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明,何華云,楊麗莎,陳新紅,代金麗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兒童發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兒童發育重大疾病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重慶 400014)
新生兒心肺復蘇(NCPR)是新生兒科一項基本的急救技術,其啟動的時機和實施的質量與患兒的生存及預后密切相關。護士作為住院新生兒的密切照護者,提高新生兒科護理人員NCPR操作熟練程度至關重要。在傳統NCPR培訓中,培訓者常按既定的操作流程逐一講解,未結合臨床案例,不利于護士在復雜臨床情景中應用和變通[1]。情景模擬以案例為基礎,通過創設高仿真場景進行教學、訓練或考核,以達到提高學習者在實際臨床情景中技能操作及知識遷移能力的目的[2]。飛行檢查是一種考核前不通知被考核者的現場考核方式,具有突擊性、靈活性、高效性的特點,可為考核者提供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常應用于質量管理督查過程中[3-4]。為提高NCPR培訓效果,提升護士對實際臨床問題的應急處理能力,本研究將情景模擬教學結合飛行檢查應用到NCPR培訓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某三等甲級專科醫院新生兒科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的在崗護士;(2)年齡≤50歲;(3)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輪轉、進修、規培、實習護士;(2)研究期間離職、轉崗、懷孕護士。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護士共52名,其中女性49名(94.2%),男性3名(5.8%);平均年齡 28(25,32.75)歲;平均工齡 5(3,10)年;大專 11 名(21.2%),本科40名(76.9%),研究生1名(1.9%);護士34名(65.4%),護師14名(26.9%),主管護師4名(7.7%)。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6名。
培訓前采用集中考核的方法對全體研究對象進行第1次心肺復蘇技能考核,以了解其基線情況,然后進行NCPR培訓。
1.2.1 試驗組干預方法 試驗組NCPR培訓采用理論講解以及情景模擬教學的方法。理論授課包括氣道管理、藥物使用、除顫、心律識別、靜脈通路建立等基礎及高級生命支持中涉及的內容。情景模擬教學前組織護士觀看美國心臟病協會(AHA)的標準化NCPR操作視頻,同時由指導教師對關鍵步驟進行講解,并在模擬人上進行操作演示,然后試驗組護士每3人組成一個團隊進行情景模擬練習。情景設定:(1)模擬場地:新生兒無陪護病房;(2)模擬場景:患兒在吃奶時發生嗆奶窒息或者晨間沐浴時發生病情變化;(3)障礙設置:搶救中突發病房斷電。指導教師從旁進行指導,反饋搶救中不足之處。整個培訓持續4天,共8學時。培訓后1個月內根據在崗情況臨時通知被考核者進行NCPR技能考核,以評價其培訓效果,培訓后6個月[5]時再次進行NCPR考核,以了解培訓后NCPR技能保留情況。
1.2.2 對照組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取理論授課結合操作練習的方法進行培訓,理論授課內容、操作演示方式、總培訓時長同試驗組,操作練習采用邊看視頻邊練習的方法[6],指導教師從旁進行指導并及時糾正其錯誤的手法。分別于培訓前、培訓后1個月、培訓后6個月進行技能考核,以了解不同時間點NCPR技能操作情況。
1.2.3 測評工具 依據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ic of Pediatric,AAP)及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共同制定的《2015國際心肺復蘇指南》[7]自行設計NCPR操作考核表,包括應急能力、初步復蘇、正壓通氣、建立循環4個維度,共26個條目。采用2級評分法,合格為1分,不合格為0分,總分26分。經2位新生兒科護士長、2位新生兒科主任及1位新生兒科高年資護士評審后確定。經過20例小樣本預測,該考核表4個維度的Crobanch’s α為0.778,26個條目的Crobanch’s α為0.862。考核時2人為一個小組,考核者根據操作進程臨時設定障礙以評估被考核者的應急能力。
1.2.4 質量控制方法 培訓及考核由兩名已獲得AHA培訓資質、工作年限≥20年且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護士擔任。培訓前采用10例小樣本實驗對考核者考核結果的一致性進行評價,其組內相關系數ICC為0.987,說明具有較高的測量一致性。
1.2.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進行統計學描述和處理。計量資料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進行正態性檢驗,其中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資料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統計檢驗均為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士性別、年齡、工齡、職稱、學歷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一般情況比較
培訓前兩組護士考核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其NCPR操作水平具有可比性,詳見表2。在培訓后1個月的NCPR考核中,試驗組在應急能力、初步復蘇、建立循環以及總成績方面得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3。培訓后6個月兩組護士的技能保留情況詳見表4,試驗組在應急能力、正壓通氣、建立循環以及總成績方面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培訓前兩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表2 培訓前兩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組別 應急能力 初步復蘇 正壓通氣 建立循環 總成績試驗組對照組t P 5.18±1.90 5.23±2.27 0.995 0.325 2.81±0.98 3.04±1.22-0.753 0.455 5.62±1.13 5.85±1.41-0.652 0.518 6.23±1.03 6.00±1.33 0.700 0.487 20.69±3.80 20.19±5.24 0.190 0.695
表3 培訓后1個月兩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表3 培訓后1個月兩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組別 應急能力 初步復蘇 正壓通氣 建立循環 總成績試驗組對照組t P 7.38±0.90 6.00±2.19 2.982 0.005 3.81±0.40 3.38±0.90 2.193 0.035 6.58±0.70 6.31±1.01 1.115 0.270 7.00±0.00 6.31±1.12 3.143 0.004 24.77±1.49 22.00±4.42 3.031 0.005
表4 培訓后6個月兩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表4 培訓后6個月兩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組別 應急能力 初步復蘇 正壓通氣 建立循環 總成績試驗組對照組t P 6.65±1.23 5.42±1.55 3.166 0.003 3.38±0.50 3.08±0.94 1.482 0.146 6.31±0.55 5.85±0.88 2.268 0.028 6.65±0.49 6.11±0.99 2.484 0.018 23.00±1.90 20.46±3.35 3.362 0.002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因其器官功能發育不成熟,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高。《聯合國2017年兒童死亡率水平與趨勢》顯示,2017—2030年全世界將有6 000萬兒童在5歲前夭折,其中50%為新生兒。2017年我國新生兒死亡約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50%[8],高于44%這一全球平均水平。《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015—2030)》[9]將“終結可預防的新生兒死亡”作為保障婦幼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新生兒心肺復蘇作為一項急救關鍵技術,在醫療活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10]顯示,心肺復蘇的質量決定新生兒的存活率,也與其生命質量密切相關,開展新生兒復蘇培訓,可促進新生兒死亡率下降,因此對相關醫護人員進行新生兒復蘇培訓,學習新生兒復蘇知識,提高醫護人員新生兒復蘇能力尤為重要。
較成人及年長兒而言,NCPR的搶救成功率高,且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技術作為支撐,成本—效益較好[11],是新生兒科及產科護士必備的搶救技能。培訓是提高NCPR操作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采用情景模擬方法對試驗組護士進行培訓,培訓后總成績較對照組高(P<0.05),說明情景模擬教學可以有效提高醫務人員NCPR的操作水平,與王爽等[1]的研究結果相同。另外,本研究中僅第2次考核前進行了NCPR培訓,該次考核成績較第1次及第3次考核成績高,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醫護人員搶救知識和技能會逐漸弱化,一般在接受培訓6個月后所學知識會逐步遺忘[5],故我科規定每6個月為一個NCPR的復訓考核周期。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護理人員第3次NCPR考核成績高于第1次考核成績,說明通過定期的復訓或考核,能促進護理人員操作技能的不斷提高。另外有研究[12]表明,參與培訓的次數越多,醫務人員進行NCPR的自信心水平越高,故建立定期的復訓和考核機制對保持醫務人員NCPR操作熟練程度以及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生兒科及產科有必要建立NCPR培訓、復訓及考核的長效機制,以提高醫務人員NCPR的實戰能力。
飛行檢查能夠提高督查的針對性及有效性,能夠真實反映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目前已被各領域的監督機構廣泛使用,是質量監管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飛行檢查在考核前不通知考核時間以及被考核者,能夠真實、有效地反映臨床護士NCPR的操作情況,同時由于時間不確定,能夠激發和培養被考核者的學習動力,營造良好的訓練學習環境,提高其復習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所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增強。在本研究中,參加飛行檢查的護理人員(試驗組),第2次及第3次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較之集中考核而言,飛行檢查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NCPR的操作水平以及保留培訓后的技能水平。另外,飛行檢查具有靈活性的特點,考核者可根據臨床工作情況,每次選擇3~4名護士進行考核,在崗時間即可完成,更容易被臨床護士所接受。
與常規集中考核相比,情景模擬結合飛行檢查能有效提升護理人員心肺復蘇培訓效果,保留培訓后技能水平。提示在NCPR培訓中應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結合臨床真實案例進行考核,并采用臨時抽查的方式,以提高NCPR培訓效果。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較小,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擴大樣本量,采取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進一步論證該研究結果。