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武筱婷
廿載風雨兼程路,弱冠之年再出發!2021年5月8日,是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20歲生日。市場以源源的訂單為賀禮給了宏大研究院一份厚重的20歲紀念。站在新征程的起點,宏大研究院總經理安浩杰對未來、對市場、對客戶,有承諾、有信心。
《紡織機械》:今年以來,企業訂單情況如何?如何預期今年整體市場情況?
安浩杰:2020年以來,紡熔非織造產能在世界范圍內呈現爆發式增長,特別是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國際市場逐漸回暖,國際訂單需求也已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宏大研究院立足市場長遠需求,將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大型紡熔復合成套裝備項目的實施上。2021年1月,宏大首臺套800m/min紡熔成套裝備建成投產,受到了市場高度關注。
我認為今年大型、高速紡熔復合成套裝備仍能保持一定增長,但隨著新建設備投產,國內市場必將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大型的多模頭、高速度、低能耗紡熔生產線將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市場將催生對各類差別化裝備的需求。
《紡織機械》:目前,企業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安浩杰:宏大研究院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全部在建項目的順利實施。同時,已著手開展環境友好材料在紡熔非織造的應用研究、雙組分復合紡絲技術的應用研究,以及智能化非織造裝備的研究,作為下一代宏大非織造裝備的儲備技術,滿足市場對各類差別化裝備的需求。

宏大研究院認為今年大型高速紡熔復合成套裝備仍能保持一定增長。
《紡織機械》:在產品技術應用中,有哪些優秀的應用案例?為客戶帶來了怎樣的提升?
安浩杰:二十年來,宏大研究院扎根紡機行業,從產品設計、生產組織、工程服務全方位苦練內功以宏大V型設備的研發為契機,以縮短項目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為目標,以研發為源頭大力實現了設備的模塊化設計。
經過5年的項目實踐,模塊化設計方法對后續采購、制造、現場服務全流程環節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有助于縮短研發周期、提高項目實施效率、確保產品質量穩定。通過建立供應商準入、駐廠監造、飛行巡檢機制,嚴控主關件供應商質量關鍵點,逐漸形成了控制銷售渠道、自主設計研發、控制供應鏈、組織施工調試的全流程集成的系統性“交鑰匙”工程模式。除設備技術過硬、質量過硬之外,宏大研究院的“軟實力”也是促“硬發展”的核心。宏大研究院供應的不僅是一套設備,更是向用戶交付一把創造價值的“金鑰匙”。
宏大研究院憑借裝備研發、工藝技術、工程服務優勢兼具的獨有特色,不斷為客戶提供高效率、低能耗、質量穩定、運行可靠的精品設備與示范工程。產品不僅裝備應用于國內主要非織造產業集群區,并遠銷美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風采。
《紡織機械》:本屆紡機聯合展,企業重點展出的產品、技術是什么?
安浩杰:在本屆紡機聯合展以及隨后舉辦的CINTE展會上,宏大研究院第6代紡熔復合非織造布成套裝備將重磅發布,該裝備實現了以800米/分鐘高速度生產出10gsm以下的超輕薄非織造布,對提升卷材企業市場競爭力有非常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