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林勝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10500)
建筑工程穩定的地基不僅決定著項目后續的施工安全,而且還可以為建筑的穩定奠定堅實基礎。在項目工程施工前期,對地基基礎巖土進行取樣分析檢測,可以有效指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較為常見的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方式主要分為試驗室檢測和現場檢測。試驗室檢測是在獲得現場工程地基基礎巖土樣本或者是土壤樣本后,送入試驗室借助高精尖儀器和設備完成對應的試驗檢測。主要測試的是巖土機械性能、力學性能、標注數據等。現場檢測則是在施工現場完成力學狀態測試,涉及動態滲透檢測、側向壓力檢測、靜態觸探效果檢測等,最大的優勢就是數據的直觀性強,但是缺乏普遍性且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一般是采取試驗室檢測的方式,按照“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取樣→樣品保存→運輸”的流程完成基礎準備工作,然后配合對應的技術完成檢測分析。
整個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的基礎與關鍵環節是對巖土進行取樣,在取樣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樣品數量。正常情況下,在同一建筑場地進行巖土取樣時,一般要選取3~5組分布均衡的樣品,并要保證其中至少有3組樣品來源于厚度各異的地基,以確保所選樣品更全面精準地代表地基基礎巖土的實際物理學性質[1]。對易受地理環境影響的邊坡工程場地,在雨季時節,由于降雨原因導致大量雨水滲入巖土層,邊坡土層發生蠕動,從而導致該土層結構發生變化,從密集轉變成松散。干旱季節則反之,如此循環反復。當土體蠕動速度超出其承受限度時,土質結構會發生改變,土體遭遇破壞。尤其是出現暴雨時,土體水分劇增,土體遭受破壞范圍將隨之擴大。因此,檢測人員進行現場取樣時,要確保樣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在標簽上詳細標注樣品來源位置。
采取樣品后要立即對樣品進行科學保存。只有合理科學的保存方式才可以確保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的效果與準確度。在進行巖土樣品采集過程中,要妥善保存樣品,避免其受外部環境影響,確保樣品原狀態,保證土質原有基本物理性質。為防止樣品變質,采集人員采集好樣品后應立即使用土筒對樣品進行密封保存,并做好相應信息標注。為避免樣品受到污染,采樣人員要使用膠布對土筒進一步密封,并涂好熔蠟,確保選樣過程中無任何干擾條件,以保證樣品質量,并及時送交試驗室。
巖石樣品與巖土體樣品的保存方式大同小異。采取巖石樣品后應立即對其進行密封保存,以保持其濕度,避免其暴露于空氣中發生濕度變化。在取樣過程中,要根據巖石不同構成材料進行針對性保護,例如針對泥土狀巖石樣品需進行嚴格密封。先使用紗布將樣品進行包裹保護,再涂上熔蠟進行密封保存。類似于硅質構成的巖石,由于其材質較硬,保存可以忽略濕度的影響,不需采取其他保護措施。
采取的樣品需保證其質量達標,才可進行后續試驗檢測,因此,檢測人員需對樣品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嚴格按照以下幾方面要點進行控制,具體方法見表1。
將保存好樣品及時運送到試驗室,在運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樣品的安全與運送用具的可靠性。要嚴格控制好樣品運輸的時間,以確保樣品檢測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在樣品運輸過程中,相關負責人需選取合理的運送工具,以保障樣品安全。如應選擇防震效果較好的專用箱子作為巖土樣品的運送工具,并采用軟紙、泡沫等軟墊材料填充樣品間縫隙,以防止其在運輸過程中因震動而產生損壞。運輸樣品車輛在運輸過程中要保持平穩車速,避免因運輸過程顛簸導致樣品損壞。搬運樣品人員在對樣品進行裝卸時,要盡量輕拿輕放,避免磕碰運送樣品箱子,最大限度減少不利因素對樣品的影響。

表1 樣品質量控制要點統計
對地基基礎進行試驗檢測的過程中,要依據試驗分析規則、制度要求以及樣品試驗檢測分析標準落實具體操作,在保證數據準確可靠的基礎上,落實技術控制方案,應用地基土特性檢測技術完成檢測工作。
全面檢測地基土的特性,可以協助檢測人員對建筑工程地基基礎的承受能力作出準確判斷。地基基礎巖土特性檢測方式可以根據地基基礎受力情況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動力特性檢測法[2]。檢測人員在進行動力特性檢測試驗時,可根據建筑場地土體的波動速度與場地微震進行檢測。另一種是靜力特性檢測法[3]。檢測人員在進行靜力特定檢測試驗時,可使用靜力觸碰與荷載試驗法進行檢測。
因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操作流程較復雜,在實施動力特性試驗測試過程中,檢驗人員要嚴格按照技術標準要求開展檢測,確保達到更好的檢測效果。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檢測人員要匯集大批參數,建立地基基礎變量模型,還可以通過靜力觸碰試驗,進一步掌握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巖土狀態以及性能。這不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促進施工進程,還可以為后期施工奠定數據資料基礎。
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對樣品的采集過程與樣品檢測操作流程皆要求嚴格。之所以要進行巖土層的檢測,就是為了能為工程項目地基修建提供較為合理的數據參考,所以要秉持精細化原則,按照技術規范完成具體的取樣處理。與此同時,檢測人員需要端正工作態度,從質量管控的角度出發,踐行動態化管理控制機制,完善具體工序流程,并且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在采樣前期需明確采樣目的,掌握采樣用途,對已包裝好的樣品進行密封時需進行多次檢查。若發現樣品質量問題需進行重新取樣,在保證質量前提下才可將樣品送往試驗室進行檢驗,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進程。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妥善保存樣品,避免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在裝卸過程中要對樣品保護措施進行檢查,以確保樣品運輸的安全與可靠性。裝卸人員在裝卸樣品時要謹慎小心,輕拿輕放,確保樣品安全。樣品送至試驗室時,護送樣品的負責人需要與檢驗人員共同進行樣品驗收,在樣品完好無損的狀態下,雙方簽字確認并進行相關手續的辦理。樣品制備過程要避免人為因素產生裂縫,要對樣品精準度進行嚴格把控,樣品高度與直徑比例應按要求控制在2∶1~1∶1。

圖1 某建筑工程應用先進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技術前后效率分析(%)
檢測人員要掌握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要點,規范試驗檢驗操作流程,保證精準、合理的檢查結果。目前我國建筑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難度也在逐步增加,因此要求檢測人員不斷學習先進的檢測技術,更好地完成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從而提高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如我國某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人員運用了先進檢驗技術,其檢測效率具有明顯提升,如圖1所示。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在項目工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可以有利于提升項目工程施工質量,并促進工程穩定健康發展。文章主要詮釋了地基基礎試驗檢測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的重要作用。基于技術角度,分別從取樣、保存、運輸、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提升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水平,保障工程項目質量安全,最終達到促進建筑工程項目健康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