拓伸向更多的細分市場,使其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濰柴N平臺產品的全面爆發則使其輕型車動力業績翻倍,全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比增長134%,行業排名從第6名跳至第2名,2021年將挑戰行業第一。
根據行業市場人士的分析,2021年商用車競爭的焦點將在上半年國Ⅵ新品上市階段爆發。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早在2013年,濰柴發動機產品就順利通過歐Ⅵ認證,成為國內首家通過歐Ⅵ認證的企業;經過國內法規及運營環境的針對性開發,2017年滿足國Ⅵ法規要求的濰柴發動機產品已經開始登臺亮相,并實現了從輕型動力WP3到重型動力WP13全系列平臺的覆蓋;2018年,濰柴以000001編號獲得了國家生態環境部的環保信息公開單,順利取得國Ⅵb排放認證報告;2019年,濰柴細分產品進一步實現完善,國Ⅵ板塊的羽翼漸豐。2020年,濰柴下線的100萬臺發動機中,20萬臺是來自國Ⅵ發動機的助力,配套產品覆蓋牽引車、自卸車、載貨車、專用工程車、國Ⅵ燃氣車等重點細分領域。
基于多年的專業技術沉淀,濰柴已經為國Ⅵ時代的來臨準備就緒。濰柴早已實現應用工程與整車生產的深度協同,從產品開發初期便與主機廠實現鏈合生產,形成閉環的研發流程,確保產品在投入實際運營后的實用性與可靠性。除保障國Ⅵ產品的品質和生產外,濰柴超過7 000家服務合作商共同打造出了強大的售后服務網絡,極大提升了服務保障能力。
諸多行業分析表明,由于2020年商用車新增量再創新高,2021年的商用車市場增速或將放緩,激烈競爭在所難免。可以預見,濰柴立下的150萬臺發動機銷量目標,將對2021年的商用車市場版圖的重新劃分產生巨大影響。

2020年,濰柴下線的100萬臺發動機中,20萬臺是來自國Ⅵ發動機的助力,配套產品覆蓋牽引車、自卸車、載貨車、專用工程車、國Ⅵ燃氣車等重點細分領域
心無旁騖搞主業!這是濰柴董事長譚旭光孜孜以求的理念和奮斗準則。
對于具有70多年建廠歷史、20年來保持高速發展的濰柴來說,2021年是企業踏上的又一個新起點。
據《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到2022年,山東力爭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萬億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級企業集團、30家以上綜合實力全國領先的百億級企業、100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
在山東的這盤棋中,濰柴集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支撐力量之一,而發動機作為主業,承擔著濰柴持續發展的重擔。據悉,濰柴已經提出,在2025年前實現1 000億美元的營收目標;完成發動機“雙百萬”戰略目標:即道路發動機銷量100萬臺,非道路發動機銷量100萬臺,整車整機100萬輛。
譚旭光曾不止一次強調,“2025年傳統業務要穩居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新能源業務要引領全球行業發展,打造受人尊敬的智能化工業裝備跨國集團”。
實際上,近2年,濰柴動力在商用車的未來規劃藍圖已初露端倪。2020年3月,濰柴2萬臺產能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建成并投產,為山東省打造“綠色動力,氫能城市”夯實了產業基礎;同年6月,濰柴再次投放150余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按下氫燃料電池推廣應用“加速鍵”。作為全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推廣應用的“領航者”,濰柴先后在山東濰坊、濟南、聊城、濟寧等地成功推廣300余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累計運營里程超過400萬km。
新時代,新挑戰,新目標,新未來。百萬臺,對于濰柴來說僅是一個新的起點,更激動人心的勝利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