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思在第一批30家試點企業中承擔了近一半的智能制造項目。

蘭溪紡織業智改使試點企業平均效益提高了12.3%,每一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從89元下降到了87.3元,織機效率獲得大幅提升,水、電、蒸汽平均每萬米的消耗量分別下降了9.8 %、1.6%和5.6%......作為服務蘭溪智改項目的重點企業之一,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見證了蘭溪過去兩年的智改收效。
目前蘭溪有3萬多臺來自比利時和日本的頂尖裝備,裝備水平世界領先。高水平的裝備不僅大幅提升了蘭溪紡織的生產能力、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也能降低勞動力成本和能耗。“但是,一個產業要‘立得住’,企業是根本。” 環思市場營銷中心執行副總裁李寧表示。
在李寧看來,蘭溪紡織產業競爭激烈,成本高、利潤薄是“通病”,也是產業“痛點”。集群當下推進的智造項目,首批示范企業涉及紡織26家、印染3家、紡紗1家,且在推進百企提升,依托列入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契機,積極推行了“4+X”智能化改造模式,對于推動地區紡織業加快優化升級作用明顯。蘭溪紡織產業聚集,有信息化基礎并有龍頭企業作為標桿,是推進智改的重要優勢。
“環思是第一批試點標桿的總包商之一,為順利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創建,環思總部已在蘭溪設立子公司,并投入大量開發及項目服務人員,在第一批30家試點企業中承擔了近一半的智能制造項目。”李寧說。
作為供應商和總包商,環思始終基于企業長遠發展進行智改規劃。據介紹,目前環思參與的所有項目均已通過智能制造項目專家組驗收,并在持續優化過程中。李寧表示,智能制造是一個長遠之計,需要不斷深入企業內部需求,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和改變。他也坦言,作為中小企業集聚的蘭溪,企業數量多,產業協同尚待加強,再加上本地相關人才不足,該地區深入智改仍將面對不小挑戰。
李寧表示,集群和企業的痛點就是服務者的目標和方向,在持續的蘭溪智改項目推進中,環思將一直本著在紡織行業做深做強的思路,鏈接更多的為紡織企業減員增效的智能化手段,為蘭溪引入成熟的項目,如智能倉庫與貨架、AGV運輸、全智能視覺驗布、SaaS產品服務等。
“我們期待通過對蘭溪紡企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幫助他們更好地提高效率、減少損耗、提高產能、降低成本。全力推進紡織業‘機器換人’,實現生產設備、工藝技術、企業管理、銷售渠道全方位優化升級。”李寧表示,未來在蘭溪,“supET+行業服務商+行業制造企業”的合作模式將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行業的典型做法。蘭溪紡織業將通過不斷加大科創力度、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全面提升地區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