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經過多年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實踐,我們發現提升全體參建人員特別是施工作業及管理人員的安全認識是實現減少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發生的一項重要工作。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安全認識(簡稱“安全認識”),簡言之就是一個人對待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安全的態度或觀點及由此而產生的相關行動。由低級到高級共分為三個層面。通過掌握人們所處的安全認識層面,之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不斷提升和鞏固,進而更好的為預防安全事件事故服務。
我們將安全認識層面定義為縱軸y,將為提高安全認識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所需時間定義為橫軸x,由此建立一個安全認識層面與提升措施及時間的關系示意圖,如圖1所示。原點O處定義為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安全認識的初始狀態。在安全認識的初始狀態下,一個人或一個群體表現出的安全認識是對自己即將所從事的工作領域的安全風險處于不了解、不熟悉的狀態,表現出的行為往往是不安全行為或發出不安全的指令等,例如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等。正因如此,我們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通過針對性的措施來提升其對安全的認識,即由安全認識的初始狀態提升到第一個層面、第二個層面及第三個層面。
圖1 “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提升示意圖Fig.1 The schematic of improving the “three-level” safety awareness
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與生存密切相關,這一相關性在動物身上有著充分的體現??v觀自然界中的所有動物,從出生起需要具備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迅速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因為它所生存的環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危險。認識和識別危險并進行躲避是首要問題,例如非洲大草原上,羚羊從剛出生就要先學會認識和識別哪些是對自己有危險的動物,然后學會躲藏,在之后的成長生存過程均要時刻保持和強化這種本能。
識別危險,保護好自己,想方設法生存下來,這是對待安全的本能認識,是一個動物個體以及一個動物種群能夠生存繁衍下去的基本前提。如果不能保護好自己就會被其他動物吃掉,即被自然界淘汰,因此各種動物都在千方百計的進行進化以更加適應自然界的生存法則。
對于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而言,所有參建人員均需要面對不同的安全風險,例如基坑負挖階段存在著坍塌、爆破、物體打擊等風險,土建施工階段存在著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風險,設備安裝階段存在起重吊裝、觸電等風險,總之整個施工全過程的每個階段、每個施工區域、每項作業內容均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安全風險。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將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與自然界動物的安全本能認識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共同點:一是生存(施工作業)過程是存在各種安全風險的;二是需要認識和識別這些安全風險;三是對這些安全風險需要保持警惕,并規避這些安全風險。因此,我也可以把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稱之為人的安全本能認識。由此我們可以概括出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的基本內容:首先認識和識別施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并采取措施主動規避,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的發生。
我們由安全認識的初始狀態提升至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在圖1上表示為由O點到A點,在這個階段內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過安全教育培訓、設置警示等方式使人們熟悉、了解并能夠認識和識別所從事的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同時能夠掌握正確的規避措施。
例如針對新入場人員,需要對其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使其不斷熟悉,并最終掌握自己所從事的施工作業活動中存在哪些安全風險以及如何規避。同時,我們對于已經識別出的存在安全風險的地方進行標識,提醒所有人員時刻保持警惕。例如在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基坑邊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
當安全認識由初始狀態提升至第一個層面后,還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強化鞏固,在圖1上表示為由A點到B點。
在此期間由于安全知識更新、內外部環境因素的不斷變化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不斷的通過安全復訓、繼續教育、安全技術交底、早晚班會、實操演練、經驗反饋學習、監督指導、獎懲考核等方式進行強化鞏固這個層面的安全認識。
通過入場安全教育培訓、設置安全警示標識等方式告訴作業人員施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讓其保持對這些安全風險的警惕并規避這些安全風險,即采取措施實現提升和鞏固人的第一個層面安全認識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安全風險并未減少或消除,因此是一種被動的安全保護方式。
在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認識和識別各種安全風險之后僅采取規避措施是不夠的,還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主動消除這些安全風險,進而實現減少安全事件事故的目的。
通過分析事件事故致因原理,可以得出安全隱患是導致事件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安全隱患的種類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例如人的各種違章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例如,工具、材料、設備、設施等的危險狀態,這些都是導致事件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安全隱患數量多少是影響安全事件事故發生概率的主要因素,安全隱患數量越多,由此導致的安全事件事故發生的概率就越大,安全風險就越高。因此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是減少事件事故發生概率、降低安全風險的最直接措施。
我們可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排查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主動來降低安全風險。
在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無論在哪個施工階段,伴隨生產施工作業活動的開展都會產生安全隱患,就會存在安全風險。我們在掌握了認識和識別安全風險并能夠采取正確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前提下,還需要主動去排查并采取措施去消除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為生產施工創造安全條件,即通過對施工作業過程中所使用的工機具、機械設備、材料、成品物項、能源、輔助設施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消除,避免由此而產生不可控的事件事故。
通過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總結出第二個層面安全認識的基本內容:主動排查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為生產作業活動創造安全條件,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的發生。
我們由安全認識的第一個層面提升至第二個層面的過程在圖1上表示為由B點到C點,基于第二個層面安全認識的基本內容,在這個提升過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通過開展安全思想教育,強化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即從思想上能夠達到主動排查安全隱患的意愿。這種主動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的責任意識和意愿具有非?,F實的生活意義,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購買各種商品時,小到一雙鞋、一件衣服,大到一輛汽車、一套房屋,每個人在購買時總要精挑細選,認真地對每個環節和細節進行檢查和試驗,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屬于人們的主動行為。通過開展安全思想教育的一個目的,就是使得這種負責的態度延伸到工作中。
另一方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技能培訓,通過培訓使人們掌握安全隱患的種類、形式和狀態等以及對應的正確的安全標準。這種培訓既包括理論知識,也包括具體實操實踐。
經過教育培訓后在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時,需要秉持事故事件很有可能在這里發生的態度,從多維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排查出的每一個安全隱患均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消除。
當安全認識由第一個層面提升至第二個層面后,還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強化鞏固,在圖1上表示為由C點到D點。隨著核電工程建設施工的不斷推進,產生的安全隱患的種類和數量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安全風險隨之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需要鞏固人們的第二個層面的安全認識。采取的主要措施概述如下:
第一,建立作業全時段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包括早班會檢查、正常作業時間檢查、夜間加班檢查、節假日作業安全檢查等,即從時間維度上實現對作業過程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覆蓋。
第二,建立全區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凡是有施工作業活動的區域和廠房就會產生安全隱患,就存在安全風險。因此,需要建立覆蓋所有施工區域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例如區域安全網格化制度。
第三,建立全專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絕大多數安全隱患的產生是伴隨施工作業活動的產生而產生,并隨著施工作業的推進而不斷變化。安全隱患涉及到各個專業領域的各個施工環節,例如電氣、機械、土建等專業,支模、綁筋、混凝土澆筑等環節,如何排查出各種類別的安全隱患,需要建立全專業人員參與的制度。
第四,建立全體參建人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包括施工單位、總包單位、監理單位及業主單位,從一線普通作業人員、班組長、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施工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施工項目主要負責人,必要時邀請第三方專業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的聯合對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討論、交流等活動。通過檢查、討論、文件審核等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該措施也是落實“一崗雙責”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重要內容。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第二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相對于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除了認識和識別安全風險外,還需要主動采取措施去降低安全風險。主動開展各種方式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核電工程建設施工創造安全的工作條件,客觀上實現了降低安全風險減少安全事件事故發生的目的,是一種主動的安全保護方式。
在安全認識的第二個層面,我們主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并采取措施進行消除、為生產作業活動創造安全的條件?;诎踩[患排查與消除的前提是安全隱患已經是客觀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已經產生的客觀事實。為此,還要對安全隱患產生的根源進行深入分析,去查找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進而掌握安全隱患產生的規律,從根源上預防和杜絕安全隱患的產生。
通過對安全事件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等安全隱患是導致事件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安全風險的具體現象。管理上的缺陷往往是導致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等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是事件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是安全風險的本質。因此可以得出導致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上的缺陷,從廣義而言,管理上的缺陷也是安全隱患的范疇。
圖2 安全隱患原因分析示意圖Fig.2 The schematic of the cause analysis for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根據多年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安全管理經驗總結分析,發現管理上的缺陷主要包括:沒有安全管理程序規定、沒有安全技術標準規范等管理技術文件;沒有按照安全管理程序規定和安全技術標準規范執行或執行有偏差;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對制定的安全管理程序規定和技術標準規范等文件及執行過程進行持續評估和優化等。
通過以上初步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第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基本內容: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原因分析,查找導致安全隱患產生的管理上的缺陷,采取措施消除管理上的缺陷;進而通過事先彌補管理上的漏洞的方式從根源上預防事件事故的發生。
由安全認識的第二個層面提升至第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的過程在圖1上表示為由D點到E點,基于第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基本內容,在這個提升過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即通過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需要遵守的安全管理程序規定和技術標準規范,根據生產作業過程的不斷推進進行補充完善,從制度上減少安全隱患的產生,降低安全風險。
第二,形成安全穩定的執行力,即只有嚴格執行安全管理程序規定和技術標準規范才能將嚴格的安全管理標準規范轉化為提高產品、作業活動及服務的安全性能的事實。如果不能嚴格執行,則不能實現減少安全隱患產生、降低安全風險的目的。
第三,開展經驗反饋,即通過對已經發生的事故事件和已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原因分析,查找導致問題發生的管理上的漏洞,充分吸取經驗教訓,制定針對性的措施避免類似問題出現。
當安全認識由第二個層面提升至第三個層面后,還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強化鞏固,在圖1上表示為由E點到F點,鞏固人的第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崗位輪換或工作交流制度,可以將核電工程建設施工定義為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參與工程建設過程的要素較多。由于分工不同,不同的單位承擔不同的作業任務,不同的崗位承擔不同的作業活動,但是各參與方在這一巨大的系統工程中所做的工作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安全認識更是如此。例如某個設備在設計時未考慮到在該設備吊裝時所需要的吊耳,那么到了具體安裝時就會給吊裝作業帶來不便,甚至是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需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輪崗制度來不斷加深相關人員的工作實踐和安全認識,使得所承擔的作業任務與相關聯的上下游的相關作業關系更為系統性。當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無法進行崗位輪換時,可以制定工作深度交流制度。例如通過定期組織專題會議來研討具體問題,不斷加深和鞏固各方的安全認識。
第二,建立安全監督監察和獎懲考核制度,制定的一系列提升和鞏固安全認識的措施均需要我們共同的進行遵守,但不乏會存在不嚴格遵守的現象。因此需要制定安全監督監察和相應的獎懲考核制度,以確保各種提升和鞏固安全認識措施的落實。
綜上分析,第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是一種從主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去消除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的措施,保護的范圍不只是作業人員自己,還包括所有參與人員。按照第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基本內容要求,我們需要做到無論是從事何種工作都應該以一名安全受傷害者的角度去思考,從結果是否會產生安全隱患、是否能降低安全風險、是否會導致事件事故的發生來評判所采取的指令或行動是否合適。
“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由低到高,符合一般遞進的邏輯關系,為更加形象直觀地描述“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之間的遞進關系,我們做如下示意圖,見圖3,包括核電工程建設施工在內的任何作業活動都有一個起點和一個終點,目的是從起點開始在完成規定的作業活動后順利到達終點。開始時由于受到經驗不足、知識欠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教育使我們的安全認識達到第一個層面,即我們能夠主動識別并規避安全風險,朝著目標“繞著走”。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后,我們的安全認識由第一個層面提升至第二個層面,之后需要主動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朝著目標“直著走”。當采取措施使得我們的安全認識由第二個層面提升至第三個層面后,除了主動消除安全隱患外,還需要對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從根源上杜絕。我們在實現“直著走”的基礎上,越走越寬,越走越快,最終實現順利到達終點的目的。
圖3 “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遞進關系示意圖Fig.3 The schematic of the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of the“three-level” safety awareness
當一個新的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首先發揮人的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主動識別這個新事物存在的安全風險,避免傷害到自己;當我們對這個新事物積累了一定的認知后,想辦法去消除或降低這個新事物本身存在的安全風險;再次,通過掌握這個新的事物本身存在的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通過制定措施進行改進和完善,從根源上去消除和降低安全風險。這一過程是一個安全管理實踐不斷積累的過程,也是人們的安全認識不斷提升的過程。通過提升安全認識之后,在后續出現更新的事物時或者在進行下一步、下一環節施工作業活動時,當我們還不具備或還沒有完全熟悉這個新事物或作業步驟或環節時,可以按照“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由低到高,采取相應的行動來實現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的目的,進而按照這種方式不斷持續進行后續工作。
如圖4所示,每一個循環對我們的安全認識都是一個鞏固提升過程,對我們的安全管理也是一個提升的過程。
圖4 “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循環提升關系示意圖Fig.4 The schematic of the cyclic promo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level” safey awareness
“三個層面”安全認識在具體體現方面是相互交叉的,即在對待某一個安全問題上,有的人對安全的認識是處于第一個層面,甚至處于安全認識的初始狀態;有的人能夠認識到安全風險,但是僅僅采取了規避的措施,未能主動去消除;還有的人能夠主動去預防。針對某一安全問題,我們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對其認識也是不同的。例如我們在幼兒階段不能識別過馬路的安全風險,但是到了小學、中學階段就可以解決了;還有一些新事物的出現,我們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對其產生相對正確的認識。
在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新入場的人員,特別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認識較低的農民工,進入到核電施工現場后,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如何提高新員工的安全認識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按照“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理論來指導,通過安全教育培訓,提升至或強化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使其能夠做到主動識別和規避現場存在的安全風險。
隨著新入場員工對環境的熟悉,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特別是部分新員工根據工作的安排擔任一些班組負責人、技術管理及監督崗位。在識別現場存在的安全風險之外,還需要對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并采取措施去消除這些安全隱患,主動降低安全風險,為施工作業活動創造安全的工作條件。
第一個層面和第二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的出發點和角度主要是以保護自己為主,當隨著施工作業活動的不斷推進,特別是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進入到施工高峰期后土建、安裝等交叉進行,多種安裝活動在同一區域內交叉進行,多個工種、多種設備集中進行作業,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因此我們所從事的作業活動在除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外,還需要考慮對其他人的影響,即需要提升到第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即保護自己和他人。
每個安全認識層面的提升措施和鞏固措施是連續和持續的,提升措施和鞏固措施也是互為補充的,在一定情況下需要綜合組織運用。
由于受到客觀事件的影響,人的安全認識是一個漸進的動態過程,因此,每個層面安全認識理論的內容是不同的,采取的提升和鞏固措施也是有區別的,但總的目的是一致的。安全認識的動態過程決定了“三個層面”安全認識之間的辨證關系,目的的一致性決定了“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的統一關系,體現出了辯正統一的基本安全認識觀念,其實質反映的是一種本質安全思維。
我們通過掌握“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理論的基本內容后,并據此制定需要遵守的安全管理程序規定和技術標準規范等文件,即將本質安全思維進行有形導出。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不斷變化,建立的各種安全管理程序規定和技術標準規范等文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和優化。而這種改進、優化和完善是一種自覺的行為且需要通過培育并形成不斷自我改進及完善的安全文化進行保障,自我改進及完善的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過程也是對“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理論內容的不斷豐富和發展。
經過多年核電工程建設施工階段安全管理實踐及總結,本文提出了“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理論,即第一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也稱之為人的安全本能認識,主要內容是首先認識和識別施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采取措施主動規避,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的發生。第二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主要內容是主動排查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為生產作業活動創造安全條件,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的發生。第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主要內容是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原因分析,查找導致安全隱患產生的管理上的缺陷,采取措施消除管理上的缺陷,進而通過事先彌補管理上的漏洞的方式從根源上預防事件事故的發生。這三個層面的安全認識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構成了辯證統一的基本安全認識觀念。我們掌握了“三個層面”安全認識理論的基本內容后,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方案并組織實施,逐步實現提升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安全認識,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該理論,最終實現減少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和預防安全事件事故發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