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智專委”專家組成員單位,蘭溪紡織業智改總包商,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為蘭溪智改做了大量工作,除了項目調研、制定與實施,同時也為蘭溪政府和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咨詢診斷、合同評審、業務培訓等工作,廣受蘭溪紡企認可。
在康立科技總經理徐郁山看來,蘭溪智改之所以能夠收效明顯,得益于政府和地區企業的高度重視,這是智造技術落地的重要基礎。
“作為重要的紡織產業集群,蘭溪紡織業總產值超200億,棉紡織企業集聚。兩年來,蘭溪已經有2批試點共30家企業參與了智改項目,改造效果明顯。” 在兩年多的集群智改服務過程中,康立科技服務團隊切實感受到了蘭溪政府對紡織業發展的重視與支持,地區企業對于新技術、新理念的較高接納度。
“智改很受蘭溪企業歡迎,兩年的智改推進,企業家對工業信息化變革的趨勢有了正確的了解和高度認同,對工廠的智改意愿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徐郁山表示,蘭溪集中的產業布局,企業之間的需求一致性較高,這就讓智改項目的可復制性更好,也更容易實現高效的標準化推廣。與此同時,蘭溪紡織廠的設備普遍比較先進,這也為智改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康立科技較完整的棉紡織企業信息化系統深受客戶認可。

事實上,蘭溪的智改也面對諸多挑戰。康立科技在項目建立之初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地區紡織業從業人員偏老齡化,文化程度不高,這就讓智能化落地面臨了很大阻力。與此同時,紡織工廠設備種類和數量非常多,離散型生產,讓數據采集與管理流程的梳理充滿挑戰。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企業需求和痛點的把握、分析,這是智改的方向。”徐郁山說。
據介紹,在早期項目推進時,很多企業對于自身的需求并不明確,雖然在管理方面體現出了集中的需求,但并沒有系統的梳理,在前期調研時沒有充分的信息反饋,使得項目實施之初發生反復的情況。為此,康立科技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到企業車間實地參與生產過程,梳理詳細需求。正是基于這樣的信息梳理,康立科技開發出了較為完善、實用的棉紡織企業信息化系統,收到了地區企業一致認可。
“在蘭溪建設出國內最好的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讓智能化給企業帶去實實在在的效益增值與健康成長。”談及對智改工作的期待,徐郁山如是說。
據介紹,下一步,康立科技會針對蘭溪中小企業所面對的智改成本高、實施難、企業內部沒有IT人才等痛點,推進智改解決方案,搭建蘭溪紡織云平臺,使用SaaS化軟件系統部署,為蘭溪后續的“紡織百企提升”提供技術與服務保障。
對于康立科技自身而言,將依托當前的智改經驗和成果,延展服務,在產業鏈上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信息與業務流程的有效整合,為中國紡織產業鏈的競爭力提升做出更多貢獻。把紡織行業的智改經驗、技術,擴展到更多產業中,讓智改成果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